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建校同时学校就开设了中医专业,其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在全国中医学专业中始终处于前列。

相关理念

学校从1983年至2008年的二十五年中,始终贯彻 “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继承创新,强化素质能力,注重知识交融,促进个性发展,努力造就现代中医药[1]人才”的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实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改革。

背景介绍

校级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的必要性

实验教学是中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中医院校的实验教学多以西医学科实验为主,中医特色的实验教学缺乏,而且大多数实验室依附于理论课教研室,实验内容也单纯以验证性实验和简单操作训练为主,同时各学科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致使实验内容重复,规模效益不高,形成了“小、散、少”的局面,实验室基本上是按课程设置的,规模较小,实验设备陈旧和落后。总之,原有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实验室与实验技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的需要,不能满足综合型、创新型实验课程开设的需要,不能满足实验人员长期固定培养的需要,以致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制约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我校打破传统学观念,率先在全国中医院校中成立校级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并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保障。同时对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内容、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与创新。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中医实验教学质量。

校级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的历程

为了实现人员、实验室资源的集中管理,实验室与实验技术的资源共享,我校从1998年起开始探索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以二级学院为主开展了实验室重组与合并,成立了基础医学[2]院、针推学院等院级实验中心,2000年底均通过了上海市教委基础实验室合格评估。

2002年起,为扩大综合实验比例,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建立自成体系的、跨学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学校又将各二级学院的实验教学中心加以集中,历时1年完成了校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组建。同时,我校利用学校整体搬迁机会,在原二级学院临床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整合学校五所临床医学院的临床技能实训资源,经过统筹优化,于2003年2月建立了教学功能涵盖中医、针灸推拿、西医临床、护理、康复等学科专业,并与临床、实验教学相连贯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2003年学校正式成立校级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属校长领导下的校级实验室,相当于二级学院建制,下设中医学实验、现代医学实验和中医临床思维与技能训练三大管理模块。中心的工作接受主管校长的全面领导。

中心目前拥有设备总资产值2665万元,实验室面积13146平方米,承担实验课75门,开设各类中西医实验及临床技能训练532项,覆盖的专业有10个,年学生人数约2933人,完成实验人时数295754。实现了“统建统管、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教学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通,专兼职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队伍。2006被评为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临床技能实训教学示范中心。

校级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的优势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全国率先创建了校级实验中心管理运作模式,成立了校级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配套制度和相应体制、机制;制定了实验教学组联席制度。这些措施处理好了实验教学中心和二级学院及学科的关系,如以实验教学组为载体,鼓励二级学院教师与实验中心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实验教学研究小组,加强了中医药实验教学团队建设。

中心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中医实验教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实验、现代医学实验、中医临床思维与技能训练3个管理模块,涵盖了基本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及创新型实验。综合型、创新型实验课程的开设大幅度提高,中心成立前只开设了《实验中医学》和《实验针灸学》2门综合型中医实验课程,现新开设了7门综合型、创新型实验课程,较原来增长了3倍多。

学校对实验队伍建设和实验人员管理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设置实验教师岗位,真正将实验课程从辅助地位上升到教学主体。制订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和进修计划等。教学实验中心独立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民主管理,鼓励通过培训、进修,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技能和实验技术。人事制度的改革措施有利于实验技术队伍的长期培养和建设,有利于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总之,按 “统建统管、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原则所建立的校级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发挥了核心组织作用、服务支撑作用、资源整合的作用。这些尝试在上海乃至全国高校中都是领先和创新的,已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将进一步为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浅谈新时代中医药发展 ,搜狐,2021-02-25
  2. 基础医学是干什么的,搜狐,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