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芬关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习近平会见芬兰总理西比莱原图链接来自 中国军网 的图片

中芬关系,是指历史上的中国芬兰,以至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芬兰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

历史

1917年前,芬兰作为俄罗斯帝国的大公国,中芬关系属中俄关系的一部分。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芬兰宣告独立,但中华民国直至1923年才与芬兰建立外交关系。1923年至1932年间,中华民国曾短暂在芬兰设立外交机构。初期是代办处,1925年代办处升格为公使馆。1932年4月28日,中华民国关闭驻芬兰公使馆,原馆务并入驻瑞典公使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芬兰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芬兰于1950年1月13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于同年10月28日建交。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芬兰公使由驻丹麦公使耿飚兼任,于1951年3月31日向时任芬兰总统尤霍·库斯蒂·巴锡基维递交国书,正式上任。翌年2月,芬兰驻华公使馆开馆。同年5月9日,芬兰首任常驻中国公使克诺林向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递交了国书。1954年10月,两国外交关系升为大使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亦在同年设立驻芬兰大使馆。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芬兰是少数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断交的西方国家之一。1970年代初,芬兰曾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地位。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芬兰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取得显著成果。1986年,时任芬兰总理卡莱维·索尔萨访华,成为首位访华的芬兰政府首脑。1988年,时任芬兰总统毛诺·科伊维斯托访华,成为首位访华的芬兰国家元首。中国方面,1992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访问芬兰,成为首位访芬的中国政府首脑。1995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访问芬兰,成为首位访芬的中国国家元首。

2013年4月,时任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访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1]。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与其就共同构建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同年9月,芬兰曾派出时任总理于尔基·卡泰宁来华出席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

经贸关系

1980年,芬兰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普惠制待遇。2005年,两国签署新的《中芬经济、工业和技术合作协定》。

在2004年至2008年,芬兰是中国在北欧的最大贸易伙伴。贸易方面,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2013年中芬双边贸易额为97.4亿美元。其中中国对芬兰出口额为58.3亿美元。芬兰对中国出口额为39.1亿美元。据芬兰统计,2013年中芬双边贸易额为64.4亿欧元。其中中国对芬兰出口额为36.8亿欧元。芬兰对中国出口额为27.6亿欧元。

投资方面,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截至2013年底,芬兰共有477个对华投资项目,实际投资累计9.76亿美元。2013年中国对芬兰直接投资额为3154万美元。

文化关系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芬兰首次签订文化合作交流计划,此后每3年续签。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芬兰签署《中国和芬兰政府在文化、教育、科学、青年和体育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2007年,芬兰首家孔子学院在赫尔辛基揭牌[2]

自2007年起北京市政府赫尔辛基市政府每年在赫尔辛基联合举办“中国春节庙会”活动。

视频

中芬关系 相关视频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举行会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