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巴多羅買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巴多羅買醫院
圖片來自blogspot

聖巴多羅買醫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又簡稱巴特Barts),正式名稱皇家聖巴多羅買醫院英國倫敦市史密斯菲爾德醫院

聖巴多羅買醫院於1123年創辦,是歐洲歷史最久遠的醫院,也是英國維持原址不變的時間最長的醫院。

歷史

初期

聖巴多羅買醫院由亨利一世國王的寵臣華西亞(1114年逝世後葬於附近的聖巴多羅買大教堂)於1123年創辦。亨利八世國王下令解散修道院後,醫院運作雖然未受影響,但收入卻被削減。亨利八世於1546年12月簽署合同,將醫院授予倫敦市,從而重新創辦聖巴多羅買醫院,並於1547年1月的專利特許證賦予其物業和收入。醫院的法律名稱為「亨利八世基金會倫敦市郊西士美菲貧民院」,但公眾從未使用這名稱。醫院首任院長是亨利的醫生湯馬斯·韋加利。

在此處,17世紀的威廉·哈維研究循環系統,18世紀的佩西瓦·樸特和約翰·阿伯內西為現代外科理論奠基,19世紀末的貝德福·芬維克夫人發展其護理專業。

1839至1872年間,死亡報告顯示外科創傷和手術後感染是致命的最大原因。但是,肺結核仍是非創傷的最大致命原因。

國民保健系統於1948年創立後,醫院正式稱為聖巴多羅買醫院。

建築物

聖巴多羅買醫院是英國維持原址的最長歷史醫院,也是建築史上重要建築物。亨利八世入口仍是主要的公眾入口,大門上的雕像是倫敦唯一的亨利八世雕像。

主要廣場是由詹姆斯·傑布斯設計的。原來的四個建築群中只有三個仍然屹立,包括大禮堂所在的建築群和兩個由病院組成的建築。首個建造的建築翼是1732年北翼,包含大禮堂和賀加斯壁畫。南翼、西翼和東翼分別在1740年、1752年和1769年建造。一個小噴泉和小花園於1859年設置於中央。

聖巴多羅買醫院雖然歷經倫敦大火倫敦大轟炸,但仍屹立不倒。其博物館展示12世紀至今的醫療系統和醫院歷史。階梯旁的牆壁是威廉·賀加斯所繪的兩幅壁畫「畢士大池」(1736年)和「好撒馬利亞人」(1737年)。賀加斯因醫院向意大利畫家支付酬金而深深不忿,他為了表示英格蘭畫家也能繪畫,堅持免費完成這兩幅壁畫。「畢士大池」描繪耶穌治病。

階梯通往巴洛克式的雙層大禮堂。雖然大禮堂內有一些畫作,但都是在可移動的架上,牆壁上列出捐贈者的大型碑誌。一些以卡洛林帝國貨幣系系統(鎊、先令、便士)紀錄的捐款不是整數,因他們是遺產的一部份,另一些非整數捐款是紀錄時把堅尼的整數轉換成£sd系統。

修道院解散後,醫院和牧區教堂聖巴多羅買禮拜堂一同列入聖公會聖巴多羅買修院禮拜堂牧區,是英格蘭醫院中的特有情況。該址原有的五個禮拜堂中只有這個倖存,其餘四個都毀於亨利八世時期。教堂有一個15世紀塔樓和聖衣室,它與醫院的關連從其20世紀初期繪有一名護士的彩繪玻璃可見一斑。[1]

綜觀19世紀,哈德維克家族是醫院的主要捐贈人。小湯馬斯·哈德維克(1752年-1825年)、菲利浦·哈德維克(1792年-1870年)和菲利浦·查理斯·哈德維克(1822年-1892年)祖孫三人都是醫院的建築師或測量師。菲利浦·哈德維克也受聘於1823年負責重建聖巴多羅買小教堂,也為庭院中的噴泉作出貢獻。

截至1872年,醫院擁有676個床位。每年接受約6000名留醫病人和101000名門診病人。醫院每年收入是£40,000(主要來自租金和受資助物業)。

醫學博物館

聖巴多羅買醫院博物館講述醫院的故事和照顧傷患者的工作。博物館館藏包括歷史外科用具、雕塑、中世紀文件和藝術品(例如威廉·賀加斯的畫作)。博物館位於北翼拱道,週二至周五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免費開放。

福爾摩斯故事

亞瑟·柯南·道爾的1887年小說《血字的研究》中,夏洛克·福爾摩斯華生醫生在聖巴多羅買醫院的一個化學實驗室首次相遇。[2]聖巴多羅買醫院是華生的母校。這個小說設定使東京「福爾摩斯鑒賞學會」捐款予「拯救巴特運動」。

在2012年的BBC連續劇《神探夏洛克》第二季末集「萊辛巴赫瀑布 (新福爾摩斯)」中,福爾摩斯在聖巴多羅買醫院頂樓一躍而下,用以影射原作《最後一案》中的萊辛巴赫瀑布

參考文獻

  1. St Bartholomew the Less parish (AIM25) accessed 30 January 2009
  2. Conan Doyle, Arthur. A Study in Scarlet, chapter one. Wikisource. 1887 [2006-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