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陸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陸位於美麗富饒的鄂中腹地,南鄰應城市、雲夢縣,東鄰孝昌縣,北鄰廣水市、隨州市,西鄰京山縣,是楚文化發祥地,是歷史上鄖子國、安陸郡(安州)、德安府所在地。歷史上安陸古城頗有名望。安陸現有國土面積1355平方公里,人口63萬,轄9鎮4鄉2個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安陸市不僅有豐厚的旅遊資源,而且人傑地靈。不僅是全國著名的銀杏之鄉,而且是聞名全國的漫畫之鄉,足球之鄉、武術之鄉。[1]

概況

物華天寶鄖子國,人文薈萃禮儀鄉。被譽為銀杏之鄉的安陸,政通人和,百業正興,正敞開胸襟歡迎海內外友人。 安陸交通發達。漢丹鐵路、漢十高速公路、"316"國道縱貫南北,安花公路、安衛鐵路貫穿東西,並與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相連接,北往襄陽,南通武漢,距武漢市僅110公里,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80公里,是九省通衢的大武漢的衛星城市,是湖北武漢、襄陽、十堰經濟走廊的重要連接點,是襄陽古隆中、武當山和三峽旅遊路線的經過地。

安陸市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在歷史上曾吸引了不少騷人墨客涉足安陸,流連忘返。李白、韓愈、杜牧、劉長卿、歐陽修、曾鞏、秦觀等這些在中國文學史上享負盛名的文壇巨匠都來此覽勝題詠。特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酒隱安陸,蹉跎十年",於公元727年--公元737年在白兆山生活十年,其間娶妻生子,留下了十八處遺址和一百多首名篇佳作及眾多美麗動人的傳說。[2]

歷史沿革

安陸歷史悠久,據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編年記》的記載,證明在戰國晚期,"安陸"之名稱已經出現。在夏、商 時代,天下分九州,安陸屬古荊州之域,周為鄖子國。春秋戰國時期 ,安陸為楚國屬縣,秦統一天下後分楚為4郡,安陸為南郡之地。

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漢分南郡置江夏郡,取漢水與夏(沔)水在郡境匯合之意。安陸為江夏郡屬縣,漢之安陸縣包括安陸、雲夢、應城三縣及漢川、孝感、黃陂、漢陽等縣之各一部分。隨着近幾年旅遊業的發展,該市不斷開發生產出系列旅遊商品。銀杏系列產品有:銀杏葉干浸膏、銀杏茶葉、銀杏酒、有精美食品系列產品:白花菜、南鄉蘿蔔、袁畈藕、吉陽大蒜、溳米、鵪鶉皮蛋、黃鶴沖龍井茶,還有神丹蛋品、午時茶沖劑、金銀花露、稱心牌內衣、益力礦泉水等。

三國初期,安陸屬吳,後屬魏,隸江夏郡。

兩晉紛更,安陸皆為江夏郡治。

惠帝永興三年(306年)析安陸東境為灄陽縣(今黃陂地);東晉析沙羡、安陸兩縣地復置沌陽縣(今漢川縣南)。

南北朝時代,安陸先後隸郢州、司州、南司州,至陳太建十二年(580年)改安陸郡置南司州,安陸為屬縣,後旋入北周。

隋開皇三年(583年),隋廢郡,置鄖州總管府。

594年廢鄖州總管府,仍置安陸郡,治安陸,安陸為屬縣。

大業二年(606年),改京池縣為吉陽縣,不久省入安陸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安陸郡為安州,置總管府;624年改為大都督府。

貞觀元年(627年)安州隸淮南道,629年罷都督府。以後尋復尋罷。

開元年間,安陸仍置都督府,天寶元年(742年)改安州為安陸郡,置都督府。

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安州都督府。

貞元三年(787年)安州隸山南東道。

五代後梁,置宣威軍,置節度使。

後唐更名安遠軍節度使。

後晉又罷軍為防禦州,後又復為安遠軍。

後漢仍為安遠軍。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復罷軍為防禦州。

至宋建隆元年(960年)復為安遠軍節度使,隸荊湖南北路。

天聖六年(1028年)隸京西路。慶曆元年(1041年)還隸荊湖南北路。

宣和元年(1119年)昇州為府,於安陸置德安府。德安府領安陸、應城、孝感、應山、雲夢5縣。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安陸為德安府漢陽鎮撫使治所。紹興三年(1133年)德安府仍隸荊湖北路,治安陸。

咸淳七年(1271年)德安府徙治漢陽城頭山,安陸縣治隨之僑置。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安陸仍為德安府治,隸荊湖北道宣慰司,至1278年,析應山縣隸隨州,府領四縣,即安陸、孝感、應城、雲夢,州領二縣,即隨縣、應山縣。1281年罷宣慰司,德安府直隸鄂州行省,為散府。1293年改隸黃州路,後復隸湖北道宣慰司。

明洪武元年(1367年),安陸縣屬德安府,其時,德安府領安陸、雲夢、應城、應山、隨州,隸湖廣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降府為州,隸黃州府,11月屬武昌府。1380年復升為府,治安陸,隸湖廣布政使司武昌道。1391年改屬河南布政使司,未久還屬湖廣布政使司。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隸荊西道。

清,康熙三年(1664年),安陸為德安府治,屬湖北布政使司,隸漢黃德道。

中華民國時期,1912年沿襲清制。1913年屬湖北省江漢道。

1928年裁道,安陸屬湖北省直轄。

1932年屬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36年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

1938年,縣城淪於日本侵略軍,國民黨縣政府遷於三里店西北圍嶺的凌氏祠,後遷龍窩寺。1945年冬遷回縣城直至安陸解放。

抗日戰爭初期,安陸北部為中共安北工作委員會,西部為中共安(陸)隨(縣)工作委員會所轄;1942年以後,以府河為界,河東屬安(陸)應(山)縣,河西屬京(山)安(陸)應(城)縣,均隸豫鄂邊區第二行政專員公署。

1949年,安陸解放,成立安陸縣人民政府,屬孝感專署。

1959年,孝感專署與武漢市合併,安陸縣隸屬武漢市。

1960年8月,雲夢縣併入安陸,為安陸縣,治安陸。

1961年6月,孝感專署與武漢市分治,安陸屬孝感專署。

1961年11月,安陸與雲夢分治,仍屬孝感行署。

1987年9月,國務院批准安陸撤縣設市,自1988年1月起行使市建制職能。

安陸大轉盤

在食宿娛樂方面安陸市新建、改建了一批集住宿、餐飲、商務、會議、旅遊、娛樂於一體新型多功能飯店,提高了賓館、飯店業的檔次和服務水平。安陸市現有賓館、飯店十餘家,其中二星級飯店兩家,一星級飯店一家,擁有床位2000餘張,可供6000人同時進餐,配備有多功能會議廳、商務中心、娛樂中心等,各種電器設施齊全,能滿足各層次次的旅遊、度假、商務、會議的需要。[3]

李白故事

安陸人傑地靈,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是歷史上鄖子國,安陸郡、德安府所在地。碧山溳水,鍾靈毓秀,這塊土地上不僅孕育了宋祁、宋庠等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和政治家,還吸引 了歷代的遊人士子、墨客騷人。李白、杜牧、蘇軾、歐陽修等均曾涉足安陸,流連忘返。

唐代大詩人李白當年仗劍去國,來到安陸,娶已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為妻,生一兒一女。他在白兆山隱居十年,以文會友,留下了百餘首不朽詩篇。面對安陸的靈山秀水,詩人寫下了"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讚譽之辭,現白兆山山口的巨石上還眷刻着他這首噲炙人口的《山中問答》。白兆山至今還有他眾多的遺址遺蹟。

李白"酒隱安陸"期間,即以白兆山為活動中心, 同許氏結婚後即居住於此 。《安陸縣誌》(清道光二十三年)載:白兆山,一名碧山。山頂有廟宇,是當地百姓祭祀真武神的地方。真武神亦即玄武神。相傳古代淨樂國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東海來游,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42年而功成,白日飛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山的西,南麓有桃花岩、白兆寺、李白讀書台、太白堂、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長庚書院,山頂有銀杏樹等與李白有關的遺址、遺蹟。白兆山距大安山(李白婦翁許家舊宅)僅5公里。李白在白兆山居住期間,以文會友,發奮製作,寫下了《山中問答》、《安陸白兆山桃花岩寄劉侍御綰》等篇章。自李白始,歷代名人"選勝題詠者,不可勝數"(《安陸縣誌》),宋代范雍、元代貫雲石、明代何遷等均有題詠白兆山的詩作。其中宋代安陸人李通儒的詩最為平實,並寓事於壯景於體。詩曰:"地勢下臨鄖子國,山光遙射楚王城。唯有桃花岩上月,曾聞李白讀書聲。"李通儒有子名造,字彥顧,同黃庭堅交往頗深,其書法在當時有一定影響。熙寧九年,白水縣令在縣境立石刻杜甫《彭衙行》、《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九月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白水明府舅宅喜雨》4首詩,即由李造書並篆額。李造曾打算在桃花岩摩崖刻寫李白詩,可惜未能如願。

經濟發展

日前從市統計局獲悉,2011年,全市經濟運行平穩,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08.0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0年增長14.0%。其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快速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1.58億元,比2010年增長36.9%;二是消費市場繁榮活躍,消費總量增長速度加快,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36億元,比2010年增長19.4%;三是外貿出口強勢增長,全年實現出口創匯3588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32.4%。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宏觀調控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狠抓項目建設,優化產業結構,構築發展載體,經濟運行呈現出農業生產形勢喜人、工業經濟增速加快、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快速增長、消費市場旺盛、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居民收入增速加快的良好發展局面。[4]

安陸特產

白花菜

安陸白花菜是湖北省安陸市獨特的地方蔬菜品種,栽培歷史悠久。康熙《安陸縣誌》記載:"白花菜:夏月開小白花,可為齏,香味絕勝,有紅梗白梗兩種,紅梗尤美,他處皆不及亦土性異也。全市各地均產,生產於府河兩岸。1958年董必武來安陸品嘗後倍加讚賞。 安陸翰林雞 安陸翰林雞"翰林雞",是楚北安陸市太白酒樓烹製的系列太白菜餚之一,此餚得名,是取李白曾供翰林職之意。其製作系用整雞首先醃漬入味蒸至七成熟,然後去骨切塊,上盤整理成原雞形。另以蛋黃糕雕刻"翰林雞"三字,置雞首前,並以雞湯、蘑菇入味和以若干小蝦球點綴,經復蒸烹製成。可謂制工精細,造形生動,形神兼備,質佳味美。據有關史籍記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自26歲出川入楚,於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春來到安陸。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寫道:"見鄉人相如大誇雲夢之事,雲夢有七澤,遂來觀焉。"李白寓居安陸時,結交了不少名人,並以"酒隱安陸,蹉跎十年"而著名。傳說他飽覽古澤楚風後,常豪飲高歌,語驚四座,其才華深受唐高宗時的宰相許圉師(安陸人)的賞識,次年並將自己的孫女嫁予李白。"溳水波於酒,碧山俏作詩"。李白十年酒隱安陸,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以及關於李白活動的不少珍貴遺蹟。經安陸太白研究辦公室考證,詩人當年的飲食生活,表明李白平素嗜酒,佐食之物,最喜雞、鴨、鵝、魚及蔬果菜餚,也吃牛、羊肉和野味,唯獨不食豬肉。友人素知詩人生活癖好,故常以雞、鴨、鵝等作菜佐酒助興。在眾多酒肴中,李白尤對"烹雞"最感興趣。

銀杏

安陸背依大洪山脈,面向江漢平原,溳水河穿境而過,良好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罕見的千年古銀杏群落,銀杏分布相對集中,在方圓56公里之內,現存銀杏大樹2.9萬株。千年以上的古銀杏59株,500年以上的古銀杏1468株,百年以上的古銀杏4683株,素有"銀杏之鄉"的美譽。全市銀杏樹達3672萬株,人均61株,人均儲量居全國首位,被譽為"中華銀杏市",被確定為"國家銀杏自然保護區"。

自然環境

地理位置

安陸位於湖北省東北部,東經113°10′─113°57′,北緯31°04′─31°29′之間。地處桐柏山、大洪山余脈的丘陵與江漢平原北部交匯地帶。境內有316國道、漢十高速公路、漢丹鐵路縱貫南北,與107國道相通,與京廣線相連接,距武漢80公里,正處武漢、襄陽兩大城市經濟圈的交匯地帶。古人稱之為鄂北咽喉,中原門戶,北控三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地勢形貌

安陸東西長61公里,南北寬46公里,版圖呈蝴蝶狀,總面積1355平方公里,人口62.3萬人。地勢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傾斜;北部為丘陵崗地層嵐秀出,南部為河谷平原,平疇沃野;東部丘陵起伏,西部岩壑幽深。溳水縱貫市境,漳水自境西而南繞,全市山川環峙,水陸流通。

氣候特徵

安陸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特徵為春秋短、冬夏長,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6.0℃,一月份平均氣溫為2.8℃,七月份平均氣溫26.1℃,最為突出的氣象災害天氣是倒春寒、雷雨、大風、乾旱等。

氣象水文

安陸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兼有南北氣候特點。平均氣溫16℃,全市春、秋、冬季以偏北風為主,夏季多南風,西風最少。平均風速3.3m/s。平均蒸發量1665.7mm,平均相對濕度10%。多年平均日照2153.3h。初霜日為11月下旬,終霜期為3月中旬。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066.4mm,常出現旱澇。汛期雨量多年平均平均降雨為815.97mm。[5]

資源概況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 1355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50167.09 公頃,占土地面積的 37.1% ,園地面積 917.68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0.4% ,林地面積 29498.77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21.7% ,城鎮、村莊、工礦用地面積為 13171.2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9.7% ,交通用地面積為 1651.3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1.2% ,水域面積為 17161.0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12.7% ,未利用面積為 22725.1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17.2% 。

礦產資源

全市已發現礦產有鐵、釩、銅、鉛、鋅、銀(金)、鈾、重晶石、黃鐵礦(硫)、磷、河砂、型砂、石灰石、白雲石、及礦泉等 17 種,產地 32 處(不含鈾礦 29 處),僅仁和店銅礦的遠景儲量( D 級)被列入湖北省礦產儲量平衡表。

礦產多種金屬伴生現象普遍。釩礦中,伴生有銀,但含量低,一般為 3 -5 克/ 噸,個別達到 10 -20 克/ 噸;在銅礦中也含銀約 9 -37 克/ 噸,還伴生有釩、鋅、鎵等;在鉛礦中不僅含方鉛礦,還含有黃鐵礦、黃銅礦、脈石礦物含石英、重晶石;在鈾礦中,伴生有釩礦產出,局部尚見含瀝青鈾礦灰岩;重晶石礦中,伴生有鉛、銅。

水資源

本水資源

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為4.22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681m3。全市地下水儲量約1.1億m3,可開採儲量為0.85億m3。本水資源量上,因與府、漳河地表水互為補給,其重複量為8111.84萬m3,因此,安陸市水資源總量為:4.22+1.1-0.81=4.51億m3。

客水資源

府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2.201億m3。漳河資料不詳。徐家河水庫可供安陸灌溉水量0.25-0.48億m3之間;鄭家河水庫可供安陸灌溉水量0.12-0.25億m3之間。

安陸名人

熊飝(約23-76)《世本》等所載,黃帝第三十六世裔孫鬻(yù)熊其曾孫熊飝。從出生的那一日起,就註定了其將承擔引領部族的責任。熊飝於荊楚建立了江國(南郡之地),勢力一度擴展至中原。是楚國先祖之一,這一點有文獻的證據,所發現帶有"熊飝"的新蔡楚簡沒有出現對應"楚先"字樣,故可認為其不屬於"三楚先"。

黃香(約56-106)江夏安陸(湖北安陸市西北)人。字文疆。少時家貧,九歲失母,以孝著稱。博學經典,精究道術,能文章。初為郎中,後召拜尚書郎,累遷尚書令,後為東郡太守。東漢延平元年(106年),遷魏郡太守。東漢延平元年(106年),遷魏郡太守,時患水災饑荒,乃分祿救濟貧寒,於是富家各出義物助官,饑民獲全。後卒於家。

宋庠(996-1066)安州安陸人。後遷開封雍丘(河南杞縣)。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進士第一。寶元二年(1039年),自翰林學士擢為參知政事。曾出知揚州、鄆州。以慎靜為治。皇佑元年(1049年)拜相。三年,以不戢子弟,無政績,出知河南府、許州等地。旋加使相,充樞密使。與弟祁並有文名,人稱"二宋"。讀書至老不倦,善正訛謬。

宋祁(998-1061)安州安陸人。字子京。與兄庠同舉北宋天聖進士、曾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後出知許州、亳州、成德軍、定州等地。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景文。詩詞語言工麗。

陳宦(1870-1943)湖北安陸人。清同治九年生。早歲肄業經心書院。1897年丁酉科拔貢,入兩湖書院,後改入湖北武備學堂。畢業後,赴日本,入士官學校。歸國後,1903年入滇,任新軍第十九鎮統制,後兼雲南講武學堂堂長。1908年擢升陸軍部員外郎。1909年2月,派充第二十鎮統制,擢四品京堂,仍回任統制職,駐防奉天。1911年3月,派赴德國考察軍事。返國後,乃退居蘇門。1912年4月,任北京政府參謀部參謀次長;9月授陸軍中將。1915年2月,會辦四川軍務;5月署四川巡按使;6月任毅威將軍;8月改任成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12月袁世凱密謀稱帝,封為一等侯。1916年5月,通電宣布四川省與袁世凱斷絕關係,改稱四川都督。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免其都督職務,著返京另候任用。1917年1月,任明威將軍;同年11月,與黎元洪赴日本。其後復歸天津。1925年5月,任軍事善後委員會委員。1943年病逝天津。

張篤倫(1894-1958)湖北省安陸縣人。國民黨陸軍中將。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歷任國民黨陝西省第六區(漢中)專員、國民黨西昌行轅主任、重慶市長、湖北省政府主席。解放前夕去台灣。

周書楷(1913-1992)安陸人。中央大學畢業。後赴英國留學,先後畢業於倫敦大學、劍橋大學。曾任駐英國大使館專員,駐曼切斯特副領事,國民黨政府外交部秘書、情報司副司長。到台灣後,歷任台灣駐馬尼拉"總領事"、駐菲律賓"代辦","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台灣駐西班牙、美國"大使","外交部"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台灣駐梵蒂岡"大使"。

耿伯釗1885年出生,湖北安陸人。早年肄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參加了辛亥革命。1912年任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軍事秘書長兼陸軍部顧問官。後任北京政府將軍府參軍、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及參軍處參軍。1949年參與和平運動。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員、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參事室主任、湖北省政協副主席。1957年病逝。

池際尚(1917-1994)女,地質學家,安陸人。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後留校任教。1947年和1949年相繼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布侖茂學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副教授,北京地質學院教授,武漢地質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專於岩石學。

公交線路

安陸1路 市區線路 洑水--閉劉(10站)

洑水-泰合樂園-農行-糧機-五七-普愛醫院-修造廠-鋁廠-劉廟-閉劉

安陸2路 市區線路東大市場--公墓(12站)

東大市場-長途站-老汽車站(中百倉儲)-普愛醫院-商業大樓-府河大橋-師範-花子店-胡棚-黃荊山-扼頭-公墓

安陸3路 市區線路富麗小區--花園(12站)

富麗花園-長途站-海子橋-吉陽賓館-太和宮-府河大橋-公園-張陳-李園-河德-松林-花園

安陸4路 市區線路 三〇九--白店(11站)

三〇九-德棉-東大市場-長途站-火車站-五七-糧機-護國路口-河西-水寨-白店

安陸5路 市區線路 老汽車站--陳溝(8站)

老汽車站-海子橋-吉陽賓館-二醫院-五一-楊林-石橋-陳溝

安陸6路 市區線路 老汽車站--連棚(9站)

老汽車站-府東街-長途站-楚躍小區-十里-楊棚村-李店-新天-連棚

安陸7路 市區線路 老汽車站--劉興(11站)

老汽車站-府東街-長途站-東大市場-德棉-何崗-三〇九-黃家灣-陳店-伍店-劉興

安陸8站 市區線路 趙河--肖楊(16站)

趙河-護國-計生辦-糧機廠-紫金路-太和宮-吉陽賓館-海子橋-老汽車站-府東街-長途站-新一中-鳳凰-草廟-高廟-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