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书法名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书法名城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中国书法名城

提出者;中国书法家协会

提出时间;2007年

原则;应坚持总体控制

过程;服务大众

中国书法名城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提出的一项名为中国书法名城的申报评选活动,其宗旨在于进一步提升古代书法遗产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作用,进一步发挥历史上的书法古城在今天社会的影响力辐射带动作用,更好的推动书法文化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选为首批中国书法名城的城市有临沂、徐州等。[1]

由来

中国书法家协会为了进一步挖掘古代书法遗产在当今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推动书法文化的新发展,决定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申办并命名“中国书法名城”的活动。并规定申报命名“中国书法名城”的活动应坚持“双百”方向和“二为”方针,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书法艺术的开拓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申报原则

申报命名“中国书法名城”应坚持总体控制合理布局定期分批公布三原则。申报命名“中国书法名城”的活动主要面向具有古代书法遗迹景观(如碑林、摩崖、著名书家故居、纪念馆等)或建有与书法艺术相关文化商业设施(书法主题公园、文化市场、收藏展示中心等)的地市级城市。旨在扩大书法的社会影响,以文化塑造城市形象,以艺术提升城市品位,借助社会力量,全面发展书法艺术。

推选条件

申报“中国书法名城”的城市政府应对本地的书法资源具有高度的重视,并且给予有计划的开发和利益;对于新建文化或商业设施,必须与书法艺术有直接紧密的联系,并有正规而具体的规划管理措施;申报城市应具有能够反映以往书法艺术成就或与代表性书法家有直接关系的文化商业设施项目。以上资源应对当代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提高具有价值,同时在经济和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明显作用;申报“中国书法名城”的城市应具有稳定健全的书法组织,并且能够利用当地的书法资源开展活动。

申报办法

各地具备条件的城市,应将本地的书法资源及其优势特点整理成申报材料,上报给本省的书法家协会,由省书协向中国书协正式申报;中国书协将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单位所在地的书法遗迹或书法文化商业设施进行考察和专家评定;由中国书协正式命名并颁发标志。

优待项目

“中国书法名城”一经命名之后,中国书协将与其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共同开发、利用当地书法资源推进书法发展上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在建立创作研究教育等基地时予以优先考虑。对于大力落实和推进“中国书法名城”建设,积极推荐申报并且成绩显著的团体会员,中国书协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以后申请承办中国书协的各项展览、研讨或联合举办各项活动时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

苏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个命名授牌的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书法园林评弹与民间工艺等一样拥有辉煌的历史,千百年来名家辈出、蜚声中外,特别是明代中叶兴起的吴门书派更是影响深远。

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前身为“苏州市书法印章研究会”,于1980年9月成立。首任会长蒋吟秋先生,会员人数108人。1981年6月成立苏州市书法工作者协会。

苏州市书法协会会员人数为748人,其中省会员467人,全国会员136人。国家级创作培训基地2个、省级培训基地1个、市级创作、教育培训基地7个。2008年4月,苏州市率先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牌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城”。

在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评比中,苏州共有华人德金学智等8位书法家荣膺7项大奖,2项提名。从1986年中国书协首次评奖以来,苏州书法家在全国重大书法展览及学术活动中共有40余位书法家共80余次夺得各类奖牌。2009年,德高望重的沙曼翁先生又被中国书协聘请为艺委会委员(全国共10名)。

苏州书法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代苏州书法十分注重打造特色品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创优。近几年先后推出“得意之作”书法邀请展、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吴门书道——中国书法名城作品展等品牌活动,受到书坛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超前创意性、综合平衡性、可持续发展性等鲜明个性。 正如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先生所指出的:“全国第一座书法名城诞生在苏州,是书法界的共同期盼和愿望,标志着中国书法事业又展开一幅新的画卷,也标志着江苏省和苏州市书法事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徐州市

2008年4月21日上午,“中国书法名城——徐州”授牌仪式在新落成的李可染艺术馆举行。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赵长青,中国书协顾问、江苏书协主席尉天池,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言恭达以及徐州市领导、市文联、市书协以及相关媒体记者出席授牌仪式。

中国书法家协会为推动书法文化的新发展,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申报并命名“中国书法名城”的活动。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书法重镇,无论在书法创作、书法教育、书法活动的开展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在全国有着重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至2007年,徐州在中国书法举办的各类书法篆刻展览中有480余件作品入展,53人次获奖。曾获得江苏省书协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先进集体”奖牌,荣获了由中国书协授予的“书法进万家优秀基层单位”的称号。至2008年徐州市有中国书协会员90人,江苏省书协会员263人。这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徐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为丰厚的书法篆刻积淀,并产生了一大批在国内有着重大影响书法篆刻家。徐州市书协从1980年起,即重视书法教育,由书协主要领导担当教师,挂牌上课,随着形势的发展,徐州的书法教育以各种形式开展起来,已形成了少儿书法教育、中青年书法教育及老年书法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这为徐州书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徐州书法事业在出作品、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热情服务社会。每年春节前,徐州市书协都组织书法家深入农村、厂矿和部队义务为人民群众书写春联。同时,还经常举办书法慈善义卖活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赞扬。

中国书法家协会在赴徐州市进行考察验收后认为,徐州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人文积淀和特殊魅力的书法名城,拥有丰硕的创作、学术和教育成果,实力强劲的书法家队伍,健全的书法组织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和富有影响的高品位书法活动,当代徐州书法已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走出了全国书法发展的前列。2008年2月,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批准徐州为“中国书法名城”。

开封市

中国书法家协会2008年6月7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授牌仪式。七朝古都开封成为继苏州、徐州之后,第三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开封是书法艺术的丰厚沃土,自汉代以后,每个时期都是大家辈出。

汉代陈留圉人蔡邕,是公认的汉碑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品《熹平石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文字史上有意识进行汉字规范的一次重大改革。蔡邕还首创“飞白体”,至今在书坛仍有广泛影响。北魏开封人郑道昭,当时有“北朝书圣”之誉,他留下的“云峰石刻”遗迹,被人称为北魏书法艺术三大宝库之一。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是陈留人,工于正、行、草各体书法,尤以草书擅长,宋米芾以为“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孙过庭自撰的《书谱》,书文并茂,堪称“千古合璧”。 到了北宋,开封云集了一大批书法名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欧阳修王安石赵佶,把开封书法推上了历史的巅峰,对后世影响巨大。 明清之际,开封书坛风云际会,群星璀璨,涌现了周亮工李鹤年李铁麟仓景愉萧亮飞朱祖谋纯阳子徐炳麟丁一敬黎孔等书法名家,开封书法文化绚烂多彩,名重一时。

开封书法艺术的长河流入到现代时,古城开封更是人文荟萃,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堪称一流的书法名家。靳志、许钧、关百益、丁康保、郦禾农、张贞、张友兰、孙乐天、李子培、郭凤惠等均是近代书法的名家。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书法出现繁荣景象,谢瑞阶、郝世襄、许成琮、陈玉璋、武慕姚、于安澜、庞白虹、傅隐戈、李白凤、叶桐轩、孔宪易、牛光甫、桑凡、靳选、刘庚三等是活跃于书坛的著名书法家。

1984年开封市书法家协会成立后,开封书法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饮誉当代书法界的知名书法家,如王宝贵、桑凡、李逸野、王澄、周俊杰、陈国桢、胡秋萍、刘兆英、赵振乾、尚仁义、张富华、宗致远、赵鉴钺、王若愚、张本逊、刘梦璋等。

安阳市

2008年6月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批准命名安阳市为“中国书法名城”。安阳成为“中国书法名城”与她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密切。安阳一带有历朝历代大量的书法碑刻遗存,代表和反映了中国多个历史时期书法艺术特色和发展变化的轨迹,这见证了1500余年中国书法发展史。 安阳书法人才济济,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在安阳工作20余年,为安阳书法崛起培养了一批人才。安阳有一个活跃在国内书坛的知名书法家群体和一支生机勃勃的群众书法队伍。安阳书法已经具有独特风格,安阳的甲骨文篆隶书法艺术水准在全国书法界具有重要影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临沂市

临沂是中国书法名城,是全国第一批被命名的城市之一。 作为书圣王羲之、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临沂市书法历史悠久,自古就有研习书法的风尚。千百年来,临沂书法之风不衰,至2008年仍有许多人喜爱习书练字,艺术氛围浓厚,孕育出众多优秀书法人才。临沂市有中国书协会员50多人、省书协会员160余人、市书协会员600余人。另外,从临沂考出的书法博士、硕士近40位,这个数字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国也屈指可数。临沂市还非常重视书法传承教育,为培养书法后继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9月6日上午“中国书法名城——临沂”授牌仪式举行,中国书法名城是临沂市建设文化名市的重要一笔,该称号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金子品牌。这块金光闪闪的牌匾成了临沂又一城市品牌,也拉开了临沂市第六届书圣文化节的序幕。

临沂市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独具特色。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全市书法家的创作一直保持着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的态势,逐步成为山东书法的重镇。基于此,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书圣王羲之故里临沂为中国书法名城。临沂市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为全市的文化名市建设增添了新的华彩乐章。同时临沂市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好书法这个传统优势,进一步打响“书圣故里、魅力临沂”的文化品牌,让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书法是临沂市第六届书圣文化节的主题,书圣节上的洗砚池雅集笔会,邀请了全国及临沂本地30余名知名书法家齐聚王羲之故居的洗砚池畔,现场挥毫泼墨,共同交流切磋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同时,十余名临沂青少年在现场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体现书圣故里书法艺术代代相传的传统。书圣文化节以书法为中心,充分突出“书法名城”特色,艺术氛围浓厚,让众多市民畅享书法大餐。

绍兴市

2008年11月9日,绍兴市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绍兴市有中国书协会员68人,省书协会员211人,市书协会员695人,市、县共有70多个书法培训机构,书法爱好者成千上万。绍兴市已建有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面向全国培养书法高等专业人才,同时还拥有全国唯一的书法研究所和多所书法艺术学校。

湘潭市

“湘潭中国书法名城”于2008年12月正式授牌,是全国第七家荣膺此殊荣的城市之一。为了打造这块金字招牌,经湘潭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湘潭市岳塘区莲城步行街建成了永久性的湘潭中国书法名城会展中心。建成后,集会展、培训、经营为一体,由中国书协举办的《中国书法名城》杂志在这里设编辑部。

杭州市

杭州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风水宝地”,有着悠久的书法艺术传统,曾经孕育了一大批流芳百世的翰墨名家,产生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书法艺术精品,还拥有在国际篆刻书法界享有崇高地位的艺术社团西泠印社和中国创办最早的并且最早开展书法教学研究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6月20日上午举行的“书非书——2010杭州国际书法艺术节”暨“西湖六月中”——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开幕式上,杭州书坛又传喜讯——中国书法家协会宣布正式决定,授予杭州市“中国书法名城”桂冠。

平顶山市

2011年4月15日,“中国书法名城”在鹰城平顶山揭牌,这也是继开封、安阳之后河南省又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平顶山书法文化底蕴丰厚,群众基础广泛。全市各级书协会员逾千人,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6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324人,“鹰城书法集团军”已初步形成。

襄阳市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故里襄阳市2011年6月10日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称号,成为湖北省第一个、中国第9个中国书法名城。襄阳市以米公祠为依托打造”米芾书画”品牌,先后新建了展览馆,扩建和修缮了米公祠;整合了市体育馆、仲宣楼等10余处资源、2万多平方米展厅作为书法绘画展览交流场所;每年投入6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举办各类书法活动;把书法艺术纳入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设定为学生考试科目;命名了“米公中学”、“米公小学”等一批书法特色学校。

相关视频

中国书法名城 · 九城联展

参考来源

  1. 中国书法名城,艺术中国 , 200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