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是农业农村部[1]直属的综合性渔业科研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

据2019年5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官网显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有海区研究所3个、流域研究所4个、专业研究所2个、增殖实验站4个及院部共14个单位,与地方共建了5个研究机构;截至2016年末,全院在职职工2833人。

历史沿革

建院背景

194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最早的研究所成立。

“文革”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部有 5 个直属的水产科研机构,即:水产部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和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文革”后,5个研究所被先后下放,有的下放到省(市),省(市)又将其层层下放。与此同时,一些省(市)的水产研究机构也被放的放,并的并,撤的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林业部、农垦部、水产部以及中央国务院“农政农办”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林部。农口的两大科研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也随之合并,重新组建为中国农林科学院。新组建的农林科学院意图涵盖农、林、牧、渔各个学科,农林部决定从水产部“五七”干校抽调一批水产专业干部充实农林科学院。

中国农林科学院院部设有科研管理部,科研部下又按大农业的分类设了 4 个组和一个综合组,水产组是其中之一。1977 年下半年,根据农林部水产局领导的指示,水产组承担了调研渔业资源调查工作情况的任务。

1978年3月中旬,中央国务院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5月4日,农林部以农林渔字第 37 号文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成立水科院的请示报告。

建院初期

1978年6月初,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设计院。随后,在原农林部设计院二室的基础上开始筹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设计院。

1980 经国家农委批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设计院更名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到1980年年底左右,水科院已初具规模,拥有渔船、渔港、渔业经济、标准化、科技情报等5个研究、设计所室,职工总数150多人。国家水产总局依据规划,通过与地方协商,将原已下放的黄海东海南海长江、渔机等 5 个直属所陆续上划,归总局直接领导,并相继筹建了黑龙江、珠江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所、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以及渤海、太湖两个水产增殖科学实验基地。

1982年8月,新组建的农牧渔业部决定将原国家水产总局直属的各海区、流域、专业研究机构划为水科院直属单位。10月起,东海水产研究所隶属农业部所属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领导,改名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后,面对着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分类改革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全院各单位和各个学科的发展定位和方向,优化了资源配置。

开拓发展

2002 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被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办确定为非营利性[2]科研机构。

2003 年,根据国家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此前改革的积累,全院从建设现代科研院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运行机制、规范课题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创新体系建设。

2005 年以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集全院智慧开始编制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全院的发展方针,即“坚持产业导向,突出自主创新,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和谐发展”,确定了全院发展的战略定位,凝练了院中长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即经过 15 年左右的时间,形成“科学研究、技术支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四大体系,基本实现“一流院所、三个基地”的发展目标,把全院建成世界水产养殖科学创新中心,国际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创新中心,国家渔业质量安全科学研究与监测中心和国家渔业装备科学与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了“东海水产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1年11月,依托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建设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中心”揭牌成立。

视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相关视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到象州县考察娃娃鱼养殖
唐震采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傅洪拓教授

参考文献

  1. 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 什么是非盈利性组织?,中国会计网,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