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临猗县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临猗县博物馆县城非隅的双塔,建于隋唐,以“日月交影”而远近闻名,堪称中国科技史、建筑史上的奇迹。临猗县古迹有“双塔交影”,在县城内北隅有东西砖塔两座,创建于隋唐,宋代重修。相传西塔藏白蛇,东塔隐许仙。每年七夕,白蛇、许仙相会,双塔之影在月下交融,象征夫妻团聚,因有“双塔交影”之称。林外,元代大堂、临晋镇均为省级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临猗县博物馆县城非隅的双塔[1],建于隋唐,以“日月交影”而远近闻名,堪称中国科技史、建筑史上的奇迹。

临猗县古迹有“双塔交影”,在县城内北隅有东西砖塔两座,创建于隋唐,宋代重修。相传西塔藏白蛇,东塔隐许仙。每年七夕,白蛇、许仙相会,双塔之影在月下交融,象征夫妻团聚,因有“双塔交影”之称。林外,元代大堂、临晋镇均为省级保护单位。

馆藏实力

该馆藏品达3100余件,其中东周出土的青铜器,汉代的陶器占总数的50%。该馆出版物有:《临猗名胜》、《临猗书法选》等。

历史沿革

临猗县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属县文化局领导。

临猗博物馆始建于1983年,坐落在县城的北大街。总面积70平方米,馆藏文物3200余件。馆内主要陈列有东周文物专题列、碑廊等。临猗博物馆东周文物陈列,是一个大型的专题文物陈列,展出的是一批新出土,极富价值的文物精品。其中的展品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都是庙上乡程村东周大型墓地出土实物及复制品。该;地是东周时期一个以大夫为中心的墓葬群。总面积达30万平方,共发现墓葬220余座,车马坑10余座,出土文物近2000件。墓葬保存完好,遗物丰富,未经任何扰动和破坏,木质车子遗痕和器物原始位置清楚、完整,这在山西乃至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程村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东周历史、文化、车制、丧葬制度以乏晋国文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建筑布局

该馆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办公用房345平方米,为五十年代的旧瓦房建筑,展厅210平方米,是70年代的混凝土[2]楼房建筑。

临猗县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东周出土文物为主,陈列以墓葬鼎数多少,由大到小为序,配以墓葬模型、车马坑模型和复原约200余件。此外,还根据地方性和中心工作,举办《临猗文物荟萃》、《历代古钱币》、《解放临猗史》、《郇阳书画展》、《民间剪纸面塑》等临时展览。

视频

临猗县博物馆 相关视频

走进临猗双塔
临猗妙道寺双塔,“双塔交影”的奇特现象令人惊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