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冠5大疫苗比一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冠5大疫苗比一比

去年歐美疫情爆發後,美國歐盟英國等先進國家政府都投入大筆預算給藥廠發展疫苗,並協助藥廠擴充產能,因這些國家都有共識以當時的情況幾乎不可能靠任何限制措施來有效控制病毒的擴散,只有大量施打疫苗達成群體免疫才能真正的對抗疫情。[1]

2021年5月以來,台灣本土新冠肺炎持續延燒,疫苗成了近日大家最關心的事情。

AZ輝瑞BNT、莫德納嬌生突然變成眾人琅琅上口的企業名稱,近來更彷彿成了一種立場宣言。

而疫苗一劑難求,光是討論哪一種疫苗最好?想打哪一種疫苗?網路上一片沸騰,想慎選疫苗,為個人健康謀求最大保障,實屬人之常情;然而,在挑選疫苗之前,更得先具備相關知識,才能有效識讀疫苗相關知識,為個人身體健康做出最合適的決定。[2]

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前,必須知道的十件事

Q1:「疫苗效力」vs「疫苗效果」,有什麼不同?

首先,新聞媒體常有關於「疫苗效力」的報導,然而,我們該如何解讀「疫苗效力」呢?

其實所謂「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指的是臨床試驗時,施打疫苗的受試者和施打安慰劑的受試者,兩者相較下的疾病發生率; 至於「疫苗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指的則是疫苗上市、開打之後,在真實世界裡,可以達成的保護效果。舉例而言,各疫苗廠公布的臨床試驗數據是「疫苗效力」;由研究機構實施,調查以色列施打輝瑞BNT162b2疫苗後的結果,所得出的數據則是「疫苗效果」。[3]

Q2:哪個廠牌疫苗比較有效?

搞懂「疫苗效力」與「疫苗效果」兩者的差別後,接下來我們要知道的,就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哪一種疫苗比較有效?」

從上述「疫苗效力」的定義可以發現,「疫苗效力」數據是由臨床試驗推算而來;然而,由於每一款疫苗執行臨床試驗的時空脈絡都不同,我們很難直接比較兩款疫苗效力。 也就是說,所謂「疫苗效力」只能作為參考值,無法直接以此評估多種疫苗之間孰優孰劣。

Q3:「不良事件」vs「不良反應」,該如何解讀?

而在「哪一種疫苗比較有效?」之外,民眾施打疫苗前,另外一個考量點,便是「打完疫苗會不會有副作用?」然而,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得先搞懂疫苗接種後 「不良事件」與「不良反應」之間的差別。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所謂「不良事件」,指的是疫苗注射後發生的有害反應,雖然反應發生的時間點的確在施打疫苗之後,兩者之間卻不一定存在因果關聯,像是先前傳出英美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發生死亡案例,便屬於「不良事件」,截至3月4日止,累計1099件死亡調查事件中,已調查完畢的結果,均與疫苗無關。

至於「不良反應」指的則是在注射疫苗後產生負面反應,而此負面反應與疫苗接種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截至目前為止,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產生的「不良反應」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等,但是多半會於數天內消失;若有發燒反應,多數也能在48小時內緩解。

有了上述三大先備知識後,接下來,我們便可以來仔細研究牛津AZ疫苗、莫德納疫苗、輝瑞疫苗(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三者的差別,並理解開打之前,必須注意的事。[4]

Q4:「病毒載體疫苗」vs 「mRNA疫苗」,保護原理是什麼?

首先,就疫苗類型而言,牛津AZ疫苗屬於「病毒載體疫苗」,是將新冠病毒蛋白編入黑猩猩腺病毒載體,並將其傳遞給人體細胞後,製造棘狀蛋白引發抗體,產生免疫力,適合儲存溫度則為2°C 至8°C。目前備受關注的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同樣屬於「病毒載體疫苗」。

至於輝瑞與莫德納疫苗則是屬於「mRNA疫苗」,是將製造新冠病毒棘蛋白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簡稱mRNA)送至人體內,藉此製造棘蛋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對此類病毒蛋白的免疫力,適合儲存方式為低溫冷凍,若轉置於2°C至8°C冷藏設備,則需在一定時間內使用完畢。

Q5:哪些人有資格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再來,就適合施打者而言,以資格論,政府已公布十類公費疫苗接種對象,依序為:醫事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代表國家出國的運動員等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警察等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軍人等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之必要人員、65歲以上長者、19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以及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50至64歲成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5月10日開始,已經開放第七、八類對象接種,也就是軍人等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之必要人員及65歲以上長者皆可施打。[5]

Q6:哪些人不建議施打新冠肺炎疫苗?

而就適合接種年齡而言,由於新冠肺炎疫苗兒童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目前仍不建議兒童接種。一般而言,牛津AZ及莫德納疫苗適合接種年齡為18歲以上,輝瑞疫苗則是16歲以上。

必須注意的是,具有過敏體質者,必須在接種前告知醫生,再由醫師評估是否接種。若是對於該種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是接種第一劑後曾發生立即過敏,則不應施打疫苗;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也不建議接種;如果正處於發燒狀態,或是患有急性中重病,則應等到病情穩定後再行接種;至於孕婦能否接種的問題,考量到目前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相關資料尚且不足,但是孕婦染感後新冠肺炎病毒後,可能更容易引發重症,因此這個問題尚須由醫生視個案進行風險評估。

Q7:打完新冠肺炎疫苗後,我需要注意什麼事?

打完新冠肺炎疫苗之後,為了避免可能的過敏反應,建議在接種醫療院所附近休息、觀察30分鐘後再離開。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在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五種狀況之一,請儘速就醫。

此外,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者也必須留心,不論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前後,都必須與其他疫苗接種間隔至少14天;若是施打牛津AZ疫苗者,則需間隔水痘疫苗等活性減毒疫苗28天。

Q8:接種完第一劑後,疫苗「跳針」該怎麼辦?

由於牛津AZ疫苗、莫德納疫苗、輝瑞疫苗都是以接種兩劑為原則,部分已施打第一劑新冠肺炎疫苗的民眾,便會擔心「如果在建議接種時間內,等不到第二劑疫苗怎麼辦?」

面對這種「疫苗跳針」情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指出,「若兩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間隔超過了建議時程,請儘速施打第二劑疫苗,但不需要重新施打第一劑疫苗。」

Q9:只打一劑疫苗,有效嗎?

而就「只打一劑」的情形而言,牛津AZ疫苗接種一劑21天後保護效力約為64%,接種完兩劑14日後保護效力約為70%; 莫德納疫苗接種第一劑後保護效力約為80.2%,接種完兩劑14天後達到94.1%; 至於輝瑞疫苗,接種第一劑後保護效力約為52%,接種完兩劑7天後的保護效力則來到95%。

必須注意的是,打完第一劑新冠肺炎疫苗後,疫苗效力會隨著施打後的時間產生變化,因此上述數值僅能作為參考,民眾仍需持續落實戴口罩、勤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才是萬全之策。

Q10:新冠肺炎疫苗可以「混打」嗎?

而在莫德納疫苗即將開打之際,也有不少先前接種牛津AZ疫苗的民眾,好奇「不同廠牌的新冠肺炎疫苗,究竟能不能混打呢?」

針對這點,其實目前多國均有就此情形進行研究,卻還沒有定論。以現階段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公告而言,並不建議兩劑施打不同廠牌疫苗,但若是已經「混打」完了,也不建議再補接種。

深入理解關於新冠肺炎疫苗的十件事之後,除了靜待可以接種疫苗的時間來臨之外,也別忘了持續做好防疫工作。畢竟,施打疫苗雖可降低患者併發重症機率、保存醫療量能,也期待藉此逐漸達成群體免疫的功效;然而,疫苗也並非100%防止感染新冠肺炎的萬靈丹。也因此,以眼下的疫情狀況而言,無論接種疫苗與否,都需持續落實防疫措施、從日常中促進健康,才可能共同挺過嚴峻的疫情考驗。

5大疫苗比一比全面解析

5大疫苗比一比|AZ、莫德納、輝瑞、嬌生、Novavax 哪個好、哪個副作用最少? 疫苗陸續開打,但我們真的了解差異嗎?AZ、輝瑞/BNT、莫德納、嬌生、Novavax差在哪裡?誰才是最棒的?輝瑞BNT、莫德納、嬌生、AZ與Novavax疫苗真的有哪一個特別好嗎?到底各有什麼特色?[6][7]

一、輝瑞-BNT 疫苗

由德國 Biotech 和美國輝瑞(Pfizer)合作推出。屬 mRNA 技術,內容為可轉譯(translation)出經修飾後穩定態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S-2P)的 mRNA。

保存運輸嚴苛,須在 -80℃ 環境下運送。需施打兩劑,間隔 21 天。已公開、上網三期試驗數據。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美、英多國的緊急使用。

美國而言,專家委員會於 2020/12/10 全程直播討論該疫苗的科學證據(三期試驗書面數據於2天前向公眾公開)並支持提供美國民眾使用、2020/12/11 通過 16 歲以上民眾緊急使用許可、2021/05/10 放寬許可,12 歲以上皆可接種。[8]

以色列全國超大型的施打結果而言(近 120 萬人之數據),整體保護力約 94%,對 70 歲以上的年長者的保護力更高達 98%。而且當時以色列境內流行英國變異株(B.1.1.7),更顯示了輝瑞-BNT 疫苗抵禦英國變異株的能力。

而較令人擔憂之處,是全身性過敏反應的比例似乎較高,約 4.7 例/每百萬劑(資料更新至 2021/01/18,現行流感疫苗約 1.3 例/每百萬劑)。美國 CDC 建議,已知對聚乙二醇(PEG / Polyethylene glycol)等疫苗成份過敏之接種者,接種前和醫護團隊詳細討論;必要時可改選其他類型疫苗。

網傳「輝瑞疫苗疫苗保護力29.5%」

輝瑞藥廠的BNT162b2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分析結果[1]都於2020年12月底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結果顯示,接受完二劑mRNA-1273疫苗14天後對有症狀的COVID-19感染保護力達到94.1%;接受完二劑BNT162b2疫苗7天後的保護力是95%。

輝瑞疫苗取得緊急授權使用後,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大規模接種。

在英國針對750萬名70歲以上長者所進行的研究[3],證實接種第二劑疫苗14天後,保護力達到85%。美國CDC也針對3950名高暴露風險工作的族群分析施打疫苗的保護力,結果顯示[4],不論針對有無症狀的感染,施打單劑輝瑞或是莫德納疫苗兩週後感染保護力都可以達到80%,如果完成兩劑接種後保護力更可以提升至90%。[9]

輝瑞疫苗可能只要打ㄧ劑

以色列醫學中心研究:9千醫護打完第1劑效果達85%。

這個結果,是否代表在新冠疫苗供應量穩定之前,可以將疫苗施打政策從兩劑減少到一劑,讓更多人在第一時間就能獲得保護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中國醫藥大學副院長黃高彬指出,疫苗打入人體後至少要2週才會生效,保護效力至少要90%以上才合格,達到95%以上才會被稱作好疫苗。輝瑞疫苗接種一劑能降低85%的感染,這顯示防護效果仍有些差強人意,「因此我們不會建議只打一劑。」對於疫情失控、疫苗不足的國家,讓最多數的人先打一劑,的確可以遏制疫情 [10]

二、莫德納疫苗

由美國莫德納(Moderna)推出。屬 mRNA 技術,內容為可轉譯(translation)出經修飾後穩定態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S-2P)的 mRNA。

保存運輸嚴苛,須在 -20℃ 環境。需施打兩劑,間隔28天。已公開、上網三期試驗數據。獲得WHO、美、英多國的緊急使用。

以美國而言,專家委員會於 2020/12/17 全程直播討論該疫苗的科學證據 (三期試驗書面數據於 2 天前向公眾公開)並支持提供美國民眾使用、2020/12/18 通過 18 歲以上民眾緊急使用許可。

就莫德納三期臨床數據而言(近 3 萬人之數據),整體保護力約 94%,對 65 歲以上的年長者的保護力約 86%。而針對英國變異株(B.1.1.7)的效力,實驗室數據顯示,莫德納疫苗誘發的抗體效力,未因變異株而減退。

而較令人擔憂之處,是全身性過敏反應的比例似乎較高,約 2.5 例/每百萬劑(資料更新至 2021/01/18 現行流感疫苗約 1.3 例/每百萬劑)。美國 CDC 建議,已知對聚乙二醇(PEG/Polyethylene glycol)等疫苗成份過敏之接種者,接種前和醫護團隊詳細討論;必要時可改選其他類型疫苗。

莫德納即將開打

15萬劑莫德納疫苗將於5月28日下午抵台,最快2週內檢驗完畢開打,將優先開放第一線醫事人員等第1類接種對象施打,此批疫苗效期至11月。

陳時中指出,這批疫苗效期到11月,預計將從第1類優先接種對象如第一線醫事人員優先開放接種,完整接種2劑保護力可達94%。

三、嬌生疫苗

美國嬌生(Janssen Biotech)推出。屬腺病毒載體技術(Ad26),內容為可轉錄(transcription)、轉譯(translation)出經修飾後穩定態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S-2P)的活化、無複製能力的腺病毒。

保存運輸友善、4℃ 環境。只要打一劑。已公開、上網三期試驗數據。獲得WHO、美、英多國的緊急使用。

以美國而言,專家委員會於 2021/02/26 全程直播討論該疫苗的科學證據 (三期試驗書面數據於2天前向公眾公開)並支持提供美國民眾使用、2021/02/27 通過 18 歲以上民眾緊急使用許可。

就嬌生提交給美國政府的三期臨床數據而言(近 4 萬人之數據),整體保護力約 66%,對 60 歲以上的年長者的保護力約 76%(防止中重症)。

接種疫苗的好處大於風險,建議恢復施打

同樣屬於腺病毒疫苗的嬌生疫苗,是由美國以及比利時研發製造,但在美國也傳出了血栓疑慮,被建議暫停施打,丹麥芬蘭等國家宣布暫停使用嬌生疫苗。但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表示接種疫苗的好處大於風險,建議恢復施打。

美國於 2021/04/13 暫停嬌生疫苗使用,審查後認為利益大於風險,於 2021/04/23 重新恢復使用。

四、牛津疫苗(AZ 疫苗)

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和牛津大學合作推出。屬腺病毒載體技術(ChAdOx1),內容為可轉錄(transcription)、轉譯(translation)出經修飾後穩定態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S-2P)的活化、無複製能力的腺病毒。

保存運輸友善、4℃ 環境。需施打兩劑,間隔 8~12 週。已公開、上網三期試驗數據。獲得WHO、英、日多國的緊急使用。

牛津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數據,於 2020/12/08 發表於《柳葉刀 / The Lancet》。以英國而言,於 2020/12/30 通過 18 歲以上民眾緊急使用許可(未公開會議內容)。

就牛津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數據而言(超過 1 萬人之數據),整體保護力約 70%。在最初的三期試驗中,因數據不足,故無法了解對年長者的保護力。但在今年(2021年)四月的研究中發現,單劑牛津疫苗對 70 歲以上年長者的保護力約 80 %。

2021 年三月上旬,歐洲各國出現了數十件血栓的病例、數人死亡。當時,歐洲多國預防性地暫停民眾接種牛津 AZ 疫苗。[11]

經過調查,歐洲藥品管理局(EMA,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和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監管署(MHRA, 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於 2021/04/07 發佈聲明,認為牛津疫苗可能會罕見地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但由於疫情嚴峻,接種疫苗的利益仍大於風險,持續推動民眾施打。

牛津疫苗有進行疫苗混打的實驗,混打的疫苗有輝瑞-BNT、Novavax 等。就今年(2021年)五月、用牛津和輝瑞-BNT混打的研究發現,受試者的不適感會變強、比例變多(相較於只打牛津,或只打輝瑞-BNT)。

AZ疫苗仍「利大於弊」

歐盟與英國主管機關發現AZ疫苗與出現罕見腦部血栓可能有關,歐盟稱應將血栓列為罕見副作用,但打AZ疫苗益處仍大過風險。英、義、西、比等國今天對接種年齡提供建議或限制。 [12]

目前第二批、19萬劑的AZ疫苗已於4月4日抵達台灣,指揮中心也宣布擴大施打範圍,4月12日起開放對象含括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以及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防疫車隊駕駛、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之第一線人員等高接觸風險工作者。

五、Novavax 疫苗

Novavax宣布,旗下新冠疫苗的防護力超過9成,對變異病毒株也有效。

此外,Novavax疫苗採蛋白質次單位技術,與台灣高端和聯亞相同。這意味,疫苗又出現新競爭者,Novavax疫苗有望跟輝瑞 、莫德納等疫苗一較高下。受Novavax影響,莫德納股價14日下挫5.23%、輝瑞、BioNTech同步下跌1.3%、7.53%。高端15日也一度從漲停變跌停。[13]

Novavax 疫苗由美國 Novavax 推出。內容為修飾後穩定態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S-2P)和佐劑(皂苷)。

保存運輸友善、4℃ 環境。需施打兩劑,間隔 21 天。已公開、上網三期試驗數據。尚未獲得任何國家許可。

Novavax 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於 2021/05/14 發表於預印本medRxiv。超過 1 萬 5 千人之數據顯示,整體保護力約 89%,針對英國變異株(B.1.1.7)的保護力約 86%,對 65 歲以上年長者保護力約 8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