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学校以机械学科的基础实践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全校各相关院系与专业基础实践教学。工程中心承担着全校8个学院28个专业学生的各类实践教学任务,包括基础技能实践、专业基础实践、专业实践。

中心介绍

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简称工程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最早成立工程训练中心的学校之一。

工程中心的前身可追溯到分别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建立的原上海工业大学机械厂、原上海科技大学金工实习车间和电子实习中心、原上海科技专科学校电子设备厂。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原上海大学、上海科技专科学校四校合并成立新上海大学,学校明确必须将原有的实习基地统一归并,以改革的精神进行高起点的规划。但限于当时客观条件,直到1999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正式挂牌成立工程中心,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1],隶属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简称机自学院),中心下设设计部、制造部、培训部等若干部门。2001年1月新校区工程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工程中心把原来分散在各校区的金工、电工实习设备进行资源整合优化,统一迁往新校区;同时,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学校投入1500万全部用于增添先进的数控装备、加工中心、检测设备等。这就标志着上海大学工程中心走上了一条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综合的全新发展之路。

中心历程

2001年10月为贯彻钱伟长校长提出的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工程中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始探索工程教学新模式,实现工程培训、实践、科研能力相结合。在快速制造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双方开展了项目合作研究和交流,并注重把科研项目转化为机电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案例。2005年6月,与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合作,成立“Materialise公司软件培训中心”,将国外的先进制造软件引入到工程中心的教学模块。并通过社会培训扩大了影响、起到了辐射作用。2006年9月为贯彻钱伟长校长“拆除四堵墙”的办学理念(即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拆除院系专业之间的墙、拆除教与学之间的墙),综合机自学院和工程中心机电工程设计部的资源,成立了“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设计院”,并依托上海大学国家科技园区成立“上大—克莱机电一体化工程公司”,相关教师在承担教学培训指导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接机电一体化工程项目,至2008年6月,设计院已承接工业机器人应用、自动化装备生产线等各类机电工程项目100余项。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工程设计 [2]、制造、装备的真实环境带到工程中心,转化为机电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这些工程项目有些直接是机电类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题目,有些转变为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动案例,纳入课程教学体系。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工程中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训练、培训中心,而是集“工程教学培训”、“先进制造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研发”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工程训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其特征在于:从传统的金工、电工基础技能培训向“传统+现代”、 “基本+先进”、综合性的工程能力培养转变;从主要面向全校理工科类学生的基本技能培训,到既注重面向全校基本面,又注重面向机电类学生高层次工程创新能力培养转变;从单纯的教学培训向教学、科研、工程研发相结合的综合工程能力培养的转变;从单纯的金工、电工教学队伍结构向技工、教师、研发人员三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转变;从课堂教学模式向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此外,为保证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环节、确保环境、安全和操作规范,工程中心在2004年8月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在此后的时间内一直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