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69式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69式坦克(全稱: 1969年式中型坦克,工廠產品代號: WZ12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60年代在59式坦克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中型坦克,自1965年開始研發,直至1974年研製成功。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型自主研製的國產主戰坦克。 在研發過程中,69式坦克衍生出眾多特別型號,包括常見的「改進型」69-II、79式坦克(即69-III),79式坦克於1984年被正式和批量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部隊。

歷史

1960年代初中蘇交惡後,蘇聯撤回在中國大陸武器工廠的所有技術人員,失去技術支持對基礎薄弱的中國坦克工業造成強大制約,導致中國主戰坦克的研製進度於往後20年間呈現發展緩慢的狀態。

196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第60研究所開始進行新型坦克的戰技術指標論證方案,由「國營617廠」(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前身)接手研製59式坦克的改進項目,進行新坦克總體設計方案論證,是為「69式坦克計劃」。 1965年,五機部正式確定新型坦克戰技性能及總體設計方案,並下達了研製任務,工廠產品代號為「WZ121」。1966年,617廠試製出首台樣車。196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爆發,受到所造成混亂的波及導致新坦克研製工作進展緩慢。

1969年在珍寶島事件中,解放軍繳獲一輛被反坦克地雷擊斷履帶的蘇制T-62主戰坦克;經617廠進行測繪後,掌握的相關技術對1966年試製出的「WZ121」樣車進行了部分改進,部分零部件如「月神式紅外線探照燈系統」(L-4 "Luna" IR searchlight system)等被仿製並加入69式的設計中。1970年試製出了3輛新樣車。經試驗整車戰技術指標基本達到要求。當時尚未設計定型的情況下,急於下令投產,因設計、工藝、裝配中存在不少問題被迫中止。

1971年開始重新修改設計,1974年3月2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軍工產品定型工作領導小組」批准設計定型,並命名為「196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69式坦克[1]

69式坦克比59式坦克性能有所提高,由於在技術水平已落後的原因,在初期,69式坦克只進行小批量生產,而且基本被作為訓練和後備用途。到了1981年為外貿而改進的「69-II」投產和隔年定型後,69式有超過3500輛被出口至世界各地,成為1980年代中國大陸出口數量最大的軍用裝甲車輛。

1980年代中後期,中國大陸與西方國家關係轉好,獲得歐美國家同意和傳授部分相應軍事技術來改進其武器系統。69式加入了原意大利(現英國)的阿勒尼亞·馬可尼火控系統、奧地利許可仿製的英國皇家兵工廠的L7型105毫米口徑坦克炮。 1981年,「WZ121D/69-III」初樣車改裝成功;1983年,首批2台「WZ121D/69-III」正樣車生產成功;1984年進行首批量產。1986年初批准設計定型,並命名為「197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79式坦克

201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只保留數百輛69式及79式服役,大部分用做訓練及後備用途,69式/79式被新型的96式[2]99式坦克所取代。

視頻

69式坦克 相關視頻

軍武次位面:中國創新提升69坦克的性能,第一步跨的實屬不易!
軍武次位面:69坦克經過改造得到提升,打破傳統!

參考文獻

  1. 中國編年史之69式坦克 ,嗶哩嗶哩, 2018-5-13
  2. 中國96式主戰坦克 ,豆丁網,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