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冠期間,對免疫系統最糟的食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冠期間,對免疫系統最糟的食物

全球COVID-19 疫情仍沒有減緩的跡象。面對險峻的環境,身心健康更顯得彌足珍貴。強健的免疫力,是人體對抗病菌的後盾,而免疫力就來自於均衡食物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C、E、A、薑黃等,都是提升免疫功能、增強抵抗力的超級成分。按照三餐適量攝取,身體的免疫系統自然就能充飽電。[1]

[[新冠肺炎]疫情,不方便出門的日子,更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顯示,腸道內缺乏免疫力益菌的人,會出現所謂「長新冠」的現象——即便體內的COVID-19病毒消失,疲倦、記性變差、失眠、呼吸困難、掉髮等症狀仍會延續。疫情期間怎麼吃,才能增加免疫力?[2]

防疫期間吃對食物提升免疫力 !

「飲食三招」

第一招:大量減少澱粉類食物,讓身體不再冒黑煙

為什麼要大量減少澱粉類食物呢?那是因為我們平常都吃太多了,許多人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熱量都習慣攝取澱粉類食物,享受那吃飽飽才舒服的感受。用比較清楚的大白話來講,意思是你就是一個燒煤炭得到動力的火車,必然會冒黑煙,可是出門一趟就烏煙瘴氣了。 一般我的建議就是至少先砍平日的一半攝取量,尤其是白色澱粉(麵粉、白米)和糖(尤其是精緻糖和所有甜食)等會產生很多葡萄糖的食物。葡萄糖像煤炭一樣動力產值太差,一公克葡萄糖僅能產生四大卡的能量,而脂肪一公克有九大卡能量產值,是攝取同量葡萄糖的二.二倍,而蛋白質食物常含有相當比例的脂肪成分,單位總能量產值必大於澱粉食物許多。 簡單健康的飲食是三大營養素皆平均攝取,也就是說很多人澱粉食物多吃了一倍(原本只能吃三十三%的澱粉食物),甚至比起等分量的蛋白質與油脂食物多很多才會有飽足感;但飽足感的代價卻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消化,而且常常還吃超級過量,腸胃負擔大、血糖負荷大,腸胃功能會好嗎? 大部分的肥胖糖尿病,不就都是這樣發生的嗎?身體能不發炎嗎?然而,只要改變多攝取一點點油脂和維持原本的蛋白質攝取量,不用多吃什麼,這樣就夠了! 如果你超級怕飢餓,只需無限量青菜好油加上好鹽料理,一定滿滿的飽足感又幫助消化,腸胃負擔不會增加,免疫力恢復了,不就什麼病都沒了嗎?然而,要大家在吃的行為上做改變,真的好難!因為這些人不吃不行,一定要吃啊![3]

第二招:蛋白質雖然很重要,但不可無肉不歡

吃蛋白質當然很重要,很多廣告都說補充好的蛋白質七天可增強體力,而且吃蛋白質會長肌肉和合成神經傳導的物質,足夠的蛋白質更是良好免疫力的保證。但是,跟澱粉食物一樣的問題,現代人不患寡而是患過量啊! 三分天下就是蛋白質三分之一,如果用二千大卡來當一個正常人能量正常消耗,你可能不知道大約只要四百公克的瘦肉或是豆腐乾扣掉六十%含水量,熱量大約就是六百四十大卡。這個可是你一整天的蛋白質總攝取量,任何人隨便就會吃過量的。 吃太多蛋白質可是會經由糖質新生作用,將蛋白質轉化成葡萄糖,也就是說身體一旦察覺有過多的蛋白質,會經由肝醣形式儲存,最後再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肥胖細胞內。 長期的高蛋白質飲食,就有各種紅肉攝取太多和肥胖的問題,能不注意嗎?加上要好吃,必須要有油脂和煎炸烤滷燉。當然,肉與黃豆本身的天然好油是沒問題,但是烹調用油品選擇與高溫烹調問題就大了,過度烹煮會讓油脂酸化,並產生各種毒素,加上油脂熱量,絕對不可小覷。

第三招:用對油、吃對油脂

好油不僅可以降發炎,還可以補充營養提供熱量,可以製造健康的細胞膜與粒線體,讓我們擁有良好的免疫力,真的太重要了。其實問題也是一樣,就是不能過量也不能太少;還要加上一個重點,那就是要正確平均攝取才健康。

主要的油脂攝取有三大類四種成分:飽和脂肪酸、Ω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Ω6和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一樣是三分天下攝取,是我的最愛與建議。 一般的動物性油脂(葷)和我們最常用的橄欖油、苦茶油(素),其實就是飽和脂肪酸和Ω9為主要成分,基本上正常攝取使用都是健康的。 攝取飽和脂肪酸主要就是提供熱量,像是Ω9是幫忙飽和脂肪酸燃燒,我們每天都需要消耗;高含量Ω6的油是所謂的黃豆油葵花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等等皆是;高含量Ω3的油就是魚油、紫蘇油、亞麻仁油和印加果油。 減少糖分攝取,身體會更健康。 特別要提到的是Ω6高含量的油到處都是,例如各種平價素烹調油和各種堅果、豆類食物內有高含量,現代人的問題是幾乎都攝取過多。然而,Ω6攝取過多的問題,反而會讓人類發炎,因此需要有適量的Ω3來平衡且降低發炎,才能保持身體健康這就是本篇重點。

營養師建議:多吃5種食物

防武漢肺炎、流感靠自己!營養師建議:多吃5種食物 [4]

①. 大蒜

大蒜中的有機硫化物,如大蒜烯,具有抗菌功效,能廣泛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如細菌、黴菌、病毒等,都有抑制生長的作用。

②. 紅藜

除了靈芝人蔘之外,紅藜也含有提升免疫力的三萜類,三萜類可刺激並活化免疫細胞的巡邏功能。當病原體入侵體內,抗體形成之前,免疫細胞中的巨噬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會跟著血液在全身進行巡邏,若是發現異物或感染細胞,就會進行清除動作,降低病毒或細菌對於人體的傷害。

③. 藍莓

藍莓中的白藜蘆醇是二苯乙烯類的一種植化素,除了藍莓之外,其他紅、黑色的水果也富含白藜蘆醇,如:葡萄桑葚等,有研究指出,白藜蘆醇可以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複製。

④. 檸檬或柑橘類水果

這些食物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預防感冒、幫助強化人體的免疫力,還有屬於類黃酮素的橙皮素,能夠減緩多種病毒複製的機會,幫忙對抗病毒。

⑤. 十字花科的蔬菜

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等,在藉由切碎時會產生硫代亞硫酸鹽類,此種植化素可以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包含細菌、黴菌、病毒,研究指出都有良好的抑制生長的效果。

參考資料

  1. 康健雜誌 - 防疫就吃這些食物補足打造抵抗力的「超級成分」
  2. [4]缺乏免疫力益菌,新冠肺炎症狀更嚴重!疫情期間該優先採買的 ..缺乏免疫力益菌,新冠肺炎症狀更嚴重!疫情期間該優先採買的食材與飲食禁忌]
  3. 元氣網 -防疫期間醫師教你「飲食三招」 吃對食物提升免疫力 !
  4. 防武漢肺炎、流感靠自己!營養師建議:多吃5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