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讖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佛陀弟子-讖摩(比丘尼)。

讖摩,(巴利語:Khema),有譯差摩,意為「平安」、「安穩」或「安全」,生於古印度摩羯陀國皇室,後嫁[頻婆娑羅王為後,釋迦牟尼弘法時為座下弟子,證阿羅漢果,比丘尼眾中智慧第一。[1]

生平事略

讖摩比丘尼出身摩揭陀王室家族,出家前為頻毘娑羅王眾妃後之一。當她還在家時,華麗雍容艷冠群芳,在眾妃中深得國王寵愛,讖摩對自身美貌十分驕傲,佛陀遊化至頻毘娑羅竹林精舍時(精舍為頻婆梭羅王奉獻給佛陀的林園)。她從夫君處耳聞聖者事蹟心生歡喜,國王希望她去精舍向佛陀頂禮問訊,但是她顧慮到身在皇宮享受錦衣玉食,又聽聞佛陀常說富貴無常,美貌不足取,總覺得佛陀會譴責她耽於享樂,因此不願求見佛陀。國王瞭解愛妃的心思,便邀請她到竹林精舍一遊,對她描述精舍的平靜優美,命令宮廷樂師唱歌讚誦精舍勝境,讓熱愛自然的讖摩深為嚮往,決定前去面聖,為了向佛陀頂禮問訊,讖摩著盛裝華服。[2]

悟道歷程

佛陀深知讖摩享盡人間富貴,又為美貌自負,無法以「美色無常」教化,需善巧誘導。在讖摩抵達時,佛陀正為弟子說法,佛陀立刻神變一位艷麗無比的女子在旁為其搧風。讖摩見之自嘆弗如,心想媲美天仙的美女隨侍在側,傳聞佛陀貶抑美色並非事實!正當讖摩定睛細瞧,突然少女頃刻變熟女,再變老婦,齒牙脫落、滿頭蒼髮、皮肉鬆垮,病容憔悴,最後倒地一命嗚呼。被眼前這幕震撼久久不能自己的讖摩喟嘆道:「美色勝我猶難逃老病死命運,我復如是。」佛陀見機為其說法:「容顏無常,病苦、衰老、腐爛,死亡,膿血、體液命終散流大地,只有愚蠢的人才會迷戀貪愛。」更進一步對她說:「凡夫甘於作慾望的奴隸,在慾海中沈浮,隨波逐流。猶如蜘蛛樂於在自己編織的迷網中滑行,以苦為樂;唯有覺醒的智者勇於斬斷這些繫縛與桎梏,永享安穩的解脫之樂。」(經云:耽溺愛欲的人,無法自拔,如同結網自陷的蜘蛛;智者斷除貪欲,堅定出離,解脫一切苦。)[3]讖摩專注聆聽佛陀教誨,因過於專注入了甚深禪定,隨佛陀法語如理思維,話畢,立斷煩惱證羅漢初果。讖摩宿世善因成熟遇聖點化即刻開悟,在丈夫允許下捨俗出家為尼,在僧尼團中讖摩無比勇猛精進奉行教誡,證四果漢果,佛陀稱讚她為比丘尼眾中智慧第一。

佛教典事

久遠劫中,讖摩已在佛前夙植善因,她為了供養一位蓮花上佛而賣掉一頭烏溜美麗的秀髮,因此得以出於有佛陀住世地方。九十一劫前有毘婆屍佛,讖摩已是座下比丘尼,且為僧團之師。在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陀,她以在家身份為僧伽建造精舍,因此獲得人天福報。 往昔之中她的獨子曾被毒咬死,她卻依然保持平靜的心,當親友為其悲傷難過之時,她勇於面對心無波瀾,她了知人必定是要一死的,獨子遲早會走上死亡之路,憂傷的只是他的現時化為塵土,既然來去都是因緣,哭泣對亡者與自身有何益,因此心能平靜如昔。所以當眾生輪迴流轉不息時,讖摩早以其高超智慧解脫出離。

智慧第一

釋迦牟尼稱讚讖摩比丘尼智慧第一。佛史上地位等同於比丘眾中的舍利弗[4]曾經帝釋和眾多天神來詣佛所,讖摩比丘尼凌空而降,向佛問訊後先行離去。帝釋請教佛陀是何許人時,佛陀告知:「是我女弟子中智慧第一懺摩比丘尼。」

佛陀以讖摩比丘尼的智慧與優鉢花色比丘尼](蓮華色比丘尼)的神通為比丘尼眾中之首[5]

視頻

【TH102-01】法王課程 第一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 妙法如意寶解脫莊嚴論01
讖摩春季課程 • 第十九天
第34屆噶舉大祈願法會.讖摩香製作紀實

參考資料

  1. 讖摩比丘尼簡介
  2. 智慧第一的比丘尼祇樹給孤獨園林|如來聖弟子傳
  3. 佛陀稱讚讖摩比丘尼佛陀教育基金會
  4. 《增壹阿含經》卷3比丘尼品第五:「智慧聰明,所謂讖摩比丘尼是。」
  5. 《增壹阿含經》卷4一子品第九:「若女意欲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者,當如讖摩比丘尼、優鉢花色比丘尼,所以然者,此是其量,此是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