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30日 (五) 09:34 由 Slf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刘馀'''{{BD||?|前128年||catIdx=L刘}},汉朝宗室汉景帝之子,封鲁王,諡号'''恭''',一作'''共''',是为'''鲁恭王'''…”)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劉餘(?-前128年),漢朝宗室漢景帝之子,封魯王,諡號,一作,是為魯恭王魯共王。是漢末諸侯荊州牧劉表[1]和益州牧劉焉[2][3]的祖先。

生平

程姬,劉餘從小有口吃,好聲色,養狗馬,景帝本封於淮陽七國之亂平定後,改封王。劉餘居魯國,為擴建宮室苑囿,曾破壞孔子之宅,在拆除過程聽到了鐘磬琴瑟奏樂的聲音,就不敢拆除了,卻於壁中得到孔子後裔所藏的竹簡,乃用古蝌蚪文所寫的《論語》、《尚書》、《禮經》、《孝經》等,是為「古文經[4]。劉餘在位二十六年卒,其子劉光繼位。

子嗣

注釋

  1. 《後漢書·劉表傳》: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魯恭王之後也。
  2. 《三國志·劉焉傳》: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漢魯恭王之後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
  3. 《後漢書·劉焉傳》: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魯恭王后也。肅宗時,徙竟陵。
  4. 《漢書卷五十三·列傳第二十三·景十三王傳》「魯恭王餘以孝景前二年立為淮陽王。吳、楚反破後,以孝景前三年徙王魯。」「恭王初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宮,聞鐘磬琴瑟之聲,遂不敢復壞,於其壁中得古文經傳。」
  5. 《元和姓纂·卷五·360》:【高平】魯恭王餘子郁䣆侯驕,徙高平。九代孫表,字景升,荊州刺史。

Template:漢朝淮陽國與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