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会计机构

会计机构
圖片來自优酷

指各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职能部门

会计机构,是指各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职能部门。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1]

  • 外文名:accounting department
  • 作 用: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 本 质:机构

目录

类型

国家管理部门设置的会计机构

《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是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是主管该地区会计工作的机构。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分别设置会计司、处、科等。

这一任务主要由中央财政部下设的会计司来完成,财政部在会计司内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专门负责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工作。会计司的其他部门还负责相关会计制度的建设工作。

国家管理部门会计机构的主要任务包括:组织、指导、监督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审核、汇总所属单位上报的会计报表;核算本单位和上、下级之间缴、拨款等事项。

国际部门会计机构与会计与财务的交叉情况:

(1)会计准则的制定、修订与解释以及会计准则示范性指南或示范性会计制度的制定工作。

(2)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3)其他有关会计事项

行政、事业单位设置的会计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设置的会计机构,不仅需满足对经费收支及时进行核算和报告的要求,同时也需遵循内部控制的原则,以保证各该单位预算资金的安全与合理地使用。

在市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经济的影响、推动下,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额预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将越来越少,除国家机关外,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实行了企业化管理和核算,他们通过各种有偿服务的方式取得收入。其会计机构的设置比全额预算单位复杂的多。对于盈利活动多且复杂的事业单位,其会计机构的设置可比照企业单位进行。

企业单位设置的会计机构

了解企业单位设置会计机构之前,首先明确,企业单位指的是那些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盈利单位。它包括各种类型的企业组织。一般而言,除了那些规模小、业务简单而不需要设立专门会计机构的单位外(但必须进行正常的会计核算),所有的企业单位都必须要设置会计机构。

原则

会计机构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合规合法原则。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

(2)全员性原则。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医院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医院院长应当对该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3)全面性与系统性结合原则。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医院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4)权责明确、相互制衡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医院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6)动态性原则。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应随着外环境的变化,医院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改和完善。

任务

总体任务

1、有效地进行会计核算。

2、进行合理的会计监督。

3、制定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会计政策。

4、参与本单位的各种计划的制定,并考核计划的执行情况。

为保证顺利、有效地完成上述任务,达到预期的会计目标,会计机构内部应进行合理的分工,按照会计核算的流程设置责任岗位,配备会计人员。

具体任务

业务主管部门的会计机构的任务

1、负责组织、领导和监督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

2、根据国家统一规定要求,制定适用于本行业的会计制度;

3、检查和指导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并帮助解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4、审核、批复所属单位上报的会计报表,并汇总编制本系统的会计报表或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5、核算本单位与财政部门以及上下级之间的缴拨款项;

6、总结并交流所属单位会计工作的先进经验;

单位的会计机构的任务

1、参与编制各项经济计划、定额标准,签订经济合同,参加经济管理,参与经营决策;

2、执行并有权要求全体职工执行财务计划、财务会计制度,遵守和维护财经纪律;

3、记录经济活动,为管理者、投资者、其他财务相关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和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4、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5、检查资产的利用情况,防止经济上的损失浪费和违法乱纪行为等; [2]

作用

会计控制制度按基本规范的要求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现代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是指施控主体对受控客体的一种能动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使受控客体根据施控主体的预定目标而动作,并最终达到这一目标的实现。

按现代管理学理论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发展的需要,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改或制定新的计划,并调整整个管理工作过程。

其三种概念对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的定义基本是大同小异。总之,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是以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总体,采取一系列专门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对所属控制系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一种特殊管理制度。

控制内容

会计机构涉及会计工作所有经济业务。卫生部制定的《规定》对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内容提出10项要求。

(1)预算控制。包括建立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考核等管理制度。特别要求医疗机构要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组织收入、安排支出、严格控制无预算支出。

(2)收入控制。涵盖建立健全收入、价格、医疗预收款、票据、退费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

(3)支出控制。健全支出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等制度,明确支出审批权限,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

(4)货币资金控制。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业务授权批准制度,明确被授权人的审批权限、审批程序。

(5)药品和库存物资控制。制定科学规范的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流程,明确计划编制、审批、取得、验收入库、付款、仓储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

(6)固定资产控制。制定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明确取得、验收、使用、保管、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

(7)工程项目控制。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制定项目决策,概算编制,项目实施,价款支付、竣工决策、竣工审计业务流程。

(8)对外投资控制。建立对外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环节的有效控制措施。

(9)债权和债务控制。建立健全应收款、应付款项审批手续、清欠核对报告、定期清理等制度。

(10)财务电子信息化控制。明确其功能,业务流程,操作授权、数据结构和数据校验等方面必须符合会计机构的要求。

机构内容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规定》中对每项会计机构内容,都十分强调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不相容职务是指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将不相容职务实行分离,也就是说两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或部门分别管理,无意识犯同样错误机会的可能性很小,有意识的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不相容职务分离核心是“内部牵制”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分离内容具体包括授权和执行的职务要分离、执行和审核和职务要分离,执行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保管和记录职务要分离。

分离原则

授权和执行的职务分离这是体现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如果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于一人身上就容易产生舞弊,在明确职责权限基础上做到互相分离。

批准工序

执行和审核职务要分离财务收入支出事项牵制制度要求有经办人、验收人、审核人和批准四道工序,审核人行使收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审查职务,它又是批准人能否批准的收支的依据,执行和审核职务的分离,会形成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防止执行职务的人偏离收支计划,违背财经纪委和法律法规。

执行和记录的职务分离特别是支票和银行存款印鉴要实行分管制度,防止集中出纳员一人保管而产生舞弊现象。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不能兼管工程决算的审查。《决定》对月末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提出新的要求,不能由银行出纳人员自行编制,要由以外的财务人员进行核对。

帐薄管理

保管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对物资要设三级帐薄管理,财务部门设立总帐,进行总分类核算物资保管部门要设置立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物品保管员要设立数量明细帐,进行品种、规格、数量的核算。三者互相制约,才能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同时还要做到记录明细帐和总帐要分离、登记日记帐和总帐要分离。

责任

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医院在处理财会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授权批准体系的建立应包括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的层次、授权批准的责任:

(1)授权批准范围必须是授权人指定范围内权力行为,如果超越指定权力行为,这种授权是无效的。

(2)授权批准一般分三个层次,基本建设、大型维修,药品和设备购置应由职工代表大会批准,正常经济运行的支出由医院院长审批,小型支出由财务科长审批。

(3)授权批准的责任是指在授权批准时,既要明确下属的有哪些权限,也要明确应承当的责任,做到权、责的统一,有权无责会造成权力的失控,有责无权会形成无所作为,有权有责才能保持政令畅通。[2]

视频

什么是会计机构?

好看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