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乌克兰关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克强会见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原图链接来自 国务院办公厅 的图片

中国-乌克兰关系(乌克兰语:Українсько-китайські відносини)是指历史上的中国乌克兰、以至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之间的双边关系。中乌两国在1992年1月4日宣布建交,随后大量的苏联军事遗产转移很大程度上强化两国的关系,至今两国在军事方面合作密切,并表达明确的互信机制。乌国也是台湾问题方面,坚定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目前,中国在乌克兰基辅设有大使馆、在敖德萨设有总领事馆,乌克兰则在中国北京设有大使馆、在上海设有总领事馆。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愿意与乌克兰为实现中乌人民世代友好而共同努力,而时任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亦指出乌克兰愿意进一步加强中乌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

历史

苏联成立前

根据历史记载,首名来华的乌克兰人伊拉里昂·特鲁斯为一名东正教传教士,在1715年到达清朝,此后陆续有乌克兰裔修士和神甫赴华传道;他们把汉字书籍带到乌克兰的院校,又与乌克兰学者分享在华的见闻,促进了乌克兰人对中国的了解。首群踏足乌克兰、而又有据可查的华人是晚清重臣李鸿章所率领的使团,他们经乌克兰到达俄罗斯圣彼得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有一批华人到乌克兰的城镇定居,他们大多是商人工匠裁缝

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量乌克兰人被强征充军;不少人为逃避战火而离开乌克兰,令乌克兰劳动力短缺,沙俄政府唯有招募华人到当地就业。虽然华工在乌克兰得到的待遇比在中国得到的待遇佳,但他们备受歧视,社会地位只是略高于战俘,工资更是微薄;因此,不少乌克兰华工组织工会,以保障自身的利益,又参与十月革命,在苏联红军成立华工支队。

苏联时期

乌克兰在1920至1991年的国号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属于苏联领土的一部分,故当时的中乌关系隶属中苏关系。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向欧洲采购的部分军备是从乌克兰敖德萨运到中国。1946年,在华乌克兰人向上海政府当局申请成立侨民协会;由于当时的中华民国没有与苏联建交,而且国民政府担心侨民协会将从事间谍行为,因此打算拒绝该申请,但申请的最后结果则无从稽考:198–199。1966年,联合国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乌克兰代表率先发言,主张立刻排除中华民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权利。

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乌克兰保持科技合作,如四川省科技情报局曾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相关部门进行科技合作和交流,在基辅及顿涅茨克等城市举行学术研讨会,而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的乌克兰专家亦曾到陕西省交流;两国之间也有经贸往来,例如中国蓝星集团就曾经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签订协议,在基辅设立合资公司

乌克兰独立后

乌克兰在1991年8月24日成为独立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数月后的1992年1月4日与乌克兰建交,是最早承认乌克兰独立、并与其建交的国家之一。1992年5月,克里米亚半岛自行宣布脱离乌克兰并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于1994年中发声明,指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一部分,又表示支持乌克兰领土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94年12月声明承诺不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并在乌克兰受核威胁时向该国提供安全保证。2013年12月5日,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友好合作条约》。

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通过归属公投,宣布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联邦,而乌克兰亦爆发亲欧及亲俄冲突。联合国安理会在同年3月就克里米亚公投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方代表投下弃权票,并指当地局势复杂,安理会表决草案会造成对立,不符国际社会利益;中方又谴责乌克兰武装冲突中针对平民的暴力,认为需正视各地区人民的利益,以“政治解决”的方式处理乌克兰问题。

经贸关系

截至2013年,中国是乌克兰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乌两国在2013年的双边贸易总额约为110亿美元,其中乌克兰到中国的出口额为32.7亿美元,中国到乌克兰的出口额刚为78.4亿美元;乌克兰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包括矿石矿砂和动植物油脂,而中国出口到乌克兰的商品主要为电气设备和机械器具。

中乌两国的贸易关系在2008年得到深化。不少中国企业都想在环基辅的外环路以及一批跨第聂伯河桥梁的建设项目上投资,故两国的经贸关系得到持续发展。中国还打算向乌克兰提供2500万人民币的贷款。在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中国政府曾拨出350万人民币来为乌克兰提供诊断设备、口罩眼镜手套等用于抵御流感的物资[1]。除贸易外,中乌两国亦有合作发展能源和农业。

文化关系

苏联时期,很多翻译后的苏联书籍被介绍到中国;苏联传记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其中一例,此书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被多家出版社翻译为汉语。

乌克兰曾分别在2002和2004年两度举办“中国文化日”,而中国亦分别在2010和2011年举行了“乌克兰文化日”;乌克兰驻华大使馆持续在馆内举行艺术展览和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并接受中国的旅游组织来访。中国作家茅盾曾在小说《》乌克兰语译本的序言中指出,中国读者非常喜爱乌克兰的文学作品。

随着中乌两国之间的交流愈趋密切,乌克兰开始重视汉语教学;基辅有语言学校早于1956年已提供汉语课程,而乌克兰近年来出现了一股学习汉语和认识中华文化的热潮,不少乌克兰学者开始编写本地的汉语教材。中国在乌克兰的基辅大学哈尔科夫大学卢甘斯克大学基辅国立语言大学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分别设有5所孔子学院,其中成立于2007年的卢甘斯克大学孔子学院是乌克兰首家孔子学院[2]

军事关系

截至201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乌克兰国防工业的最大消费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多次从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购入250个引擎,用于装置教练机;中国也曾向乌克兰采购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欧洲野牛级气垫登陆艇。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时间,包括乌克兰在内的独联体各国经济动荡,许多军工专家和工程师失业;因此,中国和新加坡、以色列等国的科研机构派专家前往乌克兰招揽人才,并向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

视频

中国-乌克兰关系 相关视频

难怪乌克兰只认中国!这样东西,只有中国能给
乌克兰专家发出提议:把乌克兰“打包卖给”中国,以换取保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