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互联网泡沫」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互联网泡沫(又称科网泡沫或dot-com泡沫)是指由1995年至2001年间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的投机泡沫事件。在欧美、亚洲多个…”)
 
行 1: 行 1:
互联网泡沫(又称科网泡沫或dot-com泡沫)是指由1995年至2001年间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的投机泡沫事件。在欧美、亚洲多个股票市场中,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相关企业的股价高速上升,在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触及5,408.60的最高点时达到顶峰,且以5,048.62收盘。在此期间,西方国家的投机者看到互联网板块及相关领域的快速增长,纷纷向此一方面投机。然而互联网板块的发展是一个繁荣和萧条的周期,互联网热潮有时指持续在1990年代的互联网的稳定商业增长,以及1993年Mosaic浏览器为标志的万维网。
+
''' 互联网泡沫''' (又称科网泡沫或dot-com泡沫)是指由1995年至2001年间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的投机泡沫事件。在欧美、亚洲多个[[ 股票市]] 场中,[[ 互联网]] [[ 信息技术]] 相关[[ 企业]] 的股价高速上升,在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触及5,408.60的最高点时达到顶峰,且以5,048.62收盘。在此期间,西方国家的投机者看到互联网板块及相关领域的快速增长,纷纷向此一方面投机。然而互联网板块的发展是一个繁荣和萧条的[[ 周期]] ,互联网热潮有时指持续在1990年代的互联网的稳定商业增长,以及1993年Mosaic[[ 浏览器]] 为标志的[[ 万维网]]
  
 这一时期的标志是通常被称为“.com”的互联网公司不断成立。公司可以简单地通过在他们名字上添加“e-”前缀或是“.com”的后缀来使其股票价格增长,某作者称其为“前缀投资”。
+
 这一时期的标志是通常被称为“.com”的互联网公司不断成立。公司可以简单地通过在他们名字上添加“e-”前缀或是“.com”的后缀来使其股票价格增长,某作者称其为“前缀[[ 投资]] ”。
  
 股价飙升和买家炒作的结合,以及风险投资的广泛利用,为这些企业摒弃标准的商业模式创造温床。它们突破传统模式的底线,转而关注于如何增加市场份额,但大部分最终都投资失败收场。
+
 股价飙升和买家炒作的结合,以及风险投资的广泛利用,为这些企业摒弃标准的[[ 商业模式]] 创造温床。它们突破传统模式的底线,转而关注于如何增加市场份额,但大部分最终都投资失败收场。
  
 虽然科技股泡沫破裂,但仍然有不少优秀的IT企业生存下来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如亚马逊公司、谷歌、Netflix、PayPal、雅虎。
+
 虽然科技股泡沫破裂,但仍然有不少优秀的IT企业生存下来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如[[ 亚马逊公司]] [[ 谷歌]] 、Netflix、PayPal、[[ 雅虎]]
  
 
==泡沫出现前==
 
==泡沫出现前==
  
1993年,Mosaic浏览器及万维网的出现,令互联网开始引起公众注意。1996年,对大部分美国的上市公司而言,一个公开的网站已成为必需品。初期人们只看见互联网具有免费出版及即时世界性信息等特性,但逐渐人们开始适应网上的双向通信,并开启以互联网为介质的直接商务(电子商务)及全球性的即时组群通信。这些概念迷住不少年轻人才,他们认为这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商业模型将会兴起,并期望成为首批以新模式赚到钱的人。
+
1993年,Mosaic浏览器及万维网的出现,令互联网开始引起公众注意。1996年,对大部分美国的上市公司而言,一个公开的[[ 网站]] 已成为必需品。初期人们只看见互联网具有免费出版及即时世界性信息等特性,但逐渐人们开始适应网上的双向通信,并开启以互联网为介质的直接商务([[ 电子商务]] )及全球性的即时组群通信。这些概念迷住不少年轻人才,他们认为这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商业模型将会兴起,并期望成为首批以新模式赚到钱的人。
  
 这种可以低价在短时间接触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人士、向他们销售及通信的技术,令传统商业信条包括广告业、邮购销售、顾客关系管理等因而改变。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最佳介质,它可以即时把买家与卖家、宣传商与顾客以低成本联系起来。互联网带来各种在数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业模型,并引来风险基金的投资。
+
 这种可以低价在短时间接触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人士、向他们销售及通信的[[ 技术]] ,令传统商业信条包括广告业、邮购销售、顾客关系管理等因而改变。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最佳介质,它可以即时把买家与卖家、宣传商与顾客以低成本联系起来。互联网带来各种在数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业模型,并引来[[ 风险基金]] 的投资。
  
 在泡沫形成的初期,3个主要科技行业因此而得益,包括互联网网络基建(如WorldCom),互联网工具软件(如Netscape,1995年12月首次公开招股),及门户网站(如雅虎,1996年4月首次公开招股)。
+
 在泡沫形成的初期,3个主要科技行业因此而得益,包括互联网网络基建(如WorldCom),互联网[[ 工具软件]] (如Netscape,1995年12月首次公开招股),及门户网站(如雅虎,1996年4月首次公开招股)。
 +
 
 +
[[Category:312 電腦科學]]

於 2020年8月22日 (六) 16:20 的修訂

互聯網泡沫(又稱科網泡沫或dot-com泡沫)是指由1995年至2001年間與信息技術及互聯網相關的投機泡沫事件。在歐美、亞洲多個股票市場中,互聯網信息技術相關企業的股價高速上升,在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觸及5,408.60的最高點時達到頂峰,且以5,048.62收盤。在此期間,西方國家的投機者看到互聯網板塊及相關領域的快速增長,紛紛向此一方面投機。然而互聯網板塊的發展是一個繁榮和蕭條的周期,互聯網熱潮有時指持續在1990年代的互聯網的穩定商業增長,以及1993年Mosaic瀏覽器為標誌的萬維網

這一時期的標誌是通常被稱為「.com」的互聯網公司不斷成立。公司可以簡單地通過在他們名字上添加「e-」前綴或是「.com」的後綴來使其股票價格增長,某作者稱其為「前綴投資」。

股價飆升和買家炒作的結合,以及風險投資的廣泛利用,為這些企業摒棄標準的商業模式創造溫床。它們突破傳統模式的底線,轉而關注於如何增加市場份額,但大部分最終都投資失敗收場。

雖然科技股泡沫破裂,但仍然有不少優秀的IT企業生存下來並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如亞馬遜公司谷歌、Netflix、PayPal、雅虎

泡沫出現前

1993年,Mosaic瀏覽器及萬維網的出現,令互聯網開始引起公眾注意。1996年,對大部分美國的上市公司而言,一個公開的網站已成為必需品。初期人們只看見互聯網具有免費出版及即時世界性信息等特性,但逐漸人們開始適應網上的雙向通信,並開啟以互聯網為介質的直接商務(電子商務)及全球性的即時組群通信。這些概念迷住不少年輕人才,他們認為這種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商業模型將會興起,並期望成為首批以新模式賺到錢的人。

這種可以低價在短時間接觸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人士、向他們銷售及通信的技術,令傳統商業信條包括廣告業、郵購銷售、顧客關係管理等因而改變。互聯網成為一種新的最佳介質,它可以即時把買家與賣家、宣傳商與顧客以低成本聯繫起來。互聯網帶來各種在數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業模型,並引來風險基金的投資。

在泡沫形成的初期,3個主要科技行業因此而得益,包括互聯網網絡基建(如WorldCom),互聯網工具軟件(如Netscape,1995年12月首次公開招股),及門戶網站(如雅虎,1996年4月首次公開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