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密克戎(Omicron)感染者的潛伏期和傳染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奧密克戎(Omicron)感染者的潛伏期和傳染期

圖片來源

奧密克戎(Omicron)感染者的潛伏期和傳染期

新冠疫情持續進入第三年,變異毒株Omicron成為全球主導毒株。它比之前的其他變異毒株更強的傳染力,接種過疫苗的人也可能會被感染,曾經染疫的人出現二次感染。

根據目前對Omicron變異毒株的了解,症狀似乎在被感染的二至三天後就會出現。

初步研究顯示,Omicron不但可能比之前的新冠毒株更加溫和,而且潛伏期也可能更短。

一些國家開始逐漸放鬆檢測、隔離、檢疫隔離和社區防疫規定,例如在地鐵、火車、巴士和其他室內公共場合戴口罩從強制改成自願。

但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各國對奧密克戎仍然不能大意,強調奧密克戎仍然會致命,尤其是那些沒打過疫苗的人。

感染者症狀

面對傳染力極高的Omicron,台灣目前確診患者中有99.78%都是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在有些研究報告只有8.44%到39%。但也有其他研究,在作血清抗體檢測報告,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可以高達76%。可見得,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現範圍很廣。

Omicron傳染力超強,防不勝防。不過,症狀較為輕微,重症機率較低。

根據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感染Omicron可能會有乾咳、喉嚨症狀(喉嚨痛、喉嚨癢)、發燒流鼻水鼻塞,極少數失去嗅覺、味覺、腹瀉[1]

感染Omicron最明顯的症狀是喉嚨疼痛與聲音沙啞。感染前期會感覺到喉嚨十分刺痛,伴隨鼻涕與鼻水,第二~三天可能會發燒,咳嗽屬於劇烈不連續的乾咳,第四~五天可能會有腹瀉情形。[2]

潛伏期

潛伏期是一個人在感染病毒之後到開始出現症狀之間的時間。

之前出現的新冠變異毒株,確診者通常在被感染的五至六天後出現症狀,例如德爾塔(Delta)潛伏期大約為四天。[3]

根據目前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了解,症狀似乎在被感染的二至三天後就會出現。

西班牙拉里奧哈國際大學(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La Rioja)的傳染病專家索里阿諾(Vicente Soriano)博士對BBC表示,在被奧密克戎感染後一天之內病毒就會開始在體內復制,二天之內體內就能檢測出病毒。

傳染期

科學家已經知道,新冠病毒確診者通常在感染初期的傳染力比較強。

就Omicron變異毒株而言,據信在症狀開始出現的一至二天前,一直到症狀出現的二至三天後,感染者都具有傳染力。換句話說,如果是在被感染的第二天就確診,那麼接下來的三至五天都是傳染期。」

Omicron在體內大約停留七天。也就是說,在症狀出現後大約七天,如果症狀已經消失的話,大部分確診者就不具傳染力。[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組長羅一鈞表示,以Omicron後來新的一些文獻資料來看,根據日本研究,如果10天以上才解隔離,傳染力幾乎趨近於0,縮短至7天的話,以病毒培養研究來看,有一個研究是顯示說有11%的人在七天以上病毒排出培養還是陽性,還是具有一定傳染力機會。[5]

未來台灣可能達到每天新增20萬例確診高峰值

英國《每日電訊報》指出,曾是防疫模範生的台灣,過去靠著嚴格的邊境管制、長時間隔離及清零政策,成功抵抗一波又一波爆發的疫情,但這次面對Omicron病毒,台灣的防疫政策走向與以往不同的道路,跟進新加坡、南韓「共存」做法。

不過旅居台北的美籍計算生物學家倪誠志(Chase Nelson)認為,台灣「自然免疫不足、高風險群體疫苗接種率不理想」,恐怕會讓這一仗的抗疫之路「走得很辛苦」,未來台灣可能達到每天新增20萬例確診高峰值。[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