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眾集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眾集團(德國總部大樓)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或叫福斯集團、VAG集團)是世界最大的三家汽車製造商之一[1],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公司成立於1937年,最早是由納粹德國政府出資的國有企業,以出產甲殼蟲汽車而聞名。在二戰結束後,英軍接管了公司的汽車工廠,並在戰後的艱難歲月里繼續出產甲殼蟲汽車。1949年英國政府將大眾公司交還給德國聯邦政府與地方邦政府,合資為國營企業。

歷史

1937年3月28日,德意志勞工陣線成立了大眾公司的前身「德國國民汽車籌備公司」,目的是為了生產保時捷60型即後來的大眾1型汽車,也就是俗稱的大眾甲殼蟲。該車由費迪南德·波爾舍的公司設計,大眾公司則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支持。1938年9月16日,公司更名為大眾公司。

位於法勒斯萊本的工廠建成不久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工廠的主要產品改為軍用的保時捷82型汽車和水陸兩棲保時捷166型汽車。僅有少量的保時捷60型汽車在此期間被生產出來。法勒斯萊本工廠還生產V-1飛彈,因此也成為了盟軍的主要轟炸目標。工廠的大多數工人是來自東歐的勞奴。

戰後,1945年6月,英國皇家陸軍電氣機械工程團少校伊萬·赫斯特接管了被炸毀的工廠並重啟生產,以期待工廠成為戰爭賠款的一部分。然而,沒有英國汽車商對此感興趣。1948年,英國人將大眾贈予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但福特副總載歐內斯特·R·布里奇認為它一文不值。隨後,布里奇宣稱考慮將德國福特公司與大眾合併,但由於戰後大眾的所有權混亂,以至於不知道與誰進行談判。作為戰後德國工業計劃的一部分,包括大眾在內的大部分德國工業將被拆除,全國汽車產量被控制在不超過1936年產量的10%。大眾因為給英國陸軍生產汽車而逃過一劫。1948年,英國政府將公司移交給德國政府,前歐寶公司主管海因里希·諾德霍夫接掌大眾。德國政府日後在股市陸續賣出大眾汽車的股票,但制定了「大眾汽車法」,規定大眾汽車股東會的決議必須有八成股權同意,而德國下薩克森邦邦政府擁有百分之20.2的大眾汽車股權,實際上擁有股東會決議的否決權,因此德國政府依然控制大眾汽車的營運。

大眾汽車股份公司與中國大陸

1985年3月,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宣布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與中方合資組建上海大眾[2],大眾汽車股份公司控股50%,也成為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汽車企業,直到今天上海大眾生產的桑塔納轎車依然占據中國汽車市場的最大份額。

視頻

大眾集團 相關視頻

大眾集團三十周年宣傳片
你所不知道的大眾集團,原來旗下擁有十二個知名汽車品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