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貝納多·貝洛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2日 (日) 07:45 由 Jeffrey12358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贝纳多·贝洛托'''('''Bernardo Bellotto''')({{bd|1721年或1722年||1780年|10月17日}})<ref name=correr>{{cite web|title=Bernardo Bellotto 1722 - 1…”)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貝納多·貝洛托Bernardo Bellotto)(1721年或1722年-1780年10月17日)[1][2]是一位威尼斯的城市風景畫家、蝕刻版畫畫家,以其為歐洲城市(德累斯頓維也納都靈華沙)創作的風景畫聞名。他是卡納列托的學生兼外甥,有時會借用卡納列托的大名,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貝納多·卡納列托Bernardo Canaletto)。尤其是在德國,被歸為卡納列托所作的繪畫,實際上可能是由貝洛托所作。

貝洛托的風格特點體現在精心繪製的建築和自然景觀,以及畫面上每一處鮮明的明暗對比。貝洛托和其他威尼斯風景畫大師為了高精度地描繪城市風景,很可能使用了暗箱成像。

生平

貝洛托出生在威尼斯,父親是洛倫佐·安東尼奧·貝洛托(Lorenzo Antonio Bellotto),母親是著名畫家卡納列托的妹妹費奧倫扎·卡納爾(Fiorenza Canal)。貝洛托早年在他舅舅的工作室里學畫。

1742年,貝洛托移居羅馬,在那裡他創作了羅馬的風景畫。在1744年和1745年中,他前往意大利北部,為每個城市繪製風景畫。他是為薩伏依王朝卡洛·埃馬努埃萊三世作畫的眾多畫師之一。

1747年到1758年之間,貝洛托接受波蘭的奧古斯特三世的邀請,移居德累斯頓。他創作了德累斯頓和皮爾納及其周圍城市的風景畫。由於二戰期間德累斯頓遭遇轟炸,城市被毀,這些畫作作為珍貴的記憶保存着德累斯頓往昔的美。

貝洛托在國際上聲譽漸漸增長。1758年,他接受了奧地利大公瑪麗亞·特蕾西亞的邀請來到維也納,繪製了很多維也納古蹟的風景畫。此後,他一度在慕尼黑從事創作,後來再次回到德累斯頓。

1763年,常住在德累斯頓的薩克森選帝侯波蘭的奧古斯特三世逝世,貝洛托的作品在德累斯頓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為此,他離開了德累斯頓,前往聖彼得堡,到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宮廷中尋求機會。然而,1764年他前往聖彼得堡的途中, 波蘭新當選的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向他發來邀請。貝洛托欣然接受了邀請,成為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在華沙的宮廷畫家。


貝洛托在華沙度過了餘生。這16年間,作為國王的宮廷畫家,他以華沙和鄰近地區為題材創作了不計其數的風景畫。他的這些作品後來被轉移到莫斯科列寧格勒,後來歸還給波蘭共產黨政府,並作為華沙重建的參考資料(二戰期間,華沙幾乎被德軍夷為平地)。

除華沙之外,波蘭克拉科夫恰爾托雷斯基博物館亦收藏有貝洛托的作品。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歷代大師畫廊里也收藏有他的作品,其中《易北河右側,奧古斯特橋下的德累斯頓風景》於2011年到2012年間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德國合辦的「啟蒙的藝術」展覽中展出。

參考文獻

  1. Bernardo Bellotto 1722 - 1780. Museo Correr exposition information. Fondazione Musei Civici Venezia. [3 April 2011]. 
  2. Bernardo Bellotto. National Gallery collection catalogue. National Gallery of Britain. [4 April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