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可斯·布魯圖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可斯·布魯圖斯

來自 嗶哩嗶哩 的圖片

本名 馬可斯·布魯圖斯

所處時代 羅馬共和時期

出生日期 公元前 85年

逝世日期 前42年

主要成就 刺殺凱撒

外文名

Marcus Junius Brutus Caepio

國 籍 羅馬共和國

民 族 羅馬

馬可斯·布魯圖斯:全名馬可斯·尤尼烏斯·布魯圖斯·凱皮歐(前85年–前42年),又譯布魯圖、布魯特斯,男,晚期羅馬共和國的一名元老院議員。作為一名堅定的共和派,聯合部分元老參與了刺殺凱撒的行動。[1]

親屬成員

羅馬共和國第一任執政官Lucius Junius Brutus是其直系祖先。 羅馬共和國著名政治家老加圖是其外高祖父。 羅馬共和國執政官克溫圖斯·賽爾維利烏斯·凱皮歐是其外祖父。

布魯圖斯的父親德希馬·布魯圖斯是一位政治家。他的母親塞薇利婭·加比奧尼是小加圖同母異父的姐姐。由於塞薇利婭是愷撒的情婦,後世有人懷疑愷撒是他的生父。這類懷疑是不大站的住腳的,因為布魯圖斯出生時,愷撒才15歲,此後十年,他母親才成為愷撒的情婦。

早年生涯

布魯圖斯年少時被他外祖父克溫圖斯·賽爾維利烏斯·凱皮歐收養,故而布魯圖斯將後者的姓「凱皮歐(Caepio)」加到了自己名字裡面。少年時代,布魯圖斯初次見到凱撒,並返回羅馬城。

政治生涯

在小加圖任塞浦路斯總督期間,布魯圖斯當上了他的一名助手,從而開始步入政界。這段時間裡,他通過放高利貸積蓄起財產。布魯圖斯進入元老院伊始,便與共和派結成了同盟,以反對克拉蘇,龐培和愷撒的前三頭同盟。其實質是貴族政體和寡頭政體乃至君主制的抗拒,值得一提的是,布魯圖斯的父親在前77年被龐培殺害,由此他與龐培結下了宿怨。儘管如此,在前49年愷撒與龐培的內戰中,布魯圖斯還是倒向了龐培一方,因為此時龐培正作為貴族共和派的領袖來反抗南渡進軍的愷撒。

次年8月,愷撒最終戰勝了他最強硬的宿敵龐培,在法薩盧斯戰役之後,戰敗的龐培逃往埃及並在此被殺。布魯圖斯轉而投靠愷撒,並獲得了後者的寬恕與信任。 繼承了蘇拉的獨裁傳統,作為軍閥的愷撒,以他的僱傭軍老兵和輝煌的戰果做後盾,拋棄了搖搖欲墜的共和傳統,開始專斷的決定羅馬的事務。

凱撒偏愛布魯圖斯,並且尊重他的意見。但是布魯圖斯和其他一些元老一樣並不滿足於羅馬共和國的現狀,因為凱撒已經成為一個獨裁者,只是一個還沒有帶上王冠的僭主。於是作為理想主義色彩的共和派代表布魯圖斯和一些其他人開始聯合在一起密謀清除凱撒這個共和國最大的障礙。

公元前44年,在布魯圖斯的策劃下,一群參議員(其中包括布魯圖斯)將愷撒刺殺於龐貝城劇院的台階上。凱撒這位著名的獨裁者以一句「Et tu, Brute?」(「還有你嗎,布魯圖斯?」)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布魯圖斯向羅馬群眾說明行刺的動機,他曾留下一句名言:「我愛愷撒,我更愛羅馬」。

敗亡

繼任的安東尼試圖頒布大赦,但當凱撒的養子屋大維繼承了凱撒的政治遺產當選執政官後宣布布魯圖斯為公敵並舉以叛國罪,布魯圖斯等人只能逃離羅馬。

布魯圖斯等人不得不逃亡東方。在雅典,布魯圖斯籌集資金徵募士兵組建羅馬軍團。公元前42年春天,布魯圖的軍隊打回了羅馬。根據希臘歷史學家的說法,戰鬥時布魯圖因為每日夢見愷撒而倍受惡夢折磨,當時共和國軍海軍已經擊潰了屋大維與安東尼的艦隊,補給線已經中斷,但是布魯圖斯耐不住性子,再者因為西塞羅的某些誤判,最終導致了布魯圖斯的戰敗。在留下那句著名的名言——「我是要逃跑,但這次是用手而不是用腳」之後,布魯圖斯在瘋狂和狂熱中自殺了。

評價

布魯圖斯這個姓氏對羅馬的意義極其大,作為共和國國父的姓氏,布魯圖斯的名字幾乎等價於共和。

布魯圖斯屬於一個評價比較兩極化的人物,對於現代人而言,很難讓他們相信神聖的東西,很多人難以相信有人會為了抽象的「共和理念」而殺人,他們更容易相信布魯圖斯謀殺凱撒是為了權力或抽象的利益。在這個意義上,布魯圖斯作為一個陰謀家和」偽君子「被嘲諷。

但如果採信宏大的敘事,那麼布魯圖和凱撒正如莎士比亞的戲劇所言,是兩個悲劇英雄互相毀滅的故事,凱撒和榮光,布魯圖斯和共和一同不朽。

參考來源

  1. 馬可斯·布魯圖斯, 豆瓣電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