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豐城市劍南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豐城市劍南中學是一家事業單位的企業,位於豐城市豪翰建材五金城南面怡和路以北,目前處於開業狀態,經營範圍包括實施初中義務教育,初中教學,舉辦培訓班,舉辦校辦產業等。

校園諮詢

聚焦「雙減」,提質增效——豐城市劍南中學「雙減」工作典型案例

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劍南中學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秉承「五育並舉、減負增效」的教育理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着力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逐步落實「減負增效」措施,在教育教學管理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規範辦學行為,做好五項管理

劍南中學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通過學校宣傳、家校共育、班級管理、教師督促等各項活動,規範辦學行為,抓好五項管理。學校全面取消早讀,推遲學生到校時間,保證學生睡眠的同時,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通過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層層落實責任制度,統一全校教職員工的減負增效意識,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發揮教研力量,提升課堂效果

豐城市劍南中學自「雙減」工作開展以來,在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熊國新的帶領下,全體老師深入課堂,聽推門課,研究課,示範課,下教研組評課,研課。在平時的行政巡堂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雙減」工作走實走深,讓教育回歸本真。學校校長熊國新帶頭落實「雙減」行動,上示範課,副校長周雲珍跟蹤指導青年教師備課、上課,和老師們分享教學經驗;副校長陳煥霞主動承擔青年教師的教學師傅工作。學校各行政領導積極參與課堂研究,發現課堂問題,共同研討,對症下藥,及時掌握學校教育教學的最新動態,在創建「雙減」新課堂、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等方面起到了推進作用,促進了學校各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在「雙減」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全體老師聚焦「雙減」政策,把脈課堂主陣地,充分發揮教研先導作用,着力打造高效課堂,推進課堂改革的創新。切實有效地提升了學校行政管理幹部的專業引領能力,促進了學校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教育教學[1]高質量發展。

為切實做好「減負增效」,學校還開展了「劍南中學課堂教學活動周」活動,本次活動旨在督促教師落實課堂教學效果,充分把握學情,利用好45分鐘,讓學生學懂學會,切實做好減負增效。通過本次課堂教學活動,全體教師齊聚課堂,集思廣益,互助互評,共同推進學校課堂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三、落實雙減目標,統籌作業管理

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課改的重要舉措,其目的是為了實現個體素質的全面提升。為了使學生作業真正實現減負增效,學校特制定以下作業管理辦法:

1.各備課組在集體備課時討論確定下一周的作業的範圍、內容,要求同一年級需作業統一。作業布置要保證基礎性和時效性,杜絕機械重複的作業。可以將作業分成「必做作業」和「選做作業」,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需求。

2.教師需在每節課下課前當堂布置作業,不得在離校前統一布置作業,以保證學生在校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部分作業。嚴禁教師通過網絡平台、軟件微信、QQ等布置作業,不得布置需要家長完成或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為學生下載或打印作業,不得有家長向學生轉告作業。

3.語文、數學、外語三大主科每天留一次作業,每次作業時長約20分鐘;物理、化學每課留一次作業,每次作業時長約20分鐘;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地理每周留一次作業,每次作業時長約15分鐘;其他學科不留書面家庭作業。課後作業總時長不得超過1。5小時。班主任需掌握本班每天的作業總量,與各科任教師溝通協調好作業量,做好不同學科課後作業的具體平衡工作。

4.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評活動,要求每班每學科5份作業,充分體現學校要求,老師提前布置,按期參加展評。

四、重視培優轉差,落實幫扶措施

學校生源薄弱,優秀學生更是稀缺,「培優轉差」一直是我校的重點與難點。為了能有效的實現對優生的培養、對後進生的轉化,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學校制定了幫扶計劃,把每一位學生有針對性的分給各位科任教師,並讓每一位老師做好跟蹤幫扶,並做好幫扶記錄。學校堅持「加強組織領導、注重過程監管、明確責任追究、確保成績提升」的要求,不定時地抽查督促、跟蹤監控幫扶情況,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校在關注小組合作的同時,又把「幫扶互助」引入到課間輔導。教師隨時關注學生、關心學生,學生則親近教師。親其師,信其道,共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已成為劍南中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五、藉助課後服務,組織社團活動

新學期以來,學校充分挖掘校內資源,本着「學生自願、自主申報、內容多元、積極服務」的原則,開發了體育鍛煉、藝術培養、紅色教育、德育成長、勞動教育、特長發展等多元課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後服務活動,實現了文化學習與興趣培養有機結合。

隨着課後服務的全面落實,學校藝體組全體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愛好和興趣,分別組建各種社團[2]活動。啦啦操、排球社、籃球社、合唱團、書法社、國畫社等團隊均取得了較好的訓練效果。為檢驗「雙減」成果,劍南中學積極組織引導啦啦操隊伍參加各項健身活動,先後獲得2021-2022年全國啦啦操聯賽(江西站):公開少年乙組集體街舞自選動作第一名;公開少年乙組花球校園示範套路第三套第一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