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錢穆 (分類 歷史學家)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原名思鑅,字賓四,江蘇無錫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儒學學者,教育家。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先生的叔父,香港新亞書院創辦人,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國學大師」「中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國學大師」。他1949年後遠走香港和台灣,1992年歸葬大陸故土。
    5 KB (1,078 個字) - 2021年11月7日 (日) 21:55
  • 左丘明 (分類 歷史學家)
    左丘明(生卒年不詳),相傳為中國春秋末期魯國史學家,為《左傳》和《國語》的作者。《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左傳》為解釋另一歷史著作《春秋》的作品。戰國時期,《左傳》成為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一,著名儒家學者荀子就繼承了《左傳》之學。 左丘明的記載最早見於《論語》·〈公冶長〉。對左丘明的姓名有很多觀
    2 KB (480 個字) - 2019年9月19日 (四) 18:33
  • 宋祁 (分類 歷史學家)
    宋祁(998年 - 1061年),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後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聖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景文,與兄宋庠並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
    13 KB (3,197 個字) - 2022年11月13日 (日) 00:37
  • 不屈不撓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qū bù náo,意思是比喻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出自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漢書·敘傳下》。 《漢書·敘傳下》:「 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王商,字子威,繼承父親的封號為樂呂侯,是漢成帝的丞相,他為人耿直,作風正派。 有一年秋天,京
    3 KB (586 個字) - 2020年2月11日 (二) 15:55
  • 徐廣 (分類 晉朝歷史學家)
    徐廣(352年-425年),字野民,東晉東莞姑幕(今江蘇常州)人。東晉官員、歷史學家。 徐家世代好學,徐廣學問更是精湛,百家數術全部都有所研究。謝玄為兗州刺史時,延請徐廣為從事西曹,後又任鎮北將軍、譙王司馬恬的參軍。晉孝武帝欣賞徐廣,於是以其為秘書郎,更加添校書處和藏書秘閣的人手。後轉員外散騎
    3 KB (672 個字) - 2019年11月26日 (二) 10:40
  • 馬端臨 (分類 歷史學家)
    元之際著名的歷史學家,著有《文獻通考》、《大學集注》、《多識錄》。他為謀求治國安民之術,探討會通因仍之道,講究變通張馳之故,以杜佑《通典》為藍本,完成明備精神之作《文獻通考》。《文獻通考》是中國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體例別致,史料豐富,內容充實,評論精闢。 中國宋末史學家。字貴與。饒州
    11 KB (3,023 個字) - 2020年2月10日 (一) 15:38
  • 封建社會( Feudal society ),指實行封建制度的社會狀態,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常用的學術名詞。 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封建社會"是指地主或領主占有土地並剝削農民或農奴的社會形態,西方學者的"封建社會"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是一種國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種"社會",屬於政治制度範疇。
    14 KB (3,398 個字) - 2022年7月28日 (四) 10:03
  • 《報任安書》中亦透露著述《史記》的目的,他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責任,更要盡史學家的職責。民國史學家呂思勉先生考證文風等各個方面,認為 《史記》當中有一大部分甚至是極大部分並非司馬遷所作,而是司馬遷抄篡古書所得,《序》和《論贊》部分基本可
    18 KB (4,145 個字) - 2022年8月5日 (五) 08:31
  • 宣傳是運用各種符號傳播一定的觀念以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動的社會行為。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源遠流長。中國西晉史學家陳壽(233~297)所著《三國志•蜀志•彭羕傳》中有「先生亦以為奇,數令羕宣傳軍事,指授諸將,奉使稱意」句,可見中國東漢末年已將「宣」、「傳」兩字合用。在英語「propaganda」的詞根中
    4 KB (1,190 個字) - 2022年1月28日 (五) 21:05
  • 吾志北宋詩人、散文家王禹偁的一首作品。 王禹偁(954年-1001年),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史學家。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人。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於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宋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後貶至黃州,故世稱王黃州,後又遷蘄州病死。
    4 KB (938 個字) - 2021年10月1日 (五) 22:16
  • 羅家倫 (分類 歷史學家)
    羅家倫(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西進賢,教育家,歷史學家,「五四運動」的命名者。 1897年12月21日生。少承庭訓,習讀文史,四歲進入私塾讀書,十五歲就讀於南昌英文夜校學習外文、上海復旦公學。1917年以作文滿分考入國立北京大學文科,當時
    5 KB (1,209 個字) - 2019年11月10日 (日) 11:53
  • 醉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詩人司馬光的作品之一。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主持
    4 KB (783 個字) - 2021年12月27日 (一) 17:39
  • 王隱 (分類 歷史學家) (章節 王隱 - 晉史學家)
    王隱,字處叔,陳郡陳縣(今河南淮陽)人。東晉大臣,史學家。 以儒素自守,博學多聞,受父遺業,留心晉代史事。太興初,召隱及郭璞為著作郎,令撰晉史。豫平王敦之亂,賜爵平陵鄉侯。年七十餘,卒於家。著有《王隱文集》十卷,《晉書》九十三卷。 人物生平 晉書 卷八十二 列傳五十二 王隱,字處叔,陳郡陳人也,世
    2 KB (657 個字) - 2019年9月4日 (三) 21:38
  • 郭沫若 (分類 歷史學家)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四川省樂山縣 (清朝), 客家人。中國現代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同時,還是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郭沫若著述頗豐,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
    21 KB (5,781 個字) - 2021年1月4日 (一) 10:55
  • 樂此不疲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拼音是 lè cǐ bù pí,意思是因酷愛干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出自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後漢書·光武帝紀》。 《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3 KB (737 個字) - 2020年2月16日 (日) 15:38
  • (1360年-1424年),明朝皇帝。 1360年(元朝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出生於應天府吳王宮。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根據明朝《太常寺志》的記載和明史學家吳晗的考證,其生母為高麗人碽妃。靖難後自稱是孝慈高皇后馬氏所生的嫡子。 朱棣十一歲時被封為燕王,受封於北京。由於其侄子明惠帝採取削藩政策,朱棣於建文
    3 KB (795 個字) - 2020年10月4日 (日) 20:28
  • 萬斯同 (分類 歷史學家)
    萬斯同(1638年-1702年),字季野,學者稱石園先生,明末清初歷史學家,浙江鄞縣人。生於明崇禎十一年,卒於清康熙四十一年,祖宗四代效忠明朝。黃宗羲是他的老師。 萬斯同是個神童,讀書輒過目不忘,八歲時,能背誦揚子法言。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因詔請黃宗羲修《明史》,黃宗羲拒絕。朝中
    3 KB (557 個字) - 2020年7月20日 (一) 21:59
  • 范曄 (分類 中國曆史學家)
    范曄(398年-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國政治家,歷史學家,《後漢書》作者。祖籍順陽(現河南省淅川),生於山陰(現浙江省紹興)。 范曄出生於士族家庭,他母親是個小妾,因此身份地位不高。根據傳說,范曄是在她的母親上廁所的時候生下的他,並碰傷了他的前額,因而有小字「磚」,這更使得他的出生更加讓人
    8 KB (1,881 個字) - 2019年9月2日 (一) 13:10
  • 十八卷,上起北魏登國元年(386),下迄隋義寧二年(618),記北朝北魏、西魏、東魏、北周、北齊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南史》與《北史》是唐初史學家李延壽的作品,《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並參考各種雜史,「鳩聚遺逸,以廣異聞」,「除其冗長,捃其菁華」,體
    3 KB (577 個字) - 2020年3月12日 (四) 03:25
  • ;論詩主張"詩文歸一","根於性情"。其創作成就和藝術造詣,歷來受到極高的評價。著有詩《白石樵唱》六卷、文《白石稿》十卷,後人編為《霽山集》,被文史學家稱為"屈子《離騷》、杜陵詩史"。    焦山寺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 林景熙自幼聰穎
    3 KB (654 個字) - 2022年5月29日 (日) 22:07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