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拉伯狒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拉伯狒狒學名:),也叫埃及狒狒,是狒狒屬的一,主要分佈在紅海南岸的埃及蘇丹厄立特里亞,以及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在紅海北岸的阿拉伯半島也有阿拉伯狒狒的棲息地,但目前不清楚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狒狒是從非洲自然遷徙還是人為帶過去的。

在埃及,阿拉伯狒狒被認為是智慧之神托特的隨從,因此是一種神聖的動物[1]

特徵

阿拉伯狒狒在體型上具有明顯的雌雄二型性。雄性平均體重為20—30千克,而雌性平均重10—15千克,僅為雄性的一半。另外,雌性周身長有棕色的毛髮,而無鬃毛。雄性的毛髮帶銀白色,有著顯目的鬃毛。阿拉伯狒狒的臉部是紅色的。

習性

阿拉伯狒狒主要生活在半沙漠地帶。它們的活動範圍內必須有充足的水源,以及陡峭的懸崖供它們棲息。

阿拉伯狒狒的社會系統為一夫多妻制,最小的單位為一個家庭(group)。一個家庭由一隻雄性和2—11隻雌性組成。在白天覓食時,2—3個家庭通常會組成一個族(clan)一起行動。而一個族裡的雄性狒狒通常都有血緣關係。在有需要時,數個族群會聚在一起組成一個夥(band)。而在夜間憩息時,多個夥會聚集在一起組成一個群(troop)。群的大小可高達750隻成年及幼年的狒狒。

當雄性狒狒達到性成熟的年齡時,它們會嘗試吸引或強行搶奪其它雌性狒狒以組構自己的家庭。無法找到交配對象的雄性也會暫時依附在現有的家庭下。而一個家庭內的雌性也有不同的地位。通常會有一隻「元配」比其它雌狒狒更經常陪在領頭雄性身邊[2]。6歲性成熟。孕期6個月左右,每胎1仔。飼養壽命可達37年。 阿拉伯狒狒是日間活動的雜食動物,主要靠挖取種子以及植物的根莖塊莖為食,偶爾也吃水果、花葉、昆蟲和小型的脊椎動物。它們在地面上用四肢行走。在夜間,阿拉伯狒狒睡在15—25米高的峭壁上岩石突出的部分。

在古代埃及, 狒狒被奉為"神聖的猴子".狒狒可以給人們看家、哄孩子和採集鮮果.也有人曾訓練狒狒牧羊, 它會盡心地為主人"效勞".如果羊羔迷了路不會回家了, 狒狒會把它們召喚回來。回來後如果發現羊欄裡少了一隻,狒狒會想方設法地找到它們的下落而受到主人的誇讚。

保護現狀

阿拉伯狒狒的天敵在它的棲息地已近乎匿跡。它的威脅主要來自於人類。農地的擴展正在侵犯它的自然棲息地。由於狒狒也會挖取農作物,因此經常被當地人當作害物被驅趕,甚至獵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阿拉伯狒狒定為保護現狀近危的動物。(1996年評估)

在2008年重新評估,該物種廣泛且豐富,並且沒有主要的威脅而導致數目顯著下降,因此成為現狀無危的動物。

視頻

阿拉伯狒狒 相關視頻

阿拉伯狒狒
阿拉伯狒狒為爭奪地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