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唐朝·杜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代杜甫诗作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孔夫子旧书网

[1]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是杜甫写给其好友元逸人(元丹丘,隐道士)的诗,元逸人在由汉武帝所筑的玄都坛中修行。诗的前几句用典终南山东蒙峰和《抱朴子》、《神仙传》、《述异记》等典籍中的意象,描述玄都坛的景色,赞扬元逸人的修行;末四句称其道行之高,超尘脱俗,服芝草琅玕等仙家之食,居在高垂铁锁的仙人之居,处于福地逍遥自得。全诗自始至终围绕隐士元逸人居处着笔,它犹如一架照相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其居处进行“拍照”从而展示出隐士的生活情态和旨趣。

作品名称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作品别名 赞元逸人玄坛歌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故人1昔隐东蒙峰2,已佩含景3苍精龙4。

故人今居子午谷5,独在阴崖6结7茅屋。

屋前太古8玄都9坛,青石漠漠10常风寒。

子规11夜啼山竹裂12,王母昼下云旗翻13。

知君此计14成15长往,芝草16琅玕17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18,致身福地19何萧爽20。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故人:老朋友。

2.东蒙峰:山名。即蒙山。在山东省蒙阴县南。因在鲁东,故又称东蒙。

3.含景:谓含日月之影。据《抱扑子》载,道术诸经,可以却恶防身者有数千法,如含景、藏形等,不可胜计。景,同“影”。

4.苍精龙:东方苍龙。据《史记索隐》引《文耀钩》云:“东宫苍帝,其精为龙。一说,苍精龙,为道术之名,即所谓青龙符。据《抱扑子》载,道术诸大符出于老君,其中有青龙符等术,用之可以得仙。

5.子午谷:地名。在陕西长安县南秦岭山中。

6.阴崖:背阳的山崖。

7.结:一作“白”。

8.太古:远古,上古。

9.玄都:据《十洲记》载,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

10.漠漠:密布,广布之状。这里形容青石纵横堆叠的样子。

11.子规:鸟名。即杜鹃。

12.山竹裂:谓子规夜啼声惨,山竹为之欲裂。

13.云旗翻:旗旌似云翻飞。

14.此计:指隐居。

15.诚:确实,的确。一作“成”。

16.芝草:菌类植物的一种,古人以为瑞草。

17.琅玕:美玉。据《汉武内传》载西王母曰:“太上之药,有广庭芝草,碧海琅玕。”

18.铁锁高垂不可攀:相传晋时有戍卒屯于子午谷,入谷之西,涧水穷处,忽见铁锁下垂约有百于丈,戍卒欲挽引而上,有虎蹲踞崖头,终不敢攀。

19.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地。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据《洞天福地》记:终南山太乙峰,在长安西南五十里左右,四十里内皆福地。

20.萧爽:高敞超逸。

白话译文

老朋友昔日隐居终南山的东蒙峰,已经佩戴了去恶防身的护身符。

老朋友现在居住在长安正南,秦岭山的子午谷中,独自在背阳的山崖建造了茅屋。

茅屋的前方有太古玄都坛,冷风刮起的时候青色的石头遍地都是。

杜鹃鸟夜里啼叫,竹子和山竹裂开,王母鸟白天自天而下,云旗霓裳拥簇。

知道你这次计划长居此地,瑞草仙树日子应该还很长。

高高山崖上垂下来的铁锁,让人看了不敢攀登,身居此处洞天福地,是多么的逍遥自得。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是诗人写给其在玄都坛修行的好友元逸人的诗。玄都坛是汉武帝所筑造的,在长安南山子午谷中,在道家的著作中有玄都之说,也就是传说中大禹去世前将《五符经》封存在名山古函的地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