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五块厝慈圣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块厝慈圣宫

图片来自94i

五块厝慈圣宫,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苓雅区次分区五块厝林靖里内,主祀保生大帝的庙宇。该庙是台湾保生信仰中,举行徒步晋香的医神庙之一。[1]

沿革发展

五块厝慈圣宫前身为乞丐寮慈福宫创建记载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甚至更早,于爱河中游一带(目前河滨国小附近)。

低厝仔时期(乞丐寮)

由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记载起,当时初建草寮奉祀,因低厝仔(俗称乞丐寮)邻进打狗港(高雄港)及硫磺水(打狗川爱河)贸易往来频繁,外来人口众多,进而吸引许多百姓求职,拜贸易兴隆及位处良地之赐,居住在低厝仔的百姓,人人皆有工作,且乐善好施,些许寻常人家更是好心收留,然而一体两面的是,也造就许多罗汉脚及游民聚集,当时唐荣砖窑场(中都唐荣砖窑厂)附近,常传出有冤魂危害地方生灵,居民迎请保生大帝前往处理,并顺利化解,且其预言都灵验,因此声名大噪、信众亦多,尊称“乞丐寮大道公”!因此居民感念在心,并在各方仕绅奔及信众奔走下,筹建小庙,百般披荆斩棘,挥汗筑成“乞丐寮慈福宫”!得名其俗谚:“俭肠捏肚 嘛嗳俭过三月十五”此句最为当地百姓津津乐道!

乞丐寮慈福宫后期因马关条约日军犯台,严禁台湾百姓结党集社,并视其全台宗教场所为抗日据点,采取强烈手段,焚毁庙宇(乞丐寮慈福宫),导致全庙付之一炬;因其神威远播,当时信众竟不约而同进庙抢救神明,神尊及信众丝毫无伤,职此之故,数尊保生大帝及众神开枝散叶,除开基保生大帝、天虎(虎爷)及令旗续奉于今慈圣宫内,迄今,多数开基神尊仍不知去向。


五块厝时期

大正9年间(1920年),进行市区改正计画,低厝仔部分居民迁移至五块厝,并迎请保生大帝令旗轮流供奉,后由谢氏家族奉祀至今;大正12年(1923年)成立五块厝慈圣宫,信徒至祖庙台南学甲慈济宫迎请保生二大帝前来安座奉祀;昭和12年(1937年)起至昭和20年(1945年)止日本在台推行皇民化政策,在这期间全台不得祭拜神明,甚致毁庙!然而慈圣宫于大正12年(1923年)初期时搭建草寮奉祀,中期更造日式平房,后期因平房倒塌,隔壁虔诚林姓人家凿壁通道,提供自家小洞出入让信众克难参拜,神奇的是,慈圣宫在此期间竟安然无恙,更为啧啧称奇、不可思议!也因皇民化运动及欣逢台湾光复,导致整整五十七年内,历史众说纷纭,确切史迹不可考。

祭典神祇

龙边(进庙门右侧)

虎边(进庙门左侧)

下坛

  • 配祀 黑虎大将军(虎爷)

徒步晋香

根据台湾宗教史料,五块厝慈圣宫为常态性保生大帝徒步晋香团,无固定路线,并是首间以两顶四人藤轿(似府城大驾)步行至祖庙台南学甲慈济宫,全程(去回)约达两百五十公里。

徒步晋香缘起

光绪时期,高雄往来学甲依靠牛车居多,因此信众必须乘坐牛车或徒步前往祖庙谒祖晋香,就此开启纪元香路

大正9年1920年)低厝仔居民陆续请神迁移至五块厝定居轮祀;民国69年1980年)现址重修建庙,日时期因实施台湾地籍规则,但界定不明,导致五块厝慈圣宫于台湾光复后,建于国有地之上而浑然不知;民国40年1951年)政府实施公地放领,当时因民风纯朴,法学观念尚未普及,因此未办理相关手续,后导致历届高雄市政府所属财政局追讨数十年租金及购地费用,并委托法律事务所提告追讨,然而区区小庙定无力负担近一甲子庞大租金及购地费用,唯恐政府拆庙还地;因缘际会下,由地方仕绅偕同五块厝慈圣宫管理委员会一同开庭协调,财政局允诺从宽认定分期缴纳,至今仍维持这恐怖平衡。

民国100年2011年)前,一位林姓地方仕绅连续一个月梦见庙内空荡,众神消失无踪,深知恐与土地官司有关,为求慎重便向保生大帝掷筊请示,掷出数十圣筊,大为讶异,突灵光一闪请示大道公,要不要徒步晋香?凌空一掷,圣筊落地!正所谓“给鱼给竿,不如给神钓竿”,在此观念下,更毅然决然举办徒步晋香,后欣逢中华民国建国百年,并于当年重启纪元香路


徒步日程

非常特别的是,为配合祖庙学甲慈济宫上白礁祭典(学甲上白礁暨刈香)每年日程基本不变,但徒步晋香天数依当天神意为准。

  • 农历3月6日 子时 放头旗
  • 农历3月7日 午时 犒军
  • 农历3月8日 辰时(上午八点十七分)请神登轿 出发
  • 农历3月10日 到达祖庙学甲慈济宫
  • 农历3月11日 参与祖庙学甲慈济宫上白礁祭祖绕境大典
  • 农历3月12日 请火回驾
  • 农历3月14日 本宫安座 合炉大吉
  • 农历3月15日 恭祝保生大帝圣诞千秋 交谊境祝寿、泡茶

曾有年因保生大帝谢府元帅回程抵达高雄时,神轿发辇,而提前一天回宫安座。

徒步晋香特色

  • 跪轿:随香脚徒步抵达学甲时,已过中午,正欣逢祖庙学甲慈济宫固定于农历三月十日恭请开基保生大帝及谢府元帅,以辇宫方式出巡学甲仁得角、三块厝、二港仔、溪仔墘与县内角等外境,此时,绕境队伍恰巧于回驾路上;因此,五块厝慈圣宫保生大帝及谢府元帅便会在学甲不定点歇驾,待与祖庙回驾队伍相遇时,慈圣宫两顶大轿会有其剧烈反应(发辇),并以飞快速度冲向祖庙辇宫,轿担在难以解释压力下,压著徒步的随香脚单膝跪地一路恭迎祖庙神尊回宫安座;祖庙神尊安座后,慈圣宫保生大帝与谢府元帅两顶大轿,以虔诚的跪礼,从庙外一路跪入大殿谒祖晋香,象征【饮水思源】及【儿子见到父亲的尊敬之情】富含著教育意义,并为学甲上白礁暨刈香必看之一,此举宗教界视为行大礼,在众多宗教活动中,


附属组织

  • 保安会馆
  • 晓皇会馆
  • 五块厝慈圣宫轿班团
  • 五块厝普渡公会


交通

  • 高雄捷运橘线O8五块厝站4号出口,出站左转(往公园方向)步行福德三路直行(约9分钟),右转四维一路抵达(约1分钟)。
  • 高雄环状轻轨C33卫生局站下车步行往四维一路方向左转(约1分钟),直行四维一路抵达(约2分钟)。
  • 高雄市公车0南(四维一路口站) 0北(四维一路口站) 81(福东国小站)。
  • 中山高速公路国道一号行驶至中正交流道下中正一路,往高雄市区方向后(约1分钟),即左转辅仁路直行(约1分钟),右转四维一路直行抵达(约3分钟)。

参考文献

  1. 五块厝慈圣宫,痞客邦,29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