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科學院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otology,CAS)是中國唯一的從事古生物學(古無脊椎動物學與古植物學)和地層學研究的專業機構,前身為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質調查所等機構的古生物室(組),成立於1951年。

該所主要從事古無脊椎動物學、古植物學、地層學等基礎理論研究,被譽為「世界三大古生物學研究中心之一」。

概況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是一個從事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綜合性研究所,主要從事古無脊椎動物學、古植物學、地層學、沉積學、分子古生物學等基礎理論研究,全所共設有古植物與古孢粉學研究室[1]、古動物學研究室、微體古生物學研究室和一個現代古生物學及地層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並於1988年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本所且有博士導師自審權。經過40多年的發展和幾代科學家的努力,目前已成為分支學會齊全、科技力量雄厚、技術條件配套、學術成果豐碩、國際交流頻繁的地層古生物綜合研究中心。國外同行將她與大英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美國斯密遜博物研究院並稱為世界古生物學研究的三大中心。今年,本所又獲批准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

全所計有153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40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博士導師25人),中級研究人員27人。圖書館現藏書刊28萬餘卷(冊),是國際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文獻中心之一,標本庫收藏有十幾萬件模式標本並保存有大量國內外精美標本[2]。 《古生物學報》 、《地層學雜誌》、 《華夏古生物》 (英文)、《微體古生物學報》等專業情刊及有關專著的編輯部均設在本所。 此外、與國際著名國際著名科學出版集團Elsevier出版社聯合出版《Palaeoworld》期刊(英文)。研究所主辦的科普雜誌《生物進化》已於2007年初正式出版發行。

本所一貫重視和加強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基礎理論研究,在我國各類古生物的系統鑑定、各紀地層的研究和總結、全球界線層型研究、門類古生物的全球性總結、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南極地層古生物考察研究、南沙群島海區生物沉積考察研究、古生物演化理論及地理區系,古生態與古環境等研究工作中,取得大批成果,尤其是近年來研究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澄江動物群的發現和研究、以及南京湯山猿人的發掘,在國際學術界受到廣泛重視和好評。

本所十分重視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和新領域、新方向的開拓。近年來在理論古生物學、地球早期生命演化、計算機技術應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新建的分子古生物學實驗室對我國的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研究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50多年來,本所科技人員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和專著8000餘篇9冊;1978年以來,獲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00餘項,其中國家級24項、中國科學院特等獎和一等獎11項。

本所一貫重視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行人才培養,建所以來共招收和培養研究生26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0人,碩士研究生200餘人 ;從88年建立博士後流動站以來,已先後招收十多名博士後研究人員。目前,本所與美、英、澳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學術機構保持學術文獻交換關係,全所40多位科學家在國際學術組織、國際期刊編委會和國際學術會議中擔任91種職務,由本所主持的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在國內外學術界有着廣泛的影響。

視頻

xxx 相關視頻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高唱國歌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探秘地球萬卷書

參考文獻

  1. 古植物學與孢粉學研究室簡介,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2. 江蘇遊記攻略:地質古生物標本館,中國旅遊網,200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