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马思聪 | |
---|---|
原文名 | Yammie Nam |
出生 |
1912年5月7日 中国广东省海丰县 |
逝世 | 1987年5月20日 |
职业 | 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
知名作品 | 《思乡曲》、《摇蓝曲》、《西藏音诗》、《塞外舞曲》 |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是中国小提琴界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内蒙组曲》至今仍被人们演奏[1]。
生平简介
我要把每一个音符献给祖国。——马思聪
1912年5月7日,马思聪作为马家的第五个儿子,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幼石街上的一座深宅大院里,小名艾马思聪的父亲马育航同广
东的风云人物陈炯明是总角之交,后来当上了广东省的财政厅长,这才得以维持9个儿女的一大家的生活。马思聪的父母都不懂音乐,但广东的戏剧之乡海陆
丰所独有的地方戏剧音乐深深地影响着童年的马思聪。
1923年,11岁的马思聪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随大哥来到法国,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先后就学于南锡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 。
1929年初,马思聪因家境突变回国。在香港、广州、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音乐神童”。
后1930年再次赴法,向毕能蓬(Binembaum)学作曲。
1931年,广东省政府官费资助,马思聪再次赴法留学,第二年归国,任中国第一所现代“私立音乐学院”院长,主要在广州、香港、上海、南京、北平等地
从事演出;同时,又先后在广州音乐院、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任教。
1932年马思聪与他的女弟子王慕理结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多年转辗于华南、西南各地坚持从事频繁的演出,并先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华交响乐团指挥、贵阳艺术馆馆长等职。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
、广州艺术音乐系主任、上海中华音乐学校校长、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等。
1950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等职。
由于文革原因,1967年1月经香港出逃,赴美国定居,从事作曲、教学工作。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从北京返回美国,周恩来托其向马思聪转达:“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背井去
美国,我很难过。”
1987年5月20日于美国费城逝世。
2007年12月14日,马思聪异国辞世20年后骨灰归葬中国广州,同日《马思聪全集》在广州艺博院举行首发式。
往事略集
改变播放曲目《思乡曲》改为《东方红》
1950年,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的儿童歌曲传唱全国,经团中央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团结起来继承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
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亿万中国少年儿童唱着这首歌长大。
1952年,马思聪“隔墙听音”,录取15岁的林耀基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学习。两年后,录取13岁的盛中国进校,并亲自点派两人赴苏联深造。
1955年,马思聪赴波兰,担任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评委。中国派出的选手傅聪同行。十多天相处,马思聪给予傅聪“改进意见”。国际比赛众星璀璨,
傅聪脱颖而出,夺得最高的“马茹卡舞曲奖”。
1958年,马思聪任柴可夫斯基钢琴和小提琴国际比赛评委,携弟子刘诗昆到莫斯科。赛前,马思聪对刘诗昆说:手指触键要更短促、更有力,“锤子击钟后
不立刻离开就把音捂死了,音会发闷”。在比赛中,刘诗昆获得第二名。
然而,马思聪也渐感困惑和沉重。上海音乐学院的年轻学子,撰文对某交响作品进行探讨,被打成“反党右派小集团”,押送至北大荒劳改;并号召对贺绿
汀展开“深刻揭发和尖锐批判”。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运动,音乐界宽松自由的氛围,渐被横扫殆尽。马思聪自己也受到批判:引导学生只专不红,要把中央
音乐学院办成巴黎音乐学院。“拔白旗”的文字中甚至出现了这样字眼:马思聪演奏舒伯特的《圣母颂》,是将听众引入教堂,引到神像脚下。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时间的脚步迈到了1966年。
5月,一个星期天,一学生神色慌张地来到马思聪院长家中,他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习小提琴是迷恋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他不
能再跟老师学琴了。
6月,马思聪受到急进学生高呼着口号的狂暴围攻:打倒资产阶级反动权威马思聪,打倒吸血鬼马思聪。学生们给马思聪一大捆书写好的大字报,命令他张贴
在家中,认真阅读,触及灵魂。
马思聪目瞪口呆,一动不动,一切似在恶梦之中。
马思聪被关进“社会主义学院”,那里有学院党委书记、各系主任,还有北京艺术院校、电影院校、文艺界权威和知名人士,计500多人。在军管人员的监督
下,他们读报、讨论,书写批判自己和揭发同榻朋友的“反党言行”。
鲁大铮为筹建马思聪艺术博物馆,曾与马氏后人多次接触,对于那个年代,他笔下这样记录:
8月一天,马思聪被押上卡车,回到音乐学院。下车的马思聪脚跟尚未站稳,一桶浆糊倒在他的头上,一些人往他的身上贴大字报,把一顶写着“牛鬼蛇
神”的高帽子戴到他的头上。马思聪脖子上挂着两块硬纸板,一块上写着“资产阶级音乐权威马思聪”,另一块上写着“吸血鬼”。学生们让马思聪手拿一
只破搪瓷盆作为“丧钟”,边敲边走,说这是“敲响了资产阶级的丧钟”。
在任何时候,只要红卫兵“高兴”,就可以命令马思聪他们低头,叫他们在地上爬行。
一次,一个红卫兵拿着一把尖刀,对着马思聪吼叫:你要老实交代问题,要不然就拿刀子捅了你。
一日,马思聪在草地上拔草,一造反派走过来,粗暴地指着马思聪呵斥:你还配拔草,你姓马,只配吃草。
马思聪的家,红卫兵把写有打倒马思聪的大标语,贴满门窗和围墙,大门口只留下一个一米高的洞口。并且责令马思聪夫人王慕理,每天打扫街道,每天写
一份揭发马思聪的罪行材料,“如不老实,死路一条”。
当妻子王慕理无法承受这等威胁和惊吓,与儿子、女儿逃离北京,开始流浪生涯的时候,马思聪在偷偷地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沨:“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马思聪的心“头”是有个底的,那就是:只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和海外侨胞广播的节目开始曲还是《思乡曲》,他马思聪就还没有被坚决打倒、没有
被彻底否定,就还有希望,还有盼头,他就还是“人民内部矛盾”,还能演奏自己心爱的小提琴;理由明确而简单:因为“中央”还在使用他的“声音”。
1966年11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和海外侨胞广播开始曲,停止播放《思乡曲》,改为陕北信天游民歌《东方红》。
马思聪顿时陷入万念俱灰的境地。 何日洗客袍
参考资料
[[Category: [[Category: [[Category: [[Category: [[Category: ]] ]] ]] ]]
]]
- ↑ 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演奏家 马思聪的逃亡之路. 2017-03-24.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