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冠病毒起源於哪裡?專家:中間宿主的動物有可能來自中國以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冠病毒的起源、傳播及演變備受關注。多位國內外專家表示,根據目前已有證據還無法確認新冠病毒起源於哪裡。

傳播「拼圖」有缺失

新冠病毒在人類中的傳播是如何開始的?從最初報告的病例看,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一度被認為是疫情發源地。

然而,在英國《柳葉刀》雜誌1月刊登的一篇論文中,武漢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等人分析了首批確診的41例新冠肺炎病例,發現其中只有27例去過華南海鮮市場。回溯研究認為首名確診患者於2019年12月1日發病,並無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也沒發現與之後確診病例間的流行病學聯繫,而其家人也沒出現過發熱和呼吸道症狀。

美國《科學》雜誌網站相關報道中,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生物學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推測說,新冠病毒進入華南海鮮市場可能有三種場景:可能由一名感染者、一隻動物或一群動物帶到該市場。

多位專家及多項研究支持了上述觀點。被稱為「病毒獵手」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維爾特·伊恩·利普金表示,新冠病毒與華南海鮮市場的聯繫可能不那麼直接,也許該市場發生的是「二次傳播」,而病毒在早些時候已開始擴散。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機構研究人員近期以預印本形式發布論文說,他們分析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發現其中包含58種單倍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的患者樣本單倍型都是H1或其衍生類型,而H3、H13和H38等更「古老」的單倍型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印證了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觀點。

要還原新冠病毒傳播鏈,科學家還缺少一些「拼圖」,其中最關鍵一塊是常被稱為「零號病人」的首個感染者。「零號病人」是眾多疑問交匯處,對尋找中間宿主以及解答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等疑問至關重要。

一個著名例子是百年前據估計造成全球數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儘管此次疫情因西班牙最先報道而得名,但後來一些回溯性研究發現,首個感染者可能是來自美國堪薩斯州軍營的一名士兵。

美國喬治敦大學傳染病專家丹尼爾·盧西表示,考慮到病毒潛伏期等因素,首個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在2019年11月或更早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從新冠病毒全球傳播來看,儘管大多數新冠肺炎病例可以追蹤到傳染源,但美國等國家已報告了不少無法溯源的病例。在疫情日趨嚴重的意大利,其國內「零號病人」至今尚未找到。

病毒溯源未完成

新冠病毒源於動物,它進入人體前在自然界是如何生存進化的?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2月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新冠病毒與蝙蝠身上的一株冠狀病毒(簡稱TG13)基因序列一致性高達96%。TG13是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基因最相近的毒株,表明蝙蝠很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自然界宿主。

其他一些研究還發現,新冠病毒與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基因序列有相似性,尤其在允許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結合域上十分接近。這表明新冠病毒進化過程中,TG13可能和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之間發生了重組。

雖然相關研究提供了線索,不過多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新冠病毒起源以及中間宿主等還難以定論,對病毒完全溯源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英國諾丁漢大學分子病毒學教授喬納森·鮑爾說,人類新冠病毒與穿山甲之間的聯繫仍是一個「小問號」,目前仍然沒有得到病毒來源的最終答案。但如果將所有碎片線索放在一起,它們指向一個病毒從動物傳播出來的事件。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獸醫和生物醫藥科學學院教授查理·卡利舍表示,他對討論新冠病毒來源持開放態度,下結論需要科學數據支持,而不僅僅是猜測。

美國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認為,作為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的動物有可能來自中國以外,例如走私的穿山甲等動物。

2月底發布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也指出,「現有知識局限」的問題包括「病毒的動物來源和天然宿主」「初始階段的動物到人的感染過程」「早期暴露史不詳的病例」等。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諸多疑問還有待各國科研人員攜手解答。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多次強調,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需要事實,而非恐懼」「需要科學,而非謠言」「需要團結,而非污名化」。[1]

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3]

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後常見體徵有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腎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4]

日前,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一項由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廣東省實驗室教授沈永義、肖立華等科研人員研究的一項科研報告: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潛在中間宿主!

新冠病毒開始在全球超過40個國家或地區出現,人們越來越多地將它與另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相提並論。

「新冠肺炎的傳播效率低於流感,傳播似乎並非由未患病的人所驅動」。2020年3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新冠肺炎疫情媒體通報會上說。

雖然從病毒傳播力來看,新冠病毒高於流感,但WHO認為,後者的傳播效率更高。譚德塞稱,區別在於,兩者的主要傳播驅動因素不同。流感中,被感染但尚未患病的人是主要傳染者,但新冠肺炎的傳播並非如此。

來自中國的證據表明,只有1%的報告病例沒有症狀,大多數病例在2天內出現症狀。一位流行病專家對《財經》記者分析,「我們可以在第一點上快速地識別並遏制新冠肺炎傳播,並不會像流感傳播得那麼快速」。

據WHO報告,截至中國時間3 月10 日,中國境外共有101 個國家確診新冠肺炎。

WHO已將新冠肺炎疫情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至「非常高」的水平。這是WHO風險評估的最高級。

「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比流感嚴重。我們有針對季節性流感的疫苗和治療方法,但目前尚無針對COVID-19(新冠肺炎)的疫苗和特殊治療方法。」譚德塞說。

視頻

【科技袁人LITE】鍾南山說新冠病毒不一定起源於中國,怎麼理解?

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