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常荇 (2002年8月 - ) 女,出生於中國深圳,四歲半開始學琴,八歲通過全國鋼琴十級考試;九歲應邀赴意大利擔任第27屆 Ettore Pozzoli 國際鋼琴大賽頒獎典禮表演嘉賓;十歲在首屆 Ettore Pozzoli國際少兒鋼琴大賽中被大賽評委會主席、國際著名鋼琴演奏家、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鋼琴教授Vincenzo Balzani收為弟子。14歲深圳女孩常荇獲意大利坎圖鋼琴大賽金獎,這是常荇近兩年來在國際鋼琴賽事中榮獲的第6枚金牌。[1]

簡介

常荇,8歲通過鋼琴十級考試,9歲遠赴意大利擔任國際鋼琴比賽頒獎晚會的表演嘉賓,14歲以最高分考入米蘭音樂學院,成為米蘭音樂學院年齡最小的本科生。

2018年7月30日,常荇在郎朗鋼琴廣場舉辦了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演奏了斯卡拉蒂《D小調奏鳴曲》、貝多芬《暴風雨奏鳴曲》、肖邦《G小調敘事曲》、德彪西《意象集》。她將不同風格的四首曲目組合在一起,產生了美妙的音樂反應,為現場觀眾呈現一幅鋼琴古典音樂的畫卷。[2]

幼兒園鋼琴熱 「跟風」學琴

常荇最初接觸鋼琴,源於一次偶然經歷。據常荇父親常先生介紹,2006年間,正就讀深圳實驗幼兒園的常荇,一次下課回家後偶然聽到鄰居家傳來鋼琴聲,年幼的常荇對聲音充滿好奇,佇立窗前認真地聽了起來,看着女兒頗有興趣,常荇媽媽還帶着她到鄰居家觀摩。自此,每當鄰居家有鋼琴聲傳出,常荇常常在窗前聆聽,父母朋友贈送了她一個電子琴玩具,有時聽完「琴聲」,常荇會拿個小板凳,坐在電子琴玩具邊上敲幾下。

2007年元旦,常先生夫妻倆特意為常荇購置了一架珠江牌立式鋼琴,價值一萬多元。當時,常先生並沒有讓常荇走鋼琴專業路子的想法,其介紹,一方面是出於培養孩子綜合素質考慮,孩子喜歡,另一方面也有點「跟風」。

八歲通過鋼琴十級考試

周一至周五常荇要練琴至少兩小時,周末及寒暑假每天練琴的時間更長,有時多達五六個小時。常荇從4歲正式接觸鋼琴,4歲那年,常荇通過全國音協的鋼琴十級考試,成為當時深圳地區通過該級別考試的年齡最小的考生。

常荇記得,小時候在練琴時,基本上是「一個曲子能練50遍」,至今還保留這個習慣,「當時一個曲子會一直練,練着練着不知不覺就過了兩小時……」長時間練習是否會有枯燥感?常荇的回答是「沒什麼(疲倦)感覺」。

通過了鋼琴十級考試後,常荇父母經過慎重考慮,下定決心讓常荇走鋼琴專業的道路,併購置了一架新的價值60多萬元的斯坦威三角鋼琴,為此,還賣掉了益田村一套八九十平米的住房,如今,這架鋼琴成了家裡最貴重的物品。[3]

鋼琴家

常荇, 今年才十四歲,卻用黑白的琴鍵彈奏出聲動海內外的系列傳奇故事:在第二屆米蘭;『天才少年』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第十六屆瓦爾塞西亞 「卡瓦依杯」國際青少年樂器比賽、第五屆米蘭「鋼琴天才」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十五屆羅馬國際青年鋼琴比賽、首屆馬耳他國際鋼琴音樂節之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十七屆坎圖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中,六次奪冠。值得一提的是,羅馬國際青年鋼琴比賽和坎圖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在世界範圍內廣受關注,競爭非常激烈,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二零一六年,常荇以最小的年齡最小和第一名的好成績榮登狀元榜,被破格錄取為意大利米蘭音樂學院鋼琴系本科生;同年,她的首張鋼琴音樂CD在意大利米蘭發行。如今年僅16歲的常荇已經在音樂之路上屢創佳話,第25屆羅馬國際青年鋼琴比賽、第27屆坎圖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等7個國際鋼琴賽事金獎被她收入囊中。常荇演奏了斯卡拉蒂《d 小調奏鳴曲》等曲目,常荇演奏鋼琴的舞台越來越大,走向了世界。[4]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