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帝内经》」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using HotCat
行 1: 行 1:
 
'''黄帝内经''' (医史文献)
 
'''黄帝内经''' (医史文献)
 
==简介==
 
==简介==
 +
[[File:Timgaaa.jpg|缩略图|400px|《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 阴阳五行学说]] ”、“[[ 脉象学说]] ”、“[[ 藏象学说]] ”、“[[ 经络学说]] ”、“[[ 病因学说]] ”“[[ 病机学说]] ”、“[[ 病症]] ”、“[[ 诊法]] ”、“[[ 论治]] ”及“[[ 养生学]] ”、“[[ 运气学]] ”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行 39: 行 39:
 
 明代郎瑛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问》产生于西汉时期。
 
 明代郎瑛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问》产生于西汉时期。
  
 +
现代中医学专家[[刘长林]] 、[[吴文鼎]] 等人也持这种意见。其主要理由是:其一,《黄帝内经》全书约计20万字,这在2000多年前可以说是一部巨著。编著这样的医籍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在战事连年、七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有在西汉时期,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才为医学家编著医籍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其二,西汉初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修务训》曰:“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黄帝内经》在书名和思想内容上与“黄老学派”的密切联系,也为只有在西汉“黄老学派”鼎盛时期才能成书提供了佐证;其三,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仓公列传》中,记述了西汉初年名医淳于意在接受老师公[[乘阳庆]]传授给他的十种医书中,竟没有《黄帝内经》,这也足以说明《黄帝内经》不可能成书于西汉之前。
  
现代中医学专家刘长林 、吴文鼎 等人也持这种意见。其主要理由是:其一,《黄帝内经》全书约计20万字,这在2000多年前可以说是一部巨著。编著这样的医籍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在战事连年、七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有在西汉时期,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才为医学家编著医籍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其二,西汉初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修务训》曰:“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黄帝内经》在书名和思想内容上与“黄老学派”的密切联系,也为只有在西汉“黄老学派”鼎盛时期才能成书提供了佐证;其三,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仓公列传》中,记述了西汉初年名医淳于意在接受老师公乘阳庆传授给他的十种医书中,竟没有《黄帝内经》,这也足以说明《黄帝内经》不可能成书于西汉之前。
+
 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古人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为战国时期较为可信。但也不能认为《素问》、《灵枢》所有篇章尽出战国。元末明初医学家吕复对此发表过中肯的见解,认为内经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姚际恒]] 《古今伪书考》、[[ 周木]][[ 《素问纠略序》]] [[ 程敏政]][[ 《新安文献集·运气说》]] [[ 黄省曾]][[ 《五岳山人集·内经注辨序》]] 等人也赞同[[ 吕复]]
 
 
 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古人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为战国时期较为可信。但也不能认为《素问》、《灵枢》所有篇章尽出战国。元末明初医学家吕复对此发表过中肯的见解,认为内经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10]  。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周木《素问纠略序》、程敏政《新安文献集·运气说》、黄省曾《五岳山人集·内经注辨序》等人也赞同吕复。
 
  
 
 比较科学的观点是,《黄帝内经》并不是由一个作者完成于一个短时间内,是多个作者跨越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集结而成:
 
 比较科学的观点是,《黄帝内经》并不是由一个作者完成于一个短时间内,是多个作者跨越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集结而成:
行 48: 行 47:
 
 一、先秦文体多韵语,而《黄帝内经》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韵语,这些章节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
 
 一、先秦文体多韵语,而《黄帝内经》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韵语,这些章节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
  
 二、与1973年长沙马王堆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1972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压药简牍、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盘”和“太乙九宫占盘”相比较,可知《灵柩》中有些篇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有些成书于西汉更早。  
+
 二、与1973年长沙[[ 马王堆]] 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1972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压药简牍、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盘”和“太乙九宫占盘”相比较,可知《灵柩》中有些篇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有些成书于西汉更早。  
  
  
 三、《黄帝内经》中引用的一些文献,如《上下经》、《睽度》等是战国甚至更早的著作。
+
 三、《黄帝内经》中引用的一些文献,如《上下经》、[[ 《睽度》]] 等是战国甚至更早的著作。
  
 
 四、《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用的“黔首”一词,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则是曹魏时期出现的官名。
 
 四、《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用的“黔首”一词,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则是曹魏时期出现的官名。
行 63: 行 62:
 
 综合论之,《黄帝内经》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至于王冰之所补与刘温舒之所附不应视为《黄帝内经》文,但依惯例认为属于内经亦无不可。  
 
 综合论之,《黄帝内经》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至于王冰之所补与刘温舒之所附不应视为《黄帝内经》文,但依惯例认为属于内经亦无不可。  
  
传本演变
+
== 传本演变==
  
 
 一、《素问》
 
 一、《素问》
 
+
[[File:Timg (1)aaa.jpg|缩略图|400px|《黄帝内经---素问》]]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行 74: 行 73:
  
 
 二、《灵枢》
 
 二、《灵枢》
 
+
[[File:U=3510075414,3140961121&fm=26&gp=0.jpg|缩略图|400px|《黄帝内经---灵枢》]]
 
 《灵枢》最早称《针经》。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相当于自我介绍。后来又称为《九卷》,晋皇甫谧复又称之为《针经》,再后又有《九虚》 、《九灵》 、《黄帝针经》 等名。
 
 《灵枢》最早称《针经》。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相当于自我介绍。后来又称为《九卷》,晋皇甫谧复又称之为《针经》,再后又有《九虚》 、《九灵》 、《黄帝针经》 等名。
  
行 129: 行 128: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奇恒之腑也属于腑,但又异于常。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这里边胆即是大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
+
[[ 奇恒之腑]] 也属于腑,但又异于常。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这里边胆即是大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
  
 
 脏腑虽因形态功能之不同而有所分,但它们之间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为用的。
 
 脏腑虽因形态功能之不同而有所分,但它们之间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为用的。
  
经络系统可以分经脉、络脉和腧穴三部分 。经脉有正经十二: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首尾相联如环无端,经气流行其中周而复始。另有别于正经的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注:“奇经八脉”一名始于《难经·二十七难》)
+
[[ 经络系统]] 可以分[[ 经脉]] [[ 络脉]] [[ 腧穴]] 三部分 。经脉有正经十二:[[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 足阳明胃经]] [[ 足太阴脾经]] [[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足少阴肾经]] [[ 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足少阳胆经]] [[ 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首尾相联如环无端,经气流行其中周而复始。另有别于正经的奇经八脉:[[ 督脉]] [[ 任脉]] [[ 冲脉]] [[ 带脉]] [[ 阴跷脉]] [[ 阳跷脉]] [[ 阴维脉]] [[ 阳维脉]] 。(注:“[[ 奇经八脉]] ”一名始于《难经·二十七难》)
  
 
 经脉之间相交通联络的称络脉。其小者为孙络不计其数;其大者有十五,称十五络脉。《灵枢·经脉》叙述的非常详细。
 
 经脉之间相交通联络的称络脉。其小者为孙络不计其数;其大者有十五,称十五络脉。《灵枢·经脉》叙述的非常详细。
 腧穴为经气游行出入之所,有如运输,是以名之。《黄帝内经》言腧穴者,首见《素问·气穴论》,再见于《素问·气府论》,两论皆言三百六十五穴。实际《气穴论》载穴三百四十二,《气府论》载穴三百八十六。
+
 
 +
 腧穴为经气游行出入之所,有如运输,是以名之。《黄帝内经》言腧穴者,首见《素问·气穴论》,再见于《素问·气府论》,两论皆言三百六十五穴。实际[[ 《气穴论》]] 载穴三百四十二,《气府论》载穴三百八十六。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包括精、血、津、液;气,指宗气、荣气、卫气;神,指神、魂、魄、意、志  。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神又是人体的复杂的功能,也可以认为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为精气之用。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包括精、血、津、液;气,指宗气、荣气、卫气;神,指神、魂、魄、意、志  。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神又是人体的复杂的功能,也可以认为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为精气之用。
行 152: 行 152:
  
 
===诊法学说===
 
===诊法学说===
 望闻问切四诊源于《黄帝内经》。  
+
[[File:Timg (4)aaaa.jpg|缩略图|400px|《黄帝内经---四诊图》]]
 +
 望闻问切[[ 四诊]] 源于《黄帝内经》。  
  
 
1.望诊:包括观神色、察形态、辨舌苔。
 
1.望诊:包括观神色、察形态、辨舌苔。
行 176: 行 177:
 
 (2)人迎寸口脉法:即兼诊人迎和寸口两处之脉,互相比较。  
 
 (2)人迎寸口脉法:即兼诊人迎和寸口两处之脉,互相比较。  
  
 (3)调息法:即调医者之呼吸,诊病人之脉候。  
+
 (3)[[ 调息法]] :即调医者之呼吸,诊病人之脉候。  
  
 
 (4)谓胃气脉:脉象之中有无胃气,至关重要,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4)谓胃气脉:脉象之中有无胃气,至关重要,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5)六纲脉:《黄帝内经》所载脉象很多,如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弦、细、微、濡、软、弱、散、缓、牢、动、洪、伏、芤、革、促、结、代、大、小、急、坚、盛、躁、疾、搏、钩、毛、石、营、喘等等。但常以六脉为纲加以概括。
+
 (5)[[ 六纲脉]] :《黄帝内经》所载脉象很多,如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弦、细、微、濡、软、弱、散、缓、牢、动、洪、伏、芤、革、促、结、代、大、小、急、坚、盛、躁、疾、搏、钩、毛、石、营、喘等等。但常以六脉为纲加以概括。
  
 
 其次是切肤:肤泛指全身肌肤,按肌肤而协助诊断的内容很多,如“按而循之”、“按而弹之”等等。但论之最详细的是切尺肤  。因为脉象与尺肤有必然的联系,故诊病时亦可互相配合。
 
 其次是切肤:肤泛指全身肌肤,按肌肤而协助诊断的内容很多,如“按而循之”、“按而弹之”等等。但论之最详细的是切尺肤  。因为脉象与尺肤有必然的联系,故诊病时亦可互相配合。
行 219: 行 220:
 
==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
[[File:Timg (3)aaaa.jpg|缩略图|400px|《黄帝内经》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一、“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老子在《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是形而上者的“道”。宋钘、尹文将这种原初物质称之为“气”。《黄帝内经》受这些学说的影响,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 [97]  。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
+
 老子在《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是形而上者的“道”。宋钘、尹文将这种原初物质称之为“气”。《黄帝内经》受这些学说的影响,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 [97]  。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 星河]] [[ 七曜]] ,有了[[ 阴阳]][[ 寒暑]] ,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行 229: 行 231: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  。人生天地之间,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  。人生天地之间,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
  
 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这个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人对自然要有很强的适应性。《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显然是水液代谢方面对外环境的适应。人的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同样是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 。就是一日之内、日夜之间,人体也会随天阳之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也会受到损害。
+
 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这个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人对自然要有很强的适应性。《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显然是水液代谢方面对外环境的适应。人的[[ 脉象]] 表现为[[ 春弦]] [[ 夏洪]] [[ 秋毛]] [[ 冬石]] ,同样是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 。就是一日之内、日夜之间,人体也会随天阳之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也会受到损害。
  
 
 人与自然这种相参相应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是随处可见的。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无论是养生预防还是诊断与治疗,都离不开这种理论的指导。
 
 人与自然这种相参相应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是随处可见的。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无论是养生预防还是诊断与治疗,都离不开这种理论的指导。
行 251: 行 253:
 
 六、形神统一观
 
 六、形神统一观
  
 +
[[File:Timg (5)aaaa.jpg|缩略图|400px|《黄帝内经》四诊图]]
 
 《黄帝内经》对于形体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出了的说明,指出精神统一于形体,精神是由形体产生出来的生命运动。
 
 《黄帝内经》对于形体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出了的说明,指出精神统一于形体,精神是由形体产生出来的生命运动。
  
行 258: 行 261:
  
 
 五行 方位 时序 五气 生化 脏 腑 窍 体 志 色 味 音 声 谷
 
 五行 方位 时序 五气 生化 脏 腑 窍 体 志 色 味 音 声 谷
 +
 
 木 东 春 风 生 肝 胆 目 筋 怒 青 酸 角 呼 稻
 
 木 东 春 风 生 肝 胆 目 筋 怒 青 酸 角 呼 稻
 +
 
 火 南 夏 暑 长 心 小肠 舌 脉 喜 赤 苦 徵 笑 黍
 
 火 南 夏 暑 长 心 小肠 舌 脉 喜 赤 苦 徵 笑 黍
 +
 
 土 中 长夏 湿 化 脾 胃 口 肉 思 黄 甘 宫 歌 稷
 
 土 中 长夏 湿 化 脾 胃 口 肉 思 黄 甘 宫 歌 稷
 +
 
 金 西 秋 燥 收 肺 大肠 鼻 皮毛 忧 白 辛 商 哭 麦
 
 金 西 秋 燥 收 肺 大肠 鼻 皮毛 忧 白 辛 商 哭 麦
 +
 
 水 北 冬 寒 藏 肾 膀胱 耳 骨 恐 黑 咸 羽 呻 菽
 
 水 北 冬 寒 藏 肾 膀胱 耳 骨 恐 黑 咸 羽 呻 菽
 +
 
==价值影响==
 
==价值影响==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
行 269: 行 278:
  
 
===中医渊薮===
 
===中医渊薮===
 
+
[[File:Timg (2)aaaa.jpg|缩略图|400px|《黄帝内经》养生]]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行 276: 行 285: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首先,《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粱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的发生、痛风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滥觞;《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劝诫,成为中医临床遣药用方、养生防病一贯默守的至理名言。
+
 首先,《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粱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 糖尿病]] 足的发生、[[ 痛风]] 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滥觞;《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劝诫,成为中医临床遣药用方、养生防病一贯默守的至理名言。
  
 
 除此而外,《内经》一书中还有许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其他内容,涉及养生、预防、针灸、调摄等诸多方面,至今都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防病治病。特别是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为世人关注和瞩目。
 
 除此而外,《内经》一书中还有许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其他内容,涉及养生、预防、针灸、调摄等诸多方面,至今都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防病治病。特别是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为世人关注和瞩目。
行 293: 行 302:
  
 
===哲理科学===
 
===哲理科学===
 +
 
 《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
 
 《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
  
行 305: 行 315:
 
==历史评价==
 
==历史评价==
  
 北宋时,高丽国进献《黄帝内经·灵枢》,要求以此交换中国历代史等书。苏轼五次奏本反对,皇帝仍坚持以《册府元龟》等书换回《黄帝内经》。
+
 北宋时,高丽国进献《黄帝内经·灵枢》,要求以此交换中国历代史等书。[[ 苏轼]] 五次奏本反对,皇帝仍坚持以《册府元龟》等书换回《黄帝内经》。
  
 
2011年5月,《黄帝内经》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11年5月,《黄帝内经》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南怀瑾:《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的医的书。
+
[[ 南怀瑾]] :《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的医的书。
  
 
 《黄帝内经》仅代表当时医学理论水平,它是以自然哲学的思维来解释自然科学问题的理论假说,虽然发现了许多客观的规律与结论,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黄帝内经》中概念多,但定义少,需要辩证体会;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与现代不同,要区别对待。
 
 《黄帝内经》仅代表当时医学理论水平,它是以自然哲学的思维来解释自然科学问题的理论假说,虽然发现了许多客观的规律与结论,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黄帝内经》中概念多,但定义少,需要辩证体会;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与现代不同,要区别对待。
行 324: 行 334:
  
 
 《内经》虽然是中医理论的源泉,书中总结与发现了许多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与结论,对中医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书中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和牵强的解释,很多理论仅是一种假说,需要后世来证实或证伪。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对人体进行深入、细微的本质研究,只能从宏观角度,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认识客观世界,也即用自然哲学的理论解释自然科学的问题,这样做的时候,虽然可以发现很多客观规律和正确的猜测,但必然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与歪曲的解释。今天不必也不能把《内经》当成宝典,而产生尊古贱今的思想,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内经》虽然是中医理论的源泉,书中总结与发现了许多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与结论,对中医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书中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和牵强的解释,很多理论仅是一种假说,需要后世来证实或证伪。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对人体进行深入、细微的本质研究,只能从宏观角度,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认识客观世界,也即用自然哲学的理论解释自然科学的问题,这样做的时候,虽然可以发现很多客观规律和正确的猜测,但必然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与歪曲的解释。今天不必也不能把《内经》当成宝典,而产生尊古贱今的思想,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相关视频==
 +
{{#ev:youku|XNDMxMzg3NjUwNA|640|center|<big>生于70年代</big>|frame}}
 +
 +
《黄帝内经》80(王洪图)标清
 +
 +
== 外部連結 ==
 +
*[https://www.baidu.com/sf/vsearch?wd=%E3%80%8A%E9%BB%84%E5%B8%9D%E5%86%85%E7%BB%8F%E3%80%8B%E3%80%8A%E9%BB%84%E5%B8%9D%E5%86%85%E7%BB%8F%E3%80%8B65%28%E7%8E%8B%E6%B4%AA%E5%9B%BE%29%E6%A0%87%E6%B8%85&pd=video&tn=vsearch&lid=9e7774fe003f73cf&ie=utf-8&rsv_spt=4&rsv_bp=1&f=8&oq=%25E3%2580%258A%25E9%25BB%2584%25E5%25B8%259D%25E5%2586%2585%25E7%25BB%258F%25E3%2580%258B&rsv_pq=9e7774fe003f73cf&rsv_t=f8c0on28O1PtO7uB3qta%252F8GioQcoPD3HJ2SplEetBgZJ6VE2whuNIEZ2PJM7Zg 百度视频 黄帝内经》(王洪图)标清]
 +
*[http://www.pansoso.com/zh/%E7%8E%8B%E6%B4%AA%E5%9B%BE%E3%80%8A%E9%BB%84%E5%B8%9D%E5%86%85%E7%BB%8F%E3%80%8B%E6%95%99%E5%AD%A6%E7%89%87%EF%BC%881%E2%80%9480%E5%85%A8%E9%9B%86%EF%BC%89  王洪图《黄帝内经》教学片(1—80全集)]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於 2019年8月16日 (五) 20:19 的修訂

黃帝內經 (醫史文獻)

簡介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基本信息

書   名 黃帝內經 又   名 《內經》
類   別 醫學 外文名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創作年代 先秦至漢 價   值 中醫四大經典之首,「醫學之祖」

名稱由來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被收錄於「醫經」中。

所謂「醫經」,就是闡發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預防等醫學理論之著作 。之所以稱之為「經」,是因為其重要性。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則、一般必須學習的重要書籍稱之為「經」,如儒家六經」,老子的「道德經」以及淺顯的「三字經」等。之所以稱「內經」,並非像吳昆《素問注》王九達《內經合類》所稱「五內陰陽之謂內」,也不是張介賓《類經》所說「內者,生命之道」,而僅僅是與「外」相對為言。這和「韓詩內傳」、「韓詩外傳」,「春秋內傳」、「春秋外傳」,《莊子》的《內篇》、《外篇》,《韓非子》的《內儲》、《外儲》之意相同,只是《黃帝外經》及扁鵲、白氏諸經均已散佚不傳。

成書時代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 。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黃帝內經》成書時代,古人主要有三種觀點:

先秦時期

持這種觀點的人有晉代的皇甫謐 ,宋代的林億、高保衡 等。他們認為像黃帝內經這樣科學巨著,非通曉智慧的聖賢大智不能為之,所以必定是黃帝所作。

戰國時期

持這種觀點的人有宋代的邵雍程顥司馬光朱熹 ,明代的桑悅方以智方孝儒 、清代魏荔彤等。其主要理由是:首先,將《黃帝內經·素問》與同樣是戰國時代的《周禮》相比較,有許多相同之處,足以充分證明兩書是同一時代、同一思想體系的作品;其次,《史記·扁鵲傳》中有關醫理的內容,與《黃帝內經·素問》的內容相類似,但卻樸素、原始得多,而《史記·倉公列傳》中有關醫理的內容卻比《黃帝內經·素問》有所進步,由此推斷:《黃帝內經》應當是扁鵲時代以後、倉公時代之前的作品,也就是戰國時代的作品。最後,以《黃帝內經》的文體為例,也可以說明這一點:先秦之文,多作韻語,而《素問》中韻語的文字特別多。

清代《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進一步肯定了這一說法,因為《四庫全書》在中國古代學術界有相當高的地位,這種說法也就被許多人所接受。

西漢時期

明代郎瑛從夏禹時儀狄造酒的傳說和「羅」出現於漢代等證據推斷《素問》產生於西漢時期。

現代中醫學專家劉長林吳文鼎 等人也持這種意見。其主要理由是:其一,《黃帝內經》全書約計20萬字,這在2000多年前可以說是一部巨著。編著這樣的醫籍需要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這在戰事連年、七雄割據的戰國時代是不可能辦到的。只有在西漢時期,隨着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才為醫學家編著醫籍提供了現實的條件;其二,西漢初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修務訓》曰:「世俗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記之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黃帝內經》在書名和思想內容上與「黃老學派」的密切聯繫,也為只有在西漢「黃老學派」鼎盛時期才能成書提供了佐證;其三,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倉公列傳》中,記述了西漢初年名醫淳于意在接受老師公乘陽慶傳授給他的十種醫書中,竟沒有《黃帝內經》,這也足以說明《黃帝內經》不可能成書於西漢之前。

以上觀點可以看出,古人認為《黃帝內經》成書為戰國時期較為可信。但也不能認為《素問》、《靈樞》所有篇章盡出戰國。元末明初醫學家呂復對此發表過中肯的見解,認為內經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姚際恆《古今偽書考》、周木《素問糾略序》程敏政《新安文獻集·運氣說》黃省曾《五嶽山人集·內經注辨序》等人也贊同呂復

比較科學的觀點是,《黃帝內經》並不是由一個作者完成於一個短時間內,是多個作者跨越了一個較長的時間段集結而成:

一、先秦文體多韻語,而《黃帝內經》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韻語,這些章節可能是先秦時期的作品。

二、與1973年長沙馬王堆的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1972年甘肅武威漢墓出土的壓藥簡牘、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盤」和「太乙九宮占盤」相比較,可知《靈柩》中有些篇章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有些成書於西漢更早。


三、《黃帝內經》中引用的一些文獻,如《上下經》、《睽度》等是戰國甚至更早的著作。

四、《素問·寶命全形論》中用的「黔首」一詞,是戰國及秦代對國民的稱呼,而《素問·靈蘭秘典論》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則是曹魏時期出現的官名。

五、《靈樞》中個別篇章晚出,如《陰陽系日月篇》有「寅者,正月之生陽也」句,故可斷定成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0 )頒布太初曆之後。

六、《素問》中一些篇章用干支紀年,而採用干支紀年是東漢之事。《素問》第七卷亡佚已久,唐王冰據其先師張公秘本補入《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和《至真要大論》,實際上是另一部醫書《陰陽大論》。以其用甲子紀年,便可斷定必在東漢漢章帝元和二年(085 )頒布四分曆之後;以其曾被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時所引用,因此一定在張仲景之先。

七、《素問》中第七十二篇《刺法論》和第七十三篇《本病論》,在王冰次注《素問》時已是有目無文,宋劉溫舒著《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時卻將該二篇作為《素問遺篇》陳列於後。可以認為這兩篇系唐宋間的偽作。

綜合論之,《黃帝內經》成書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其筆之於書,應在戰國,其個別篇章成於兩漢。至於王冰之所補與劉溫舒之所附不應視為《黃帝內經》文,但依慣例認為屬於內經亦無不可。

傳本演變

一、《素問》

《黃帝內經---素問》

《素問》之名最早見於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自序》:「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

林億、高保衡等人的「新校正」說:人是具備氣形質的生命體,難免會有小大不同的疾病發生,故以問答形式予以闡明,這就是《素問》本義。隋代楊上善整理《內經》,逕稱為《黃帝內經太素》是頗有見地的。

《素問》自戰國時代成書到齊梁間全元起作《素問訓解》時,一直保持九卷的舊制,只是到全元起注《素問》時,《素問》的第七卷已經亡佚了。王冰認為是「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的緣故。王冰自謂「得先師張公秘本」,「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由於王冰補入了《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和《至真要大論》等七篇大論,並將《素問》全文廣為次注,所以才從原來的九卷大大地擴展為二十四卷,從而成了如今流行的《黃帝內經素問》。當然還有元代胡氏「古林書堂」十二卷刊本和明代正統年間所刊五十卷《道藏》本,但其內容、篇目次第並無變動,一如王冰舊作。

二、《靈樞》

《黃帝內經---靈樞》

《靈樞》最早稱《針經》。第一篇《九針十二原》就有「先立《針經》」之語,相當於自我介紹。後來又稱為《九卷》,晉皇甫謐復又稱之為《針經》,再後又有《九虛》 、《九靈》 、《黃帝針經》 等名。

《靈樞》一名,始見於王冰《素問》序及王冰的《素問》注語中。王冰在注《素問》時,曾兩次引用「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這句話,在《三部九候論》中引用時稱「《靈樞》曰」,在《調經論》中引用時又稱「《針經》曰」,可知《靈樞》即《針經》。而其他《素問》注中所引《針經》,皆為《靈樞》之文,則更證明了這一點。


《靈樞》名稱的演變大略如此,而其命名之義則需具體分析。馬翃和張介賓認為是因為樞機之玄奧。《靈樞》主要研究的是針刺問題,故稱《針經》;因其卷帙為九卷,故名曰《九卷》,並因此而有《九靈》、《九虛》等名。

至於《靈樞》,雖有《九卷》、《九虛》、《九靈》和《針經》等幾個傳本系統,但隋唐以後都亡佚了。宋代林億、高保衡等人校正醫書時也因其殘缺過甚而欲校不能。南宋史崧所獻的《靈樞經》雖與王冰所引之《靈樞》及王唯一所引之《靈樞》在內容上均有所不同,但畢竟是存世的唯一版本。史崧之所以將《靈樞》改成二十四卷,也只是為了與王冰所注之《素問》卷數相同而別無深意。因為原本這兩部書都是九卷,所以最終都成了二十四卷。

元代胡氏「古林書堂」刊本將《靈樞》並為十二卷,也是與其所刊《素問》十二卷本相匹配。至於明刊《道藏》本之《靈樞》只有二十三卷而不是五十卷,則是因為《靈樞》較《素問》文字量少的緣故。

總之,王冰次注的二十四卷本《素問》是現存最早、又經北宋校正醫書局校正的版本。

史崧改編的二十四卷本《靈樞》是現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版本。

內容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

《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

《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理論體系

理論精神

《黃帝內經》基本理論精神包括:整體觀念、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預防養生和運氣學說等等:

①「整體觀念」強調人體本身與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同時人體結構和各個部分都是彼此聯繫的。

②「陰陽五行」是用來說明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係的理論。

③「藏象經絡」是以研究人體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係為主要內容的。

④「病因病機」闡述了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後是否發病以及疾病發生和變化的內在機理。

⑤「診法治則」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⑥「預防養生」系統地闡述了中醫的養生學說,是養生防病經驗的重要總結。

⑦「運氣學說」研究自然界氣候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並以此為依據,指導人們趨利避害。

歷代醫家用分類法對《黃帝內經》進行研究。其中分類最繁的是楊上善,分做18 類;最簡的是沈又彭,分做4 卷。各家的認識較為一致的是髒象(包括經絡)、病機、診法和治則四大學說。這四大學說是《黃帝內經》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

髒象學說

髒象學說是研究人體臟腑組織和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間的聯繫以及在外的表象乃至與外環境的聯繫等等之學說。

髒象學說是以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為物質基礎的 。當然有關解剖學之內容還遠不止此,但更重要的還是通過大量的醫療實踐不斷認識、反覆論證而使此學說逐漸豐富起來的,最終達到了指導臨床的高度。

《黃帝內經》充分認識到「有諸內必形諸外」的辯證法則,使髒象學說系統而完善 。髒象學說主要包括臟腑、經絡和精氣神三部分。臟腑又由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組成。

五臟,即肝、心、脾、肺、腎。

六腑,即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

奇恆之腑也屬於腑,但又異於常。系指腦、髓、骨、脈、膽和女子胞。這裡邊膽即是大腑之一,又屬於奇恆之腑。

臟腑雖因形態功能之不同而有所分,但它們之間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為用的。

經絡系統可以分經脈絡脈腧穴三部分 。經脈有正經十二: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十二經脈首尾相聯如環無端,經氣流行其中周而復始。另有別於正經的奇經八脈: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註:「奇經八脈」一名始於《難經·二十七難》)

經脈之間相交通聯絡的稱絡脈。其小者為孫絡不計其數;其大者有十五,稱十五絡脈。《靈樞·經脈》敘述的非常詳細。

腧穴為經氣遊行出入之所,有如運輸,是以名之。《黃帝內經》言腧穴者,首見《素問·氣穴論》,再見於《素問·氣府論》,兩論皆言三百六十五穴。實際《氣穴論》載穴三百四十二,《氣府論》載穴三百八十六。

精氣神為人身三寶。精,包括精、血、津、液;氣,指宗氣、榮氣、衛氣;神,指神、魂、魄、意、志 。精和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氣和神又是人體的複雜的功能,也可以認為氣為精之御,精為神之宅,神為精氣之用。

病機學說

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轉歸及變化等等之內在機理的學說稱病機學說。

《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審察病機,無失氣宜」、「謹守病機,各司其屬」都是此學說的內容。

1.病因:引起人發病的原因很多,《黃帝內經》將其歸納為二類 。風雨寒暑實為「六淫」的概括;陰陽喜怒乃「七情」的概括;飲食居處即「飲食勞倦」。可以認為這就是後世三因說之濫觴。

2.發病: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決定着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這就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意 。《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評熱病論》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等,都論證了這一點。

3.病變:疾病的變化是複雜的,《黃帝內經》概括病變也是多方面的,有從陰陽來概括的 ,用表里中外歸納的 ,用寒熱歸納的 ,從虛實而論者,實指邪氣盛,虛指正氣衰。概括說來,有正虛而邪實者,有邪實而正不虛者,有正虛而無實邪者,有正不虛而邪不實者。

診法學說

《黃帝內經---四診圖》

望聞問切四診源於《黃帝內經》。

1.望診:包括觀神色、察形態、辨舌苔。

觀神色者,如《靈樞·五色》、《靈樞·五閱五使》 和《靈樞·五色》所載,這些在臨床上都很有意義。

察形態者,是察看人的骨肉皮膚而推斷病情 ,在臨床上虛實是錯綜複雜的,只有知其常,才能達其變。

辨舌苔者,如《素問·熱論》、《素問·刺熱論》 和《靈樞》 所載等等。

2.聞診:包括聞聲和嗅氣味。

聞聲音者,是聽患者的聲音而診斷病情。

其次是嗅氣味,如《素問·金匱真言論》所說,肝病其臭臊,心病其臭焦,脾病其臭香,肺病其臭腥,腎病其臭腐。

3.問診:問訊患者的自覺症狀,以診斷病情。

4.切診:包括切脈與切膚。《黃帝內經》言切脈最詳,主要為:

(1)三部九候法:即分頭手足三部,每部分天地人三候。

(2)人迎寸口脈法:即兼診人迎和寸口兩處之脈,互相比較。

(3)調息法:即調醫者之呼吸,診病人之脈候。

(4)謂胃氣脈:脈象之中有無胃氣,至關重要,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5)六綱脈:《黃帝內經》所載脈象很多,如浮、沉、遲、數、虛、實、滑、澀、長、短、弦、細、微、濡、軟、弱、散、緩、牢、動、洪、伏、芤、革、促、結、代、大、小、急、堅、盛、躁、疾、搏、鈎、毛、石、營、喘等等。但常以六脈為綱加以概括。

其次是切膚:膚泛指全身肌膚,按肌膚而協助診斷的內容很多,如「按而循之」、「按而彈之」等等。但論之最詳細的是切尺膚 。因為脈象與尺膚有必然的聯繫,故診病時亦可互相配合。

治則學說

研究治療法則的學說稱治則學說。

1.防微杜漸: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變 。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等皆言預防疾病,有病早治防其傳變 。

2.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因時制宜者,是告誡醫者用藥勿犯四時寒熱溫涼之氣。

因地制宜者,在治療時不可一概而論,必須加以區別 。而《素問·異法方宜論》論述東南西北中「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甚詳,如東方之域,其治宜砭石;西方之域,治宜毒藥;北方之域,治宜灸祔;南方之域,治宜微針;中央之域,治宜導引按偁。

因人制宜者,如《素問·五常政大論》 和《素問·征四失論》所載。

3.標本先後:即因病之主次而先後施治 。有關標本先後施治的大法在《素問·標本病傳論》中敘述最詳。

4.治病求本:這是《黃帝內經》治則中最根本的一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治病必求於本。」

5.因勢利導:在治病求本的基礎上巧妙地加以權變。

6.協調陰陽:此為治療之大法要義。

7.正治反治:正治亦稱逆治,是與病情相逆的直折的治療方法。比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之類;反治也稱從治,如「寒因寒用,熱因熱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之類。

8.適事為度:無論扶正還是祛邪都應適度,對於虛實兼雜之症,尤其應當審慎。切記「無盛盛,無虛虛」,即使用補,也不能過。

9.病為本,工為標:《素問·湯液醪醴論》指出:「病為本,工為標。」這是說病是客觀存在的,是本;醫生認識治療疾病,是標。醫生必須以病人為根據,這樣才能標本相得,治癒疾病。

10.辨證施治:《黃帝內經》雖未提出「辨證施治」一詞,卻有辨證施治之實。上述幾點均含此意,而書中已有臟腑辨證、經絡辨證、八綱辨證、六經辨證的內涵。

11.制方遣藥:《黃帝內經》雖載方藥無多,但其方藥之理已具。

12.針刺灸祔:《黃帝內經》言經絡、腧穴、針刺、灸祔者非常多,僅僅補瀉手法就有呼吸補瀉、方員補瀉 、深淺補瀉、徐疾補瀉 和輕重補瀉等,這些手法一直被後世所沿用。

學術思想

《黃帝內經》人與自然的關係

《黃帝內經》接受了中國古代唯物的氣一元論的哲學思想,將人看作整個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宇宙萬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質「氣」形成的。在「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觀念指導下,將人與自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一、「氣」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老子在《道德經》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認為構成世界的原初物質是形而上者的「道」。宋鈃、尹文將這種原初物質稱之為「氣」。《黃帝內經》受這些學說的影響,也認為「氣」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氣,充滿太虛而運行不止,然後才生成宇宙萬物 [97] 。這其實是揭示天體演化及生物發生等自然法則。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虛。太虛之中充滿着本元之氣,這些氣便是天地萬物化生的開始。由於氣的運動,從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陰陽寒暑,有了萬物。陰陽五行的運動,總統着大地的運動變化和萬物的發生與發展。

二、人與自然的關係

《黃帝內經》認為人與自然息息相關,是相參相應的,自然界的運動變化無時無刻不對人體發生影響。《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是說人和宇宙萬物一樣,是稟受天地之氣而生、按照四時的法則而生長 。人生天地之間,必須要依賴天地陰陽二氣的運動和滋養才能生存。

人體的內環境必須與自然界這個外環境相協調、相一致,這就要求人對自然要有很強的適應性。《靈樞·五癃津液別》說:「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這顯然是水液代謝方面對外環境的適應。人的脈象表現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同樣是由於人體氣血對春夏秋冬不同氣候變化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以此達到與外環境的協調統一。如果人們違背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養生之道,就有可能產生病變 。就是一日之內、日夜之間,人體也會隨天陽之氣的盛衰而相應變化。如果違反了客觀規律,也會受到損害。

人與自然這種相參相應的關係在《黃帝內經》中是隨處可見的。無論是生理還是病理,無論是養生預防還是診斷與治療,都離不開這種理論的指導。

三、人是陰陽對立的統一體

人是陰陽對立的統一體,這在生命開始時已經決定了 。具有生命力的父母之精相媾,也就是陰陽二氣相媾,形成了生命體 。生命體形成之後,陰陽二氣存在於其中,互為存在的條件。相互聯繫、相互資生、相互轉化,又相互鬥爭。

從人體的組織結構上看,《黃帝內經》把人體看成是各個層次的陰陽對立統一體,還把每一髒、每一腑再分出陰陽,從而使每一層次,無論整體與局部、組織結構與生理功能都形成陰陽的對立統一。

四、人體是肝心脾肺腎五大系統的協調統一體

《黃帝內經》所說的五臟,實際上是指以肝心脾肺腎為核心的五大系統。

以心為例:心居胸中,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主神明,主血脈,心合小腸,生血、榮色,其華在面,藏脈、舍神、開竅於舌、在志為喜。在談心的生理、病理時,至少要從以上諸方面系統地加以考慮才不至於失之片面。因此可以每一髒都是一大系統,五大系統通過經絡氣血聯繫在一起,構成一個統一體。這五大系統又按五行生剋制化規律相互協調、資生和抑制,在相對穩態的情況下,各系統按其固有的規律從事各種生命活動。

五、生命觀

《黃帝內經》否定超自然、超物質的神的存在,認識到生命現象來源於生命體自身的矛盾運動。認為陰陽二氣是萬物的胎始 。對整個生物界,則認為天地萬物和人都是天地陰陽二氣交合的產物。陰陽二氣是永恆運動的,其基本方式就是升降出入。《黃帝內經》把精看成是構成生命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生命的原動力。在《靈樞·經脈》還描繪了胚胎生命的發展過程:「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這種對生命物質屬性和胚胎髮育的認識是基本正確的。

六、形神統一觀

《黃帝內經》四診圖

《黃帝內經》對於形體與精神的辯證統一關係做出了的說明,指出精神統一於形體,精神是由形體產生出來的生命運動。

在先秦諸子中對神以及形神關係的認識,沒有哪一家比《黃帝內經》的認識更清楚、更接近科學。關於形神必須統一、必須相得的論述頗多,如《靈樞·天年》 和《素問·上古天真論》 。如果形神不統一、不相得,人就得死。如《素問·湯液醪醴》 和《素問·逆調論》。《黃帝內經》這種形神統一觀點對中國古代哲學有非常大的貢獻。

《黃帝內經》以五行為框架,以人體為主要研究對象,形成醫學家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系。

五行 方位 時序 五氣 生化 髒 腑 竅 體 志 色 味 音 聲 谷

木 東 春 風 生 肝 膽 目 筋 怒 青 酸 角 呼 稻

火 南 夏 暑 長 心 小腸 舌 脈 喜 赤 苦 徵 笑 黍

土 中 長夏 濕 化 脾 胃 口 肉 思 黃 甘 宮 歌 稷

金 西 秋 燥 收 肺 大腸 鼻 皮毛 憂 白 辛 商 哭 麥

水 北 冬 寒 藏 腎 膀胱 耳 骨 恐 黑 咸 羽 呻 菽

價值影響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除《黃帝內經》外,其他醫經均已亡佚。因此,《黃帝內經》便成了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不僅僅是一部經典的中醫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為中心,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繫,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並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技術,包含着哲學、政治、天文等多個方面學科的豐富知識,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

中醫淵藪

《黃帝內經》養生

《黃帝內經》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它的著成標誌標誌着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髒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面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並為戰國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深遠影響。歷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着密切的淵源關係。

《黃帝內經》在中國醫學有很高地位,後世歷代有所成就醫家,無不重視此書。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黃帝內經》以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思想,闡述人與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診斷和養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則問題。成為中國醫學的基石,中醫理論體系的源泉,臨床各科診治的依據,後世奉為「經典醫籍」,為學中醫者必讀之書。是研究中醫學的重要文獻,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漢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淵藪,是一部綜合論述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它的集結成書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識為基礎,古代的哲學思想為指導,通過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醫療實踐的反覆驗證,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斷到綜合,逐漸發展而成,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原則和學術觀點。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同時,也為後世中醫學的不斷完善與向前發展提供了可能。《內經》一書不僅是當時醫學發展水平的最佳見證,同時,也是現代中醫學研究發展的可靠基石。

首先,《內經》一書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如「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經脈別論》)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的記載,是對人體水液代謝過程的形象描述,成為後世治療水腫病從肺、脾、腎三髒入手的理論基礎。現代治療腎源性水腫、心源性水腫多從調治肺、脾、腎入手,其理論來源顯然出自《內經》。再如,「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素問·生氣通天論》),是指過食粱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瘡類疾病。從現代臨床來看,糖尿病足的發生、痛風病的關節腫痛,其發病無一不與過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關係。再如,《素問·五臟別論》中「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的觀點,即為後世「診脈獨取寸口」的濫觴;《素問·五常政大論》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的勸誡,成為中醫臨床遣藥用方、養生防病一貫默守的至理名言。

除此而外,《內經》一書中還有許多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其他內容,涉及養生、預防、針灸、調攝等諸多方面,至今都有效地指導着人們的防病治病。特別是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在當前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更為世人關注和矚目。

《內經》的理論對於現代中醫臨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內經》成書距現在雖然已有2000多年,但人類個體自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未發生多大的改變。按照《內經》的理論,如果肺主氣、司呼吸,心藏神、主血脈,脾升清、主運化,肝藏血、主疏泄,腎藏精、主氣化的功能完全正常,一身氣血周流暢通、運行無阻,人體就不會生病。《內經》所確立的獨特養生防病視角,決定了它不僅為保障人民健康,繁衍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還將一如繼往地繼續為人類的健康事業保駕護航。


生命科學

《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


《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黃帝內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裡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內經》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巨大的國學經典。

哲理科學

《黃帝內經》還蘊藏了很多哲理科學,譬如對人才管理的啟示,《黃帝內經》主張以醫道醫德盡顯人道品德。

德,作為中國古代自然觀的重要範疇,其外延,最終已轉化為形成天地萬物及自然天象運行的客觀規律,而人才以內在之「厚德」外化為才學之「載物」, 也是一種順應自然和諧的內外統一。《黃帝內經》的問世,使中醫的醫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闡釋。《內經》概括和總結了當時醫家對醫德的認識,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醫德思想,宣告了中醫醫德理論的誕生。

《內經》中的醫德思想內涵豐富、外延廣泛,可以分為醫學養生道德、醫學預防道德、醫學治療道德和醫學護理道德四個方面。人的身、心、行共同構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諧發展。「德」管的就是心,身心不合,無以「扶正祛邪」,人才的選拔任用,也是應該遵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與時俱進,和諧發展,這也是現代社會人才選拔任用的標準。

文獻價值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 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29 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歷史評價

北宋時,高麗國進獻《黃帝內經·靈樞》,要求以此交換中國歷代史等書。蘇軾五次奏本反對,皇帝仍堅持以《冊府元龜》等書換回《黃帝內經》。

2011年5月,《黃帝內經》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南懷瑾:《黃帝內經》,它不只是一部醫書,它是包括「醫世、醫人、醫國、醫社會」,所有的醫的書。

《黃帝內經》僅代表當時醫學理論水平,它是以自然哲學的思維來解釋自然科學問題的理論假說,雖然發現了許多客觀的規律與結論,也有不少錯誤的猜測。《黃帝內經》中概念多,但定義少,需要辯證體會;書中有些概念的含義與現代不同,要區別對待。

1.《內經》是中醫學理論奠基之作,是醫學理論著作

《內經》分為《素問》、《靈樞》兩大部分。《素問》偏重人體生理、病理、疾病治療原則,養生防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等基本理論;《靈樞》偏重於人體解剖、臟腑經絡、腧穴針灸等。書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學、人文、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 [125] ,但它顯然以醫學內容為主,其它學科的內容也是為其醫學理論服務,所以應歸屬於醫學理論著作,是當時醫學成就的總結,也是中醫的理論源泉,是醫學從哲學及其它學科中開始分離的標誌。

2.《內經》是醫家的集體智慧,但不代表中醫最高理論水平

《內經》成書於西漢中後期,是集當時眾多醫學家、哲學家的集體智慧而成,在當時無疑是先進的,在歷史上也是有重要價值的。它融合了那個時代其它學科的成就,如陰陽五行的哲學思想,恬淡虛無的道家養生觀等,無不代表了當時人們對健康、疾病認識的最高水平。即使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書中仍有很多正確的結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內經》代表了當時醫學最高的理論水平,但並不能代表目前中醫的最高水平。任何學科,學術水平整體都是不斷前進的,中醫自然也不例外。把《內經》當成聖經,把它的每一句話都當成真理或證據使用,並不符合科學精神。

3.《內經》是中醫學理論假說,不代表理論準繩

《內經》雖然是中醫理論的源泉,書中總結與發現了許多符合客觀實際的規律與結論,對中醫的發展有巨大的貢獻,但不可否認,書中也有不少錯誤的猜測和牽強的解釋,很多理論僅是一種假說,需要後世來證實或證偽。成書於兩千多年前的《內經》,受制於當時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對人體進行深入、細微的本質研究,只能從宏觀角度,以取象比類的方法來認識客觀世界,也即用自然哲學的理論解釋自然科學的問題,這樣做的時候,雖然可以發現很多客觀規律和正確的猜測,但必然也有不少錯誤的猜測與歪曲的解釋。今天不必也不能把《內經》當成寶典,而產生尊古賤今的思想,必須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相關視頻

生於70年代

《黃帝內經》80(王洪圖)標清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