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斯特
馬克斯·恩斯特(德語:Max Ernst,1891年4月2日-1976年4月1日),德國畫家、雕塑家、圖像藝術家及詩人。作為一名多產的藝術家,恩斯特是達達運動和超現實主義運動的主要領軍人物。
馬克斯·恩斯特 Max Ernst | |
---|---|
馬克斯·恩斯特在1976年 | |
出生 |
德國萊因省布呂赫爾 | 1891年4月2日
逝世 |
1976年4月1日 法國巴黎 | (84歲)
國籍 | 德國 |
運動 | 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 |
配偶 |
路易絲·斯特勞斯(1918–27) 瑪麗-伯特·奧琳雪(1927–42) 佩吉·古根海姆 |
目錄
生平
早年生活
馬克斯·恩斯特出生於科隆附近萊茵-埃爾夫特縣布魯爾鎮的一個中產階級天主教家庭,在九個孩子中排行第三。他的父親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職業是聾人老師和業餘畫家。他對繪畫和素描的興趣影響了馬克斯。 [1]1909年恩斯特在波恩大學學習哲學,藝術史,文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他走訪了精神病院,並迷上了精神病患者的藝術作品;那年他也開始作畫,在布魯爾城堡的花園裡畫他妹妹和他本人的肖像。 1911年恩斯特結識奧古斯特·馬克並加入他的藝術家團體,正式決定成為一名藝術家。 1912年他在科隆畫展上欣賞了巴勃羅·畢卡索和後印象派例如文森特·梵高、保羅·高更的作品,深刻地影響了他的藝術手法。同年他在科隆辦了自己的畫展,1913年也參加了幾個群組畫展。 [1]
1914年恩斯特在科隆認識了讓·阿爾普。兩人很快成了朋友,他們的關係持續了五十年。當恩斯特在夏天完成了學業後,他的生活就被第一次世界大戰打亂了。他被徵調到西部和東部前線服役。 [2]在西方戰線的一個短暫時期,恩斯特被指派繪製地圖,這使得他能繼續畫畫。 [1]幾位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在戰爭中死亡,其中包括馬科和弗蘭茨·馬爾克。
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
1918年恩斯特復員回到科隆。他很快就與1914年遇到的藝術史學生路易絲·斯特勞斯結婚。 1919年,恩斯特在慕尼黑拜訪了保羅·克利並研究了喬治·德·基里科的畫,這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在1919年恩斯特還與社會活動家約翰內斯·西奧多·巴格爾德和幾個同事創辦了科隆的達達主義團體。在1919到1920年間恩斯特和巴格爾德出版了各種短命雜誌,例如《Der Strom》和《die schammade》,並組織了達達主義展覽。 [1]
恩斯特和路易絲的兒子吉米·恩斯特在1920年6月24日出生[1];他後來也成為一位畫家。這段婚姻很短暫。 1921年,他認識了保爾·艾呂雅,並很快成為摯友。後來因雜誌《文學》認識了安德烈·布勒東。 1922年,恩斯特離開妻子和兒子,在沒有正式證件的情況下非法進入法國與艾呂雅和他的妻子加拉一起生活在巴黎郊區的特魯並保持三角家庭關係。 [1]在巴黎的前兩年恩斯特打各種零工謀生,並繼續作畫。 1923年恩斯特搬到巴黎附近的奧博訥居住,在那裡畫了很多壁畫。同年他的作品被陳列在「獨立沙龍」上。 [1]
雖然表面上三人都接受這種關係,但艾呂雅變得更關注這件事。 1924年,他突然離開,最初去了摩納哥,然後到了越南西貢。 [3]他很快就讓他的妻子和馬克斯恩斯特加入他的旅程,為此雙方不得不出售大量畫作來支付行程費用。恩斯特來到杜塞爾多夫把他的大批作品賣給他的老朋友約翰娜。 [1]經過在西貢的短暫相聚,三人決定,加拉將繼續與保爾在一起。艾呂雅夫婦在九月初回到奧博訥,恩斯特繼續在東南亞的旅行。他在1924年下旬回到巴黎,並很快與雅克·維奧簽署繪畫全職合同。 1925年在巴黎成立工作室。 [1]
1927年,恩斯特與Marie-Berthe Aurenche結婚,那年的情色主題作品《The Kiss》可能激發了他們的關係。 [4]1930年恩斯特出演了超現實主義導演路易斯·布努埃爾的電影《黃金時代 》。恩斯特於1934年開始做雕塑,並開始和阿爾伯托·賈科梅蒂合作。 1938年,美國女繼承人和藝術贊助人佩吉·古根海姆購買了一批馬克斯·恩斯特的作品,這些都在倫敦她的新畫廊展出。恩斯特和佩吉·古根海姆後來結婚(1942年–1946年)。
二戰和後期生活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造成恩斯特和最近移居巴黎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師漢斯·貝爾默被扣留為「不受歡迎的外國人」。在保爾·艾呂雅和其他朋友,包括美國記者瓦里·安弗萊的說情下,幾個星期後他被釋放。不久,德國占領法國,他再次被捕,這次逮捕他的是蓋世太保,但他設法逃脫,並在佩吉·古根海姆和弗萊的幫助下逃往美國。 [5]他沒能帶走他的情人利奧諾拉·卡林頓,使她遭受了重大打擊而精神崩潰。恩斯特和佩吉·古根海姆在1941年抵達美國並結婚,年底離婚。 [6]恩斯特和其他從戰爭中逃離的藝術家和朋友([[馬塞爾·杜象] ]和馬克·夏卡爾)一起住在紐約市,厄恩斯特幫助了抽象表現主義的發展。
他和古根海姆的婚姻並沒有持續多久,1946年10月在比佛利山[7]恩斯特和多蘿西婭·坦寧 結為夫妻。這對夫妻把自己家安在亞利桑那州塞多納。從上世紀50年代起,他主要住在法國。 1954年,在威尼斯雙年展上他的畫被授予大獎。 [8] 1976年4月1日在巴黎去世,享年84歲。 [5]靈柩安葬於拉雪茲神父公墓。
作品
早期作品
- Aquis Submersus (1919)
- Trophy, Hypertrophied (1919)
- Little Machine Constructed by Minimax Dadamax in Person (1919–1920)
- Murdering Airplane (1920)
- The Hat Makes the Man (1920)
- Celebes (1921)
- Oedipus Rex (1922)
第一次法國時期
- Pietà or Revolution by Night (1923)
- Saint Cecilia (1923)
- The Wavering Woman (1923)
- Ubu Imperator (1923)
- Two Children Are Threatened by a Nightingale (1924)
- Woman, Old Man and Flower (1924)
- Paris Dream (1924–25)
- The Blessed Virgin Chastises the Infant Jesus Before Three Witnesses: A.B., P.E. and the Artist (1926)
- Forest series, e.g. Forest and Dove (1927), The Wood (1927)
- Rendezvous of Friends – The Friends Become Flowers (1928)
- Loplop series, e.g. Loplop Introduces Loplop (1930), Loplop Introduces a Young Girl (1930)
- City series, e.g. Petrified City (1933), Entire City (1935–36)
- Garden Aeroplane Trap series (1935–36)
- The Joy of Living (1936)
- The Fireside Angel (1937)
- The Fascinating Cypress (1940)
- The Robing of the Bride (1940)
美國時期
- Totem and Taboo (1941)
- Marlene (1941)
- Napoleon in the Wilderness (1941)
- Day and Night (1941–42)
- The Antipope (1942)
- Europe After the Rain II (1940–42)
- Surrealism and Painting (1942)
- Vox Angelica (1943)
- Everyone Here Speaks Latin (1943)
- Painting for Young People (1943)
- The Eye of Silence (1944)
- Sheldon is talented (1944)
- Dream and Revolution (1945)
- The Phases of the Night (1946)
- Design In Nature (1947)
- Inspired Hill (1950)
- Colorado of Medusa, Color-Raft of Medusa (1953)
第二次法國時期
- Mundus est fabula (1959)
- The Garden of France (1962)
- The Sky Marries the Earth (1964)
- The World of the Naive (1965)
- Ubu, Father and Son (1966)
- Birth of a Galaxy (1969)
- "La dernière forêt" (1960–1970)
拼貼畫,版畫,素描,插圖等
- Fiat modes (1919)
- Répétitions (1922), Les malheurs des immortels (1922), Au défaut du silence (1925)
- Histoire Naturelle (1926)
- La femme 100 têtes (1929)
- Rêve d'une petite fille qui voulut entrer au carmel (1930)
- Une Semaine de Bonté (1934)
- Paramythes (1949)
- Symbolic Logic (1966), The Hunting of the Snark (1968), Lewis Carrols Wunderhorn (1970)
- Deux Oiseaux (1970)
- Aux petits agneaux (1971)
- Paysage marin avec capucin (1972)
- Oiseaux en peril (1975)
雕塑
- Bird (1924)
- Oedipus (1934)
- Moonmad (1944)
- An Anxious Friend (1944)
- Capricorn (1948)
- Two and Two Make One (1956)
- Immortel (1966–67)
相關影片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Spies, Rewald 2005, 285–286.
- ↑ Spies, Rewald 2005, xiv.
- ↑ Warlick, ME 2001. Max Ernst and Alchemy: a Magician in Search of Myth, p. 83. ISBN 978-0-292-79136-7
- ↑ Flint, Lucy, Guggenheim Collection. The Kiss (Le Baiser).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04).
- ↑ 5.0 5.1 Olga's Gallery. Max Ernst biography.
- ↑ Iyengar, Rishi. / New Google Doodle Honors Surrealist Painter Leonora Carrington 請檢查
|url=
值 (幫助). Time. 2015-04-06 [2015-04-06]. - ↑ Flint, Peter B. Juliet Man Ray , 79, The Artist's Model And Muse, Is Dead. New York Times. 1991-01-21 [2014-12-03].
- ↑ Max Ernst 1891–1976. Tate.
參考資料
- Werner Spies & Sabine Rewald (eds.), Max Ernst: A Retrospective.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5. Catalogue of exhibition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n New York: Max Ernst: a retrospective
- John Russell. Max Ernst: life and work (New York, H.N. Abrams, 1967) OCLC 2034599
- Bodley Gallery (New York, N.Y.) Max Ernst : paintings, collages, drawings, sculpture : October 30 – November 25, 1961 : Bodley Gallery, 223 East 60, New York (exhibition catalogue and commentary; published by the gallery, 1961) OCLC 54157692
- Max Ernst Books and Graphic Works. Institut fur Auslandsbeziehungen, 1977.
- Elizabeth Legge. Max Ernst: The Psychoanalytic Sources (UMI, 1989).
- David Hopkins. Marcel Duchamp and Max Ernst: The Bride Shared (Oxford, 1998).
- William Camfield. Max Ernst Dada and the Dawn of Surrealism (MoMA,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