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1913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图片来自ppfocus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英语: 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简称临政,是中国辛亥革命期间,由独立各省和革命党人于1912年1月1日在江苏省南京府(今南京)成立的政府机构[1],也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政府机构,存在南京约3个月期间又称南京临时政府[2]。清帝退位后迁往顺天府(今北京)。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至191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正式成立期间,由袁世凯在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管治机构,又称北京临时政府

沿革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月5日举行内阁第一次会议[3],其组织方法依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提出《清室优待条件》。1月22日,孙中山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宣统退位,自己即行辞职,让位于袁世凯,南北议和

1912年2月12日,临朝称制的满清隆裕太后诏授袁世凯在北京全权组建临时政府。1912年3月8日,在南方的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政府迁北京,权力归入不同机关。

1913年中华民国大总统选举中,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副总统,并于1913年10月10日就职。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开幕,北京临时参议院走入历史。

组成部门

以下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列出临时政府组成部门。

参议院

1912年4月临时参议院迁到北京,即成为北京临时参议院。北京临时参议院还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了修改,通过了《修改约法青海为西蒙古并增加议员案》,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议员与会。但在第一次会议上,仅有在院议员的4/5以上出席,而不是全部议员的4/5以上。北京临时参议院自1912年4月29日开院,至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开幕而闭院。北京临时参议院设置委员长、法制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庶政委员会、请愿委员会、惩罚委员会。开院期间制定通过了《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蒙藏事务局官制》、《中央行政官官等法》、《中央行政官官俸法》、《国务院官制》、《国旗统一案》、《服制》、《印花税法》等。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1年12月29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表在南京召开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选举孙文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力主南北议和。1912年1月1日,南方独立各省和部分革命党人成立临时政府,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月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表在南京召开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选举会,选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

以下列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主要职官。由于当时一切均属草创,总统府各员的任免时间均未详:

同时,袁世凯对清朝皇帝溥仪发起逼宫行动,期间遭中国同盟会炸弹暗杀,袁世凯幸免于难。1月18日,孙文以《五条要约》的方式向袁世凯摊牌。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宣统帝溥仪逊位,清朝正式终结。2月13日,袁世凯通电共和,根据南方独立各省及部分革命党人的意愿,孙文提出辞职咨文,准备将大总统一职让位给袁世凯。2月15日,在临时大总统选举中,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于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职;2月20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黎元洪临时副总统。4月1日,孙文在南京向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1913年10月6日,在大总统选举中,第一届国会选举袁世凯为首任正式中华民国大总统,10月7日选举黎元洪为首任正式中华民国副总统

以下列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主要职官。

  •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1912年2月15日当选,1912年3月10日就任)
  • 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黎元洪(1912年2月20日当选)
  • 秘书处:
    • 中华民国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1912年3月10日任)

国务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南京临时政府内阁结束后,在北京临时政府时期,先后有唐绍仪内阁(1912年3月13日-6月27日)、陆徵祥内阁(1912年6月29日-9月22日)、赵秉钧内阁(1912年9月30日-1913年7月19日)、段祺瑞临时内阁(1913年7月19日-7月31日)、熊希龄内阁(1913年7月31日-1914年2月12日)。历任内阁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为国务员。

南京临时政府内阁

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临时内阁,成立于民国元年(1912年)1月3日。4月1日于南京同北京临时政府内阁总理唐绍仪交代。

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表通过了各部总长名单。因阁员尚未到达南京,故迟至1月21日孙文才在南京主持了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同年3月13日,唐绍仪内阁在北京成立。4月1日,孙文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4月3日,孙文在解职通告中称,“今国务总理唐君(绍仪)南来,国务员已各任定,于4月1日在南京交代。本总统于是日解职……本处各办事人员仍照旧供职,以待新国务员接理。”南京临时政府各部总长、次长未见明令免职,当属随南京临时政府结束而自行解职。

南京临时政府不是内阁制,而是总统制,因此并未设内阁总理

参考文献

  1. 黎元洪谈孙中山:名声是虚构 对革命没有实质贡献. 凤凰网. 2011年7月11日 [2019年9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31日). 
  2. 存档副本.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8). 
  3. 存档副本. [2009-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