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向抑鬱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向抑鬱症
來自折米小娛的圖片
雙向抑鬱症

中文名稱 :雙向抑鬱症

屬 於 :情感性精神障礙

分 為 :單向情感障礙、雙向情感障礙

治療方法 :通過關懷和戶外活動

雙向抑鬱症情感障礙分為單向情感障礙即單向抑鬱症,和雙向情感障礙即雙向抑鬱症或者躁狂症。單向抑鬱症以情緒低落為主,而雙相抑鬱要複雜的多,患者除了具備抑鬱症狀外,往往還伴隨躁狂發作。

基本介紹

抑鬱症屬於情感性精神障礙,從發作特點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相的,稱為"抑鬱症"。每次發作的表現都是情緒抑鬱。另一類稱為"雙相",全名是躁狂抑鬱症。有幾次發作是抑鬱,另外幾次卻是情緒過度興奮,甚至不能自控,呈現躁狂狀態。[1]

與普通抑鬱症的共性

它們都是發作性的精神疾病。一般每次發作持續時間數天,甚至會有持續數月之久的。一般經過一個發作期後會自行緩解,緩解期完全恢復正常,而且自己完全能夠知道發作時的不正常,自己本心也希望再不復發,但卻往往多次發作,這個非患者本人所能控制。

與普通抑鬱症的區別

有50%的抑鬱症患者,發作並不很頻繁,甚至可能一生只發作一次,相比之下躁狂抑鬱症,也就是所謂的雙相抑鬱症的發作頻率要高得多。而如果患者是第一次發作,而且是抑鬱性的發作,那麼很難區分二者關係,直要等到出現情緒過度興奮,才能確診為"雙相"特性。

患者常見的誤解

對於抑鬱症這種疾病,很多人了解的不多,由於這個原因,也讓很多人對於處於抑鬱症侵擾下的患者有着很多的誤解,這些誤解只會在生活中傷害到本就敏感的抑鬱症患者,下面逐個解釋人們對於抑鬱患者常見的8個誤解,希望能夠讓大家對於抑鬱症多一些了解,對抑鬱症患者多一些體諒!

  • 誤解1:「都是懶人才會得這個病!」
  • 抑鬱症對患者有着思維遲緩,活動意志降低的影響,這些影響讓患者在活動中顯得慵懶和散漫;在生活中,有的患者還會出現「晨重暮輕」的表現,活動意志降低加上對外界不適環境的本能抗拒,讓他們早上起床和去進行正常的社會活動都顯得異常困難,這些會讓不了解抑鬱症的人覺得抑鬱症就是患者「懶」的藉口。
  • 誤解2:「這麼傲的嗎?一點都不合群!」
  • 抑鬱症患者在遭遇生活中的挫折或者在向外界求助失敗後,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循環」,內心覺得沒人能夠理解自己,在求助失敗後對於周邊的人更加的失望,開始逐漸喜歡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再加上抑鬱症有興趣減退的影響,患者對於外界的熱鬧和正常的社交都失去了興趣,在外人看來,他們顯得「孤僻」和「不合群」。
  • 誤解3:「動不動就哭,你怎麼這麼脆弱?」
  • 在抑鬱症患者病情發作時,他們可能會有着:胸悶、噁心、呼吸困難、哭泣等表現,這裡要明白,這些反應都是患者本身控制不了的,就拿哭泣來說,流淚是身體對內心壓抑情緒的一種自然反應,發作頻率越高,哭泣越多;生活中他們一邊要和常人一樣生活,另一邊還要承受抑鬱症在軀體,心理,情緒上等阻礙,這樣的一群人,怎麼能說他們「脆弱」?相反,他們比常人堅強太多!
  • 誤解4:「你有錢又好看,怎麼會抑鬱?」
  • 每個人的致病因素可能都不同,致病與患者個人的情感心理,大腦神經,生活環境經歷等因素有關,他們患上抑鬱症,有來自心理上的影響,也有由於器質性病變,大腦的神經遞質出現了問題的可能,我們需要糾正一個看法:並不是說有錢,長得好看,人緣好,各方面都優秀的人就沒可能得抑鬱症,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媒體新聞上報道的優秀又有錢的名人患上抑鬱症的並不罕見。
  • 誤解5:「看開點,過段時間你就會好起來的」
  • 很多人覺得抑鬱症是心情不好或者壓力過大的短暫性表現,並不是一種疾病,隨着時間的發展,他們自己能夠逐漸好起來、開朗起來的,但是在事實上,抑鬱症不同於抑鬱情緒,抑鬱症患者由於疾病的影響,負面情緒會逐漸「疊加」,隨着下一次的糟糕情緒一起爆發出來,不加干預治療或者調節,只會讓病情逐漸加深,變得更加複雜,並且抑鬱症不能自愈。
  • 誤解6:「抑鬱不是很內向嗎?你怎麼亂發脾氣?」
  • 在常人的印象中,抑鬱症患者屬於那種只會傷害自己,不會針對別人的人,但是也有例外,譬如當負面情緒「積累疊加」到患者難以承受之時或者是處於雙向情感障礙(雙向抑鬱症)的躁狂狀態,這時的患者會出現焦慮,躁狂等情緒,這些情緒也是不受患者本身控制的,此時的患者可能會有亂發脾氣、扔東西、罵人等表現。
  • 誤解7:「他每天都笑啊,怎麼會抑鬱?」
  • 有人曾經問過:怎麼從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判斷出一個人是否患者有抑鬱症?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許多的抑鬱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與常人無異,看上去非常開朗,也喜歡笑,特別在社交場合。他們不想被別人知道自己患者有抑鬱症,從而受到異樣的目光,抑鬱症也並不是說患者沒有笑容,只不過笑容背後的悲傷只有他們自己承受,這也是為什麼抑鬱症的診斷要去醫院的一個原因。
  • 誤解8:「你怎麼這麼自私,你不為你家人想想麼」
  • 抑鬱症對患者的軀體,行為,情緒,心理思維,社會功能等方面都有着影響,甚至一些患者會有傷害自己的行為,周邊想關心他們但不了解抑鬱症的人這時往往會勸說他們「你怎麼這麼自私,你不為你家人想想麼?」,恰恰相反,抑鬱症患者總是為他人着想過頭,很多抑鬱症患者為了不給家人帶來負擔,都沒有將自己的情況告訴家人,選擇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痛苦和過度自責。

治療方法

健康專家提醒,相對於單相抑鬱症最主要的是設法帶領患者從抑鬱狀態中走出來,這個除了藥物治療外應更多的輔之以行為治療,通過關懷和戶外活動使患者的身心感受到生活的溫暖。而對於雙相躁狂抑鬱症患者來說,因為發作可能較為頻繁,所以首要的是通過藥物控制情緒,以防在過激情緒發作時造成傷害,在情緒獲得控制後,再輔之以心理疏導,逐漸使其能自我掌握,情緒穩定化是第一步,之後才能再設法進行後續的行為治療。在單相和雙相型的抑鬱期,都會出現明顯的精神運動和植物神經系體徵。患者表現精神運動性遲緩,或思維、語言及-般動作的緩慢,甚至會發展到抑鬱性木僵的地步,此時所有自主動作完全消失。約有15%抑鬱症可有精神病性症狀,最多見於憂鬱症。希望大家牢記,如若發現病症,要及時採取措施。[2]

相關視頻

什麼是雙向抑鬱症,嚴重嗎?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