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前田利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1月12日 (二) 21:37 由 Xfd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ytlj 前田利家: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父親是前田利昌,母親是長齡院,兄前田利久

前田利家(1539年1月15日-1599年4月27日),幼名犬千代,元服後稱前田又左衞門利家,男,日本戰國時代武將[1]

原圖鏈接前田利家: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加賀藩始祖。

父親是前田利昌,母親是長齡院,兄前田利久。年輕時是著名的傾奇者[2]

原圖鏈接前田利家:前田利家與正室芳春院銅像-日本小丸山公園。

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加賀藩始祖。[3]

原圖鏈接前田利家:賤岳合戰圖。

生平

原圖鏈接前田利家:加賀藩主前田氏系圖-前田家紋-劍梅缽。

出生於尾張國海東郡荒子村(今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川區),幼名犬千代,荒子城主前田利昌的第四子,母親是長齡院,元服後拜領織田信家的「家」字,取名為前田利家。

原圖鏈接前田利家:紙本著色前田利家畫像-石川縣立歷史博物館。

利家原本為織田家筆頭家老林秀貞的與力,1551年時開始在織田信長麾下擔任小姓,翌年的萱津之戰為其初陣,元服後名為前田又左衞門利家,因善使長槍而有「槍之又左」的勇名。弘治2年(1556年),在信長與織田信勝爭奪織田家家督的稻生之戰中殺死信勝小姓頭宮井勘兵衛而建立功績。永祿元年(1558年)與上尾張守護代主織田信安之子織田信賢爭戰建立軍功,因而擔任信長赤母衣眾筆頭,1558年時與表妹阿松結婚。[4]

年輕的利家脾氣不好常惹事生非,是標準的傾奇者,曾與信長異母弟十阿彌發生口角而將其斬殺,差點因此被信長處死。後來戴罪立功才得到赦免,隨著年齡增長利家收起以往的浪蕩,開始變得誠實、穩重。

利家是極少數早期就與秀吉有深交的的人,當時兩人地位都不高,但已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的妻子阿松與寧寧也是感情很好的姊妹淘。[5]

主要成就

軍事

「日本無雙之槍」前田利家,一生戎馬生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利家成為越前府中城主之前,是織田信長麾下勇猛善戰的年輕將領,總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即便負傷也不退卻。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桶狹間合戰,在《信長公記》首卷中,記載上午獲取功名者的名單中,前田又左衛門位列榜首。觀音寺城之戰的攻城戰中,利家第一個攻入敵城斬獲首級。在戰國史上著名的撤退戰——金崎之戰中,信長陷入退路被截之危,利家護衛信長逃回京都時,據言信長身邊只剩下約10人。據考證利家用的槍是重型馬上持槍,槍柄約九尺,槍身約一尺,總長超過三米,嫻熟使用這種武器的利家,不斷奮戰立功,是信長的心腹愛將 。

第二階段是利家在天正三年(1575年)成為越前府中城主,在行政上逐步獨立,開始嘗試自行經營領地,在領內進行獨立的檢地、刀狩。但在軍事編制上,府中三人眾卻始終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共同參加了攝津伊丹和播磨三木的圍城戰。在這數年時間裡,鮮見利家親自上陣廝殺的記錄,其地位類似於大兵團中的軍師級指揮員。

長筱之戰中,鐵炮作為新兵器首次大規模用於戰爭,根據《信長公記》的記載,利家在長筱之戰中擔當鐵炮隊指揮官,手下有鐵炮千挺,戰術方法相當得當,為織田軍的勝利立下大功。《長筱合戰屏風》中描繪了位於防馬柵最前列的利家,指揮鐵炮隊阻擊武田軍真田信綱部的畫面。《信長公記》中記錄利家部所討取敵將名單中也有「源太左衛門」(真田信綱)。

天正四年(1576年),信長修築安土城,根據安土城郭調查研究會的考證,安土城天守閣面朝南方,其下的交通主幹道稱為「大手道」,直通城牆的南門。信長在天守閣周圍為部下們安排了豪華的府邸,前田利家邸位於大手道之東,時為方面軍統帥的羽柴秀吉邸則在大手道之西,就至天守閣的直線距離而言,前田近而羽柴遠。據稱羽柴邸同時還具有迎賓館的功能,而前田邸則是負責城池治安的警備司令部。

天正十二年(1584年),織田信雄德川家康結盟豎起打倒羽柴秀吉的大旗,小牧·長久手之戰兩軍大規模會戰將近一年。末森城合戰中,利家憑超凡的膽略和奇兵戰術擊敗兵力數倍於已的佐佐成政。九月八日(10月11日),佐佐成政親率1.5萬兵力直撲能登與加賀邊境的末森城。末森城是位於能登半島根部的戰略要地,控制了末森城,便能把前田氏的能登、加賀領地一切為二,進而掌握整個北陸戰局的主宰權。末森城守將是利家家臣奧村永福、千秋范昌及土肥氏老臣土肥伊予,守軍總計1500人,同圍城的佐佐軍眾寡懸殊。佐佐成政在末森城南約六公里的坪井山紮下本陣,命神保氏張領兵四千在沿海一線警戒前田氏的援軍,於九月九日(10月12日)凌晨發起猛烈攻勢。佐佐軍迅速攻克二之丸並奪取了城中的糧倉,末森城守軍傷亡大半,退守本丸。

九月十日(10月13日)正午,利家得到末森開戰的消息,當時佐佐、前田雙方的軍事力量懸殊,前田方兵力不足,眾家臣認為救援末森無異於自尋死路,勸利家不要前往。勇猛忠義的利家卻決定讓長兄前田利久留守金澤城,自己率領2500人前往救援。利家從高松村村民獲知神保氏張埋伏於川尻川一帶,下令部隊沿海邊行軍以躲避,海岸線上的細砂吸收水分後會變的十分堅固,騎兵也能順利通行。利家軍以昆布封住馬口,繞過佐佐軍在海岸設下的木樁障礙,沿海邊悄悄行進。

翌日清晨,末森城的攻防戰已到即將陷落之時,利家親身上陣帶領援軍在佐佐軍背後發起猛烈攻擊,布陣於兩處的佐佐軍猝不及防,很快被前田軍擊潰,利家、利長父子殺入城內,與奧村永福殘部匯合。佐佐軍雖然試圖再度反撲,但是能登方面的前田軍長連龍部接踵而來,佐佐成政見大勢已去,只得撤回越中。利家之豪勇在這一戰中發揮到極致,守將奧村永福也名揚天下。此戰是前田與佐佐兩氏之間最激烈的交戰,佐佐軍損失慘重,計有12員大將戰死,從此不得不轉入戰略守勢。

第三階段是豐臣秀吉時期,天正十八年(1590年)的小田原之戰秀吉方動員總兵力達22萬,利家壓倒出身名門、同樣實力雄厚上杉景勝擔任北陸軍的總指揮,調度指揮上杉景勝真田昌幸淺野長政本多忠勝平岩親吉鳥居元忠等各部的5萬兵力。由於北國二月積雪尚未消融,利家決定自越前、美濃繞道進攻北關東後北條氏上野國的據點松井田城。松井田城是上野國第一要衝,守將大道寺政繁深挖塹壕,聯結諸衛星城打算負隅頑抗。利家把城池完全包圍,切斷了松井田城的水源,隨即一一拔除其周圍支城,大道寺政繁支撐不住,將降書粘在箭杆上射入利家營中,開城投降。

松井田開城之後,利家以降將大道寺政繁為先鋒,幾乎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北關東箕輪城、廄橋城、石倉城、西牧城等諸城。利家拜謁了將指揮部設在箱根湯本早雲寺的秀吉。秀吉命利家、景勝將本陣設在早雲寺對面的笠懸山上,故此二人迅速在山上築起了一座城砦,被後世稱為石垣山一夜城,實際施工時間約一個月左右。之後,利家繼續肅清北關東的北條方勢力,在攻克武藏玉繩城、河越城、松山城、岩槻城、缽形城等城後,攻打八王子城。

八王子城主是北條家中最為勇猛善戰的北條氏照,早就做好了徹底抗戰的準備,將領內所有15歲以上、70歲以下的男子征入軍隊,進行軍事訓練,嚴令城外所有居民入城,並把諸國領主的家眷送往小田原作為人質。氏照此時正在小田原城中,留守的是城代橫地監物、家臣狩野一庵。利家知道城中的守軍異常死硬,絕無降服的可能,在六月二十三日(7月24日)發起了總攻擊,打響了小田原征伐中最為激烈的八王子城之戰。凌晨二時,攻擊部隊開始在城下放火,天明後兵分數路突入,在城中各處展開慘烈的廝殺。

根據史跡發掘表明,八王子城天守閣被完全燒毀,通往天守閣的道路上挖出了大量鐵炮玉(子彈)、刀劍和鎧甲殘片,可見戰況之激烈。在山頂附近的小宮曲輪,雙方的爭奪趨於白熱化,包括前田家重臣青木信照在內的30名馬廻眾戰死。一直戰至傍晚時分,八王子城大勢已去,守軍的妻兒以北條氏照正室大石比佐為首,紛紛自刃和縱身投入天守閣邊的河內,河川被鮮血染紅達三日三夜,最終北條方的死者在3000以上。而戰後被送往附近相吉寺做法事的豐臣軍戰死者遺體也達1283具,其中不乏前田家的家臣,直至現在還保存有很多利家、利長寫給遺屬的哀悼書狀。

七月五日(8月4日)小田原開城北條氏出降,秀吉命北條氏政、北條氏照、松田憲秀切腹,北條氏直因是德川家康女婿而免死,流放高野山。而投降了豐臣方的重臣大道寺政繁、松田憲秀也因為不忠罪名而被責令切腹。長期雄霸關東的後北條氏滅亡,小田原征伐結束。

常年南征北戰的前田利家不單勇猛善戰人望高,對形勢有極好的判斷力,並且對兵員的增減配備、兵糧的徵集發放、軍資金的調度使用等,也具備很強的計算能力和出眾的經濟頭腦。在築城方面也很有戰略眼光,據說利家是使槍的行家,利家建築金澤城時,修築了許多為抵禦槍炮攻擊的防禦設施。金澤城內的「鶴之丸土牆」內側留有很多「鐵炮槍眼」,該牆從三丸的角度看去僅僅是單純的海鼠壁,緊急時刻時可將瓦片打破露出可架槍攻擊的槍眼,因此稱作「隱形槍眼」。

家臣

利家早期的家臣一般分為兩類,一是在尾張荒子城時代便開始效力的荒子眾,一是府中三人眾時代登用的府中眾,這兩類家臣後來都成為前田家的譜代,與利家的淵源最為深厚,被稱作「本座者」,再往後加入的新家臣則被稱呼為「新座者」以示區別。

最早的荒子眾,早在利家繼任家督之前便已形成,所謂「荒子七人眾」的山森伊織奧村永福吉田孫兵衛姊崎四郎左衛門三輪作藏山森久次、金岩與次之助是利家從父兄那裡繼承來的家臣團。利家在1556年(弘治2年)稻生合戰之後招納了第一位家臣村井長賴,其他的荒子眾還包括了原田又右衛門、久田孫右衛門、筱田孫助、富田景政、河原兵庫、奧村孫助、奧村彌左衛門、半田半兵衛、野崎源左衛門、岡本助兵衛、高畠茂助、橋爪縫殿助、小冢仁右衛門等人。

荒子眾追隨利家,參加了織田信長的許多次重大軍事行動。1573年(天正元年),追擊朝倉勢的越前刀根山合戰中,利家的三位家臣村井長賴、小冢藤右衛門和奧村永福立下大功,受到了信長的親自表彰,而利家的家臣團的正式形成,則是在越前府中時代。

現存最早的關於利家家臣團構成的文獻,是天正三年(1575年)利家府中三人眾時期的《天正三年越前府中侍帳》,其中列出了號稱「越前府中二十一人眾」的21名家臣名單,其俸祿從70石到1000石不等,同時還有以前田孫左衛門為首的缺失俸祿數字的10人名單。

經濟

生於日本戰國亂世的武將,往往不缺乏粗豪的氣質,但於精細方面卻常有欠缺。具有出類拔萃的武將資質的前田利家卻也是個打算盤的高手,據說在前田利家的甲冑櫃中,一直放著一把算盤。在豐臣秀吉對東北諸勢力的領地進行重新洗牌實施奧州仕置時,利家擔當奧州檢田史總指揮,負責對東北地區進行檢地。據說當時他站在高處,用手指點說:」此處五萬石、彼處四萬石、此山至彼山間十萬石云云,經事後實際勘測,竟然相差無幾,人皆驚嘆其能「。

天正九年(1581年),利家受封能登國主、七尾城主。七尾城原為十五世紀初由能登守護畠山滿慶所築,向有「天下的名城」之稱,但因易守難攻,交通不便而不宜作為統治中心。次年正月,利家便在海陸交通要衝的小丸山修築新居城。天正十一年(1583年),賤岳合戰後利家受封加賀國的石川、河北兩郡,利家把居城移到了加賀尾山城(金澤城),尾山城在整個江戶時代都作為前田氏的首府。加賀國是一個由農民支配的地區,一向一揆勢力極強,大小土豪分立。利家除了以殘酷高壓手段徹底平定領內叛亂外,加強對農村的治理,在能登各地設立開荒獎勵和地租收取制度,委託敦賀的船業經營者高島屋運輸,確保大量的年貢米在京都的市場渠道銷售。還積極發展商業和手工業,開採礦產,冶煉鑄造器具,食品、家具、染物、織物、造紙、釀造等產業也發展起來。利家在七尾魚町設立魚類買賣專營權,在輪島推行」十樂「(東海方言,自由的意思)政策鼓勵自由貿易,免除商人的部分商業稅,促使商業繁榮。

根據殘留下來的前田利家書信等,考證得他的性格十分認真細緻,對待書信的格式用語等均很細心。這樣一個粗中有細,外加具有優秀的經濟頭腦的人,所留下的遺產也異常豐厚,利家去世時,給利長、利政、芳春院所留下的財產多達金子二千二百七十五枚、銀子二百十六枚、絹二百八十疋、綿二千八百五十把。當時的許多大名如堀秀治、細川忠興、伊達政宗等都曾向利家借貸,可見在他精打細算操持下的加賀藩經濟之寬裕。

文化

加賀藩在利家的用心經營下,商品經濟急速成長,富裕繁榮帶來的是與之相應的文化藝術發展。利家對茶道文化有着深厚的興趣,是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的弟子,自言是」茶人「。茶道之外,利家對能樂、邦樂、舞蹈等演藝也充分的支持,制訂文化獎勵政策,給予能表演者知行和官位,從而以保護藝人的表演能力。是保護者同時也是嚴厲的監督者,演員們被要求進行表演技巧的鍛煉和繼承傳統技藝。

利家的御用點心處」堂後屋三朗衛門糕餅店「被稱為是點心店的鼻祖,金澤是與京都松江齊名的三大糕點名城。日本現存最古老的算盤是前田利家所有的長7厘米,橫13厘米的小型算盤,橫樑是銅線,珠是獸骨,現存於尊經閣文庫。

天正十五年六月十九日(1587年7月24日),豐臣秀吉頒布了驅逐外國傳教士的」伴天連追放令「,判定天主教是非法的,接受天主教者皆是罪人。在大和澤城內建立教會,弗洛伊斯日本史》中被稱為日本地方布教柱石的高山右近,在山崎之戰、賤岳合戰等役中立功,秀吉賜封播磨明石6萬石領地。禁教令發布後,所有的天主教大名都必須在領地和信仰之間做出選擇,其中如蒲生氏鄉、黑田如水等便宣布棄教,但高山右近卻堅決選擇信仰,因此淪為一無所有的浪人。高山右近躲藏在小西行長的領地小豆島,利家對他說:」來金澤吧,給你3萬石「。高山右近回答說:」俸祿事小,只願能在加賀重新建立教會「。利家在徵得秀吉的同意後,得到了高山右近這員客將。利家夫婦對於天主教相當理解和寬容,高山右近到了加賀後,重建了天主教會,發展了幾百名信徒。後來失意回到加賀的利家四女豪姬等也組成了一個小型的高層教徒團體,慶長十三年(1608年)在金澤舉行了盛大的聖誕節慶祝會。同時期西歐出版的日本地圖,也明確標出了加賀藩領內的一些地名,可能是由高山右近的傳教活動所致。

現今在石川縣立美術館還保存有長齡寺落成時利家獻納的父母繪像,均為石川縣的重要文物。其中前田利春的畫像大小約為八十乘四十厘米,絹本着色,描繪了落髮出家以後的利春,座前的從者正在用中國渡來的天目茶碗點茶,整幅作品想象力豐富,色彩艷麗,據傳作者就是當時客居於能登的長谷川等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人物評價

豐臣秀吉遺言覺書》中秀吉稱利家為」律義者「(正直者)。

陳善錄》之評語:「日本無雙之槍」。

藩翰譜》之評語:「前田又左衛門的春日井堤之槍」。

亞相公御夜話》中記載織田信長言:」利家是我的秘藏之寶「。

《亞相公御夜話》中記載,有一次柴田勝家與利家交談時說道:「那個明智光秀自從出仕以來,極受信長公的優遇。而即便是我,曾立下26次大功,也不至如此。又左你曾立過多少功勞,不妨說來聽聽」。利家答曰:「親阿父樣是家中宿老,每戰必身先士卒,無人能及,我的功勞何足掛齒「。勝家執意要其回答,遂答道:「共計立下18次大功」。勝家笑道:「世上有些人只立下兩三件功勞便面有得色,哪像又左和我柴田,身為信長公的忠實部下,必以誇功為恥「。

軼事典故

猿與犬

「猿與犬」的友情是桃山時代最富傳奇色彩的故事之一,其中的」猿「是指生於天文五年(1536年)丙申歲,屬猴的豐臣秀吉。」犬「是指生於天文七年(1538年)戊戌歲,屬狗的前田利家。此二人傳奇般的友情在日本KOEI(光榮)公司的《太閤立志傳》系列遊戲大大地演繹了一番。

據《尾張熱田松岡氏傳記》的記載,在桶狹間合戰前夜,秀吉曾拿着鯉魚和酒來找利家,兩人終夜談論軍事,並一起參加了次日的戰鬥, 當時利家因斬殺愛智十阿彌被罰出仕停止,以浪人的身份擅自參戰。秀吉曾把利家的四女豪姬、六女菊收為養女,利家三女摩阿姬是秀吉的側室。利家被賦予秀吉之子豐臣秀賴的指導重責,秀吉臨終前,把豐臣秀賴託付給了利家,擔當監護人。

傾奇者

傾奇者意指穿着、行為、言語、性情奇怪的人,也指經常做出不同於常人的奇怪舉動的人。這一說法據說是鎌倉時代的武士對衣着都非常講究,出戰着鎧甲,正裝是狩衣,平常也是直垂素襖一絲不苟。到鎌倉末期南北朝時代戰亂開始之後,人們逐漸打破了這種嚴謹着裝的規範,出現了所謂「婆娑羅」的着裝風格。

婆娑羅風格至戰國時代便成了傾奇者的時尚,在亂世中原先的各種條條框框幾乎完全被打破。傾奇者們在探索新的藝術和行為規範時,恰恰又受到了新傳播進來的切之丹文化的極大影響,在文化、服裝、藝術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熱衷於跳出舊體制窠臼的傾奇者。

亞相公御夜話》中稱利家為「傾奇御人」,平時喜歡大聲喧譁,手持長槍,走路橫衝直撞,當時正裝中的褲子腰身很小限制行動,他便穿大腰身的褲子,還剪掉一半褲腿。利家的這種行為,是出於實用的考慮,可以說是新穎的改革。但在當時卻很難為人所接受,因此被稱為傾奇者。《繪本太閤記》則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利家八次向妻子阿松(芳春院)求婚均被拒絕的故事,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此舉實屬特立獨行。

槍之又左

據《信長公記》首卷的記載,稻生之戰中,織田信行軍有一個名叫宮井勘兵衛恆忠的小姓勇猛異常,一箭射中了利家右眼下方的面部。然而利家更比他勇猛十倍,不顧箭傷縱馬持槍刺倒勘兵衛,取其首級獻給織田信長,方拔出臉上的箭矢。信長高舉勘兵衛的首級激勵士氣,遂將戰況引向勝利。

由於利家的戰功,信長賞他俸祿升為150貫。許多年後的一次安土城宴會上,信長還曾興致勃勃地提起利家在稻生之戰中的勇猛表現。著名的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在《弗洛伊斯的日本覺書》中記載,見到利家後感嘆:」歐洲人的體格實在是比不上日本人,像利家這樣面部中箭,居然還能滿不在乎地馳騁殺敵「。戰國時代一般日本人身負骨折、潰瘍、刀槍箭傷時也很少進行治療,只是待其自然康復,這在歐洲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按照史料記載,利家在男性平均身高157厘米的戰國時代身高超過六尺(182厘米),以身材高大容顏俊秀而聞名,此時已年滿十八歲,長成雄赳赳的勇猛青年,正是因為擁有特別出眾的體格,方能在刀光劍影的戰場如入無人之境,成就槍之又左的威名。

黃金甲冑

利家在末森之戰中穿著的甲冑非常有名,名叫金小札白絲素懸威胴丸具足,由鲶尾形胄、鐵製胴、明黃威鎧三部分組成。據說在末森之戰後,利家把它賜予勞苦功高的奧村永福,到了加賀藩五代藩主綱紀時,永福的曾孫和豐重又把它獻上,現存於尾山神社,是重要的文物。由於當時在末森城附近發現了金礦,此甲用了大量黃金裝飾,使得整副甲冑金光閃閃,威武不凡。現存有關末森之戰的繪畫作品中,利家大都身著此甲。具體尺寸是胴高35厘米、胴圍87.5厘米、兜高68.5厘米、兜鳥帽子寬31.5厘米、兜前後徑22.8厘米。

同樣現存的另一件重要文物就是當時利家所穿著的陣羽織,名叫刺繡菊鍾馗圖陣羽織,傳說出自於利家夫人芳春院親手繡制。為橙黃色千千良織絹底,前巾為菊花圖案,背後是鍾馗像刺繡,現存於京都善長寺,在《末森合戰繪卷》等很多相關繪畫作品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其長107厘米,寬37厘米。

歷史爭議

利家誕生年

加賀藩五代藩主前田綱紀所著的《松雲公御考記》之」前田家側「中記錄:利家的誕生年是天文七年(1538年)。而日本歷史學家岩沢願彥所著的《前田利家》(1969年,日本吉川弘文館出版)一書中提出另一種考證:侍奉利家正室芳春院的侍女在自己的日記里記錄,豐臣秀吉死後,曾目睹利家做了一個「耳塞餅」的舉動。「耳塞餅」是日本古代的一種民間習俗,民俗學者柳田國男所著的《葬制沿革史料》記載一種曾在日本各地廣泛流傳的習俗:當與自己同年誕生的朋友去世時,會買白色的餅,在耳朵上貼一下,然後扔到屋頂隨風吹走,是表達凶信已入我耳的意思。因此有了利家可能與秀吉是天文五年(1536年)同年誕生的說法,另還有秀吉是天文六年(1537年)誕生的考證 [32] 。再一依據是天文十八年(1590年),利家、利長小田原出陣之際,芳春院為了祈願父子二人武運長久而在能登氣比神社獻納了祈禱依賴狀(《大宮司櫻井家文書》),書中有「行年五十四歲」字樣,以此倒推回去,利家的出生年應該是天文六年(1537年)。利家誕生共有:1536年、1537年、1538年三種說法。

天正三年(1575年),信長在平定越前一向一揆後,將越前八郡全數交給柴田勝家於北之莊城管理。利家與佐佐成政、不破光治獲賜平分府中周邊的今南西、南仲條兩郡,10萬石知行各分得三分之一,成為柴田勝家的目付,自此,三人便統稱為「越前府中三人眾」,越前兩郡的活動與文書大多數均有三人眾署名。

然而,按照《信長公記》記載,獲賜予兩郡的是不破光治之子不破直光,而按照信長發出的《越前國掟書》顯示,獲任命為勝家目付的是不破光治。加上三人眾在兩郡內的政務文書中,直光的名字也與成政和利家有關連,因此日本歷史學家谷口克廣認為不破氏父子是同時參加三人眾。

墓址寺院

墓址

慶長四年閏三月三日(1599年4月27日)前田利家病逝,享年62歲。閏四月六日(5月29日)在寶円寺舉行葬禮後,閏四月八日(5月31日)安葬在野田山墓地。

寺院

寶円寺,位於石川縣金澤市,宗旨:曹洞宗,山號:護國山,利家與松之寺。天正十一年(1583年),加賀藩祖前田利家(法號:高德院傳桃雲淨見大居士)所建,前田家世代的菩提寺。

慶應四年二月二十八日(1868年3月21日),寶円寺被大火燒毀,如今的寶円寺是後來重建的。

後世紀念

金沢城公園

名稱:日本金沢城公園前田利家像

地址:日本石川県金沢市丸の內1番1號

尾山神社

名稱:日本金沢城尾山神社前田利家像

地址:日本石川県金沢市尾山町11-1。

參考文獻

  1. 岩沢願彥.《前田利家》.日本:吉川弘文館,1969年
  2. (財)前田育德會.《加賀藩史料 編外備考》.日本:前田勝雄,1933年
  3. 六大武將聖地巡禮の旅 前田利家 .名古屋おもてなし武將隊[引用日期2016-02-25]
  4. 滋賀県立安土城考古博物館.《信長の城・秀吉の城》.日本:滋賀県立安土城考古博物館,2007年
  5. 日本金沢城尾山神社前田利家像 .尾山神社官網[引用日期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