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冠病毒的母胎垂直感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冠病毒的母胎垂直感染
原圖鏈結 來源出處unb

新冠病毒的母胎垂直感染, 《自然—通訊》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法國巴黎一家醫院的醫生報告了胎兒在母親子宮內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病例。胎兒出生後患有腦腫脹及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神經系統症,目前新生兒已康復。

發現個案

2020年3月,一名妊娠35周+2天的23歲孕婦入住法國巴黎一家醫院院前2天,該孕婦出現發熱、痰多、劇烈咳嗽等症狀。 經檢測,該孕婦的血液、鼻咽拭子和陰道拭子中均證實存在新冠病毒E和S基因。但該孕婦在確診新冠病毒前妊娠狀況良好,超聲檢查及常規檢查均顯示正常。

就在入院第三天,醫生監測到III類胎心率,胎兒的這種 「疼痛跡象」很可能導致新生兒殘疾的後果。 研究團隊立刻對該名孕婦進行完全隔離並且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進行剖宮取嬰手術, 男嬰體重2.54公斤。[1]

胎盤新冠病毒濃度最高

為保證所有病毒的潛在來源保存完整,研究團隊在破膜前收集了清澈的羊水。 通過病毒學和病理分析發現,羊水和胎盤組織中新冠病毒的E和S基因均呈陽性,並且胎盤中的新冠病毒濃度高於羊水和孕婦及新生兒血液中的病毒濃度。 發現,胎盤顯示的炎症與由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母體炎症狀態一致。 新冠病毒正在引起明顯的炎症反應,這表現為極高的病毒載量。

男嬰在完全隔離的情況下, 被轉移到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 在進入病房時,男嬰的Sarnat評分、超聲波心電圖和肺部超聲、生命體征等健康指數均顯示正常。 入病房6小時後拔管,拔管前取血進行毛細血管血氣分析及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均正常。

研究團隊還在剖宮產1小時後收集了男嬰的鼻咽拭子和直腸拭子,並在男嬰出生第3天和第18天再次收集,均檢測發現存在新冠病毒E和S基因。此外,男嬰血液和支氣管肺泡灌注檢測結果也呈陽性。

男嬰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狀

男嬰在出生後第3天,開始出現煩躁、餵養困難、肌張力高痙攣、角弓反張等症狀。此外,男嬰腦脊液(CSF)對新冠病毒呈陰性。

嬰兒靠自己恢復健康, 18天後出院

由於缺乏治療新冠感染嬰兒的臨床指導,醫生曾猶豫是否使用瑞德西韋,但男嬰病症在3天內逐漸趨於好轉。 令人欣慰的是,最終在未接受抗病毒藥物及其他特殊療法下,男嬰逐漸恢復,並於18天後出院,幾乎完全靠自己恢復了健康 。三個月後,他的母親也沒有了症狀。

研究人員認為, 他們觀察到一個真正在母體內感染新冠病毒的新生兒,而非『污染』所致, 顯示了該新生兒腦脊液中的神經系統症和炎症結果,是由於新生兒沒有受到其他病毒和病菌感染,神經影像學中表明的白質損傷可能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血管炎症引起,因為在成年患者中也發現了類似圖像。

病毒在胎盤組織中表達高,當母體病毒血症發生時,病毒到達胎盤,胎盤感染後導致新生兒病毒血症

研究人員認為, 他們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病例研究,證明在妊娠最後幾周,新冠病毒可以經過胎盤傳染給胎兒,並且該新生兒具有與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的神經學臨床症狀。但是,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文獻資料證實妊娠早期,新冠病毒對胎兒的傳播和影響。

醫生Daniele De Luca表示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母嬰垂直傳播這一壞消息確實發生了,但從全球範圍來看,這種事件是非常罕見的。

日本發現首宗母嬰垂直感染

日本發現首宗母嬰垂直感染確診個案, 嬰兒出生後即確診,但其健康狀況並無問題。院方指出,母嬰間垂直感染案例很罕見,外國研究亦僅有數宗疑似病例,加上嬰兒感染一般症狀輕微,呼籲家長毋須過份擔心。[2]

參考來源

  1. 首例新冠母嬰傳播被證實. 科學網. 2020-07-21 [2021-03-29]. 
  2. 日本現首宗嬰兒出生即確疹. 晴報. 2021-03-22 [2021-3-29]. 

外部連結

[1] 康寧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