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昊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昊辰 (1990年 - ) 出生於上海,是一位鋼琴演奏者。畢業於柯蒂斯音樂學院。[1]

2009年,獲范克萊本鋼琴大賽得首獎之後,張昊辰啟動了的職業生涯,嶄開新的生活模式,一開始母親常陪著他到各地演出,「很多地方她沒去過,正好去走走」,近幾年巡迴成了常態,他經常就一個人穿梭在各大機場間。想家,想窩在屬於自己的空間,念頭不時出現,但是在舞台上能夠透過音樂與觀眾分享感動,又為他帶來所需的慰藉,說起壓力,多半不是來自外在,而是自己。[2]

五齡童鋼琴獨奏音樂會

4歲之前不知鋼琴為何物,但從小音感超好,「可能與母親懷我時,常聽古典音樂有關」。5歲時,他就在上海音樂廳成功地舉行「五齡童鋼琴獨奏音樂會」,演奏巴赫二部創意曲全套15首及莫扎特、海頓奏鳴曲。

6歲時,他與上海交響樂團成功合作演出莫扎特鋼琴協奏曲K467。

7歲、9歲時分別兩次獲上海市鋼琴大賽一等獎及中國作品演奏獎。

恩師

師從但昭義葛拉夫曼

但昭義在名師級人物,門下培育出李雲迪陳薩等大獎得主,張昊辰說他很難想像,沒有那段學習過程,他如今會是啥樣。上音附小的課程,為張昊辰奠定扎實的技巧,與但昭義的學習,則磨練出指下音色的層次感,「一個半小時的課,可能就只彈了兩頁,不斷的在磨細節。」久而久之,對音色的追求,已成為內化過程。

15歲那年,他離開中國前進美國費城寇蒂斯音樂學院學習,成為葛拉夫曼的學生,葛拉夫曼在美國享有教父級的威望,郎朗王羽佳都是他的學生。在他的身上,張昊辰又獲得不同的養份,從獨立思考出發,走出自我風格。他說葛拉夫曼看待學生的視角是平等的,他不會將學生框死在他認知的事務上,也不會把每個人形塑成一個模樣,他永遠敞開大門與學生對話,而且對世界永遠抱持好奇心,就像他當初左手受傷後,他並沒有因此失去對生命的熱情,他開始收藏古董、研究哲學、歷史等讓生活更豐富。

獲獎與善行

2002年,他首次參加國際比賽,便在第四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獲得鋼琴冠軍。成為這個賽事歷史上的第一名12歲獲獎者。

2006年3月,參加由費城交響樂團舉辦的「青少年學生藝術人才」比賽,獲得所有器樂的第一名。

2007年,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鋼琴比賽上摘取桂冠。

2008年6月13日,他在上海音樂廳舉行了賑災義演音樂會,所有款項將全部捐給四川地震災區。

2009年,范克萊本鋼琴大賽首獎得主。

2010年,他的音樂會被《達拉斯晨報》和《沃斯堡明星電訊報》評為2010年度十佳演出之一。

首張專輯

首張專輯,瑞典唱片品牌BIS發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