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和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和镇位于广宁县西南部偏东,东靠宾亨镇,南邻高要乐城、河台镇,西与德庆县交界,北邻横山镇。距县城33千米,辖区总面积116.85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14.7万亩,耕地面积1.12万亩。全镇下辖江布、下源、镇源、庄源、村心、横岗6个村委会和五和居委会,共99个自然村,1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7万人,非农业人口917人。总户数6126户,其中农业户5056户,非农户1070户。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48亿元,增长12.5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250元,增长11.67%。

全镇总面积116.3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4.7万亩,耕地面积1.12万亩。现辖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78条自然村,总人口21340人。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781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3216万元,农业产值46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2%、31.4%和7.3%。五和镇平均气温20℃~22℃之间,年均日照量为1600小时,年均降雨量1750毫米。林业资源相当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竹子种植以面积大、品种多、产量高而著称,全镇有竹林面积5066.2公顷。“三高”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别是“一乡一品”和特色产业更取得了较大发展,全镇有肉桂林面积5万多亩,马水桔2000亩,沙塘桔1000亩,同时发展起一定面积的竹笋、佛手、青榄、山楂、红枣等种植基地。此外,养殖业也不断发展,涌现出一批养猪、养羊、养蜂、养鸡等专业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水力、矿产资源丰富。全镇建有大小水电站15座,总装机容量2800多千瓦,还有3000千瓦的水力资源有待开发。石英、锡矿、钼铌矿等矿产资源丰富,且品位较高,易于开采。[1]

工业经济

以建设资源型、生态型为特色的工业强镇为目标,以工业园建设为突破口,以“外引上争”和发展民营经济为 主要措施,全镇掀起了招项目、争政策、引资金的热潮,构建特色产业,促进多群体产业发展。全镇中小企业346家,主要企业有手袋加工、牙签厂、竹制品加工厂、纸厂(土纸、机制纸、会纸)、木器深加工厂、小水电站、石粉精深加工厂、桂油厂。其中手袋加工厂有20家,已基本形成了我镇具有特色的皮具制品走廊格局。此外,湖洞月云顶旅游风景区已通过县立项,进入招商洽谈。

名优特产

肉桂是五和镇的特色产品,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五和镇种植肉桂已达到5万亩。五和镇种植的肉桂皮厚多肉、抗疫性好、病虫害少,桂油杂质少。而且肉桂经济价值高,桂皮、肉桂油是国际市场用于制造医药、保健饮料的重要原料,具有"驱寒暖胃、祛风除湿、生津止渴、通经活络、健脾胃、强身益精"等功能。

马水桔

马水桔是五和镇特产之一。五和镇发展种植连片一百亩以上示范基地有两个,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示范基地1200亩。马水桔又称马水甜桔,是广东四大名桔之一。马水桔表皮金黄,平滑光亮,果形大小适中,形状整齐美观,五和镇种植的马水桔以皮薄核少、清甜化渣而著称,成熟期正值春节,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年桔品种。

经济

【农业】 全镇耕地面积1.6万亩,人均0.55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水稻播种面积1.64万亩,总产量6132.75吨,增长8.01%。蔬菜主要品种有芹菜油菜菠菜大白菜白萝卜黄瓜等,其中芹菜1242吨、油菜467吨、菠菜1170吨、大白菜2538吨、白萝卜420吨、黄瓜423吨。畜牧业以猪、牛、家禽为主。全年生猪出栏6490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81头,家禽存栏4.20万只。实现农业总产值1.99亿元,增长6%。

【工业】 2013年,五和镇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完成供水、供电、道路、污水处理厂、办公生活区配套设施、绿化等项目建设,环园村道硬底化建设正在施工。园区入园企业全部通过环评批复,已投产企业25家,获得配额指标5.1万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亿元,吸引外资100万美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9亿元,增长37.8%。

【商业贸易】 2013年,圩镇有农贸市场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商户120户,主要经营农产品、日常用品、家电产品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0万元。

【财税 金融】 2013年,国税入县库117.77万元,占年任务的110.26%;地税入县库351.82万元,占年任务的110.26%。境内金融机构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各1家。各类储蓄存款余额1亿元,各类贷款余额0.3亿元。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林坑桥、坳仔桥升级改造和村心村委高崀桥重建;完成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建设4.5千米。

【扶贫工作】 肇庆市供电局挂钩帮扶江布村93户贫困户,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0多万元,其中投入12.56万元帮助93户贫困户购买种养苗、新农合、养老保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投入6.25万元完善村道硬底化设施建设;投入3.59万元完善村民饮水设施建设。 文化体育 2013年,全镇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入户率60%;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2处,各类文化专业户25户,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3万余册。全年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30多场次。

教育 2013年,全镇有幼儿园3所,学生382人,教职工39人;完全小学1所,4个教学点,学生1252人,教职工76人;初级中学1所,学生707人,教职工5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率100%,完成普高送招197人。

医疗卫生、计生 2013年,完成镇卫生院门诊、住院部的翻新;有卫生技术人员26人,年内门诊量2.80万人次,住院976人次。各行政村卫生站7个,村医生10人。新农合参保人数1.95万人次。全镇出生313人,自然增长率7.34‰,人口出生率13.36‰,计划生育率87.22%,完成“四术”249例。

民政社保 2013年,全镇有农村低保户181户,人数356人,发放低保金52.70万元;城镇低保户5户5人,发放低保金1.62万元;五保户103户103人,发放金额48.82万元;镇敬老院床位19张,入住五保老人19人;优抚对象145人,支出抚恤补助金5.40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9623人。

五和镇位于广宁县西南部偏东,东靠宾亨镇,南邻高要乐城、河台镇,西与德庆县交界,北邻横山镇。距县城33千米,辖区总面积116.85平方千米。全镇下辖江布、下源、镇源、庄源、村心、横岗6个村委会和五和居委会,共99个自然村,1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670人(2017)。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48亿元,增长12.5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250元,增长11.67%。

全镇总面积116.85平方千米。现辖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78条自然村,总人口17670人(2017)。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781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3216万元,农业产值46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2%、31.4%和7.3%。五和镇平均气温20℃~22℃之间,年均日照量为1600小时,年均降雨量1750毫米。林业资源相当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竹子种植以面积大、品种多、产量高而著称,全镇有竹林面积5066.2公顷。"三高"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别是"一乡一品"和特色产业更取得了较大发展,全镇有肉桂林面积5万多亩,马水桔2000亩,沙塘桔1000亩,同时发展起一定面积的竹笋、佛手、青榄、山楂、红枣等种植基地。此外,养殖业也不断发展,涌现出一批养猪、养羊、养蜂、养鸡等专业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

水力、矿产资源丰富。全镇建有大小水电站15座,总装机容量2800多千瓦,还有3000千瓦的水力资源有待开发。石英、锡矿、钼铌矿等矿产资源丰富,且品位较高,易于开采。[2]

相关视频

广宁县五和镇中心小学校园合唱比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