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偏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偏师汉语词语,读音是piān shī,旧时指在主力军翼侧协助作战的部队。中文名 偏师 外文名 auxiliary force 拼 音 piān shī 注 音 ㄆㄧㄢ ㄕㄧ.

偏师
圖片來自百度

目录

1 解释.2 出处.

解释

1、指主力军以外的部分军队。2、低级军官名。

出处

1、 《左传·宣公十二年》:“韩献子谓桓子曰:‘彘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宋 陆游《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吊伐之兵,本不在众,偏师出境,百城自下。”《明史·太祖纪》:“彼以偏师缀我,而全军趋金陵,顺流半日可达。”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秦虽去不远,臣请率偏师追击之。军有归心,必无斗志,可一战而胜也。”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词:“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 2、 清末濮振声在浙江建德一带组织反清独立军,其基层编制以五人为伍,有伍长,五伍为偏,有偏师。参阅 陶成章 《浙案纪略·濮振声传》。 [1]

偏师
圖片來自百度

示例

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七月,东晋太尉刘裕率军离开洛阳,推进到陕城。此时,刘裕安排的三支奇兵也都进入后秦境内,他们分别是从子午谷北上的姚珍之军,从洛谷入关的窦霸之军和从武关进入关中的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所领的三千人马。沈田子和傅弘之的军队从武关进入后秦国境,所向无敌,各个郡县的地方官都望风而逃。这支军队顺利推进到蓝田。蓝田,过去又称作青泥,因城池对面是峻山,其上多柳树,因而又称作蛲柳,这里是从东南方向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当晋军主力与后秦军在定城(陕西华阴东)相持不下的时候,沈田子之军到了蓝田。后秦主姚泓命令给事黄门侍郎姚和都率军驻扎在这里抵御。刘裕担心沈田子等人率领的部队人数较少,命令沈田子的弟弟沈林子率领一万精兵南下,增援沈田子等人。沈林子率军翻山越岭,穿越了伏牛山脉,一路跋涉前来。然而,就在沈林子之军尚未到达之时,后秦主姚泓得知刘裕大军已经推进到了阕乡,他决定亲自率领大军从长安出发东进与刘裕决战。但是他又考虑到假如大军东出以后,沈田子之军会在蓝田动手,一旦蓝田失守,后秦军主力将会腹背受敌,长安也将变得非常危险。想到这里,他决定在大军东进之前,以优势兵力将沈田子解决掉。于是,他命令姚裕率领八千步骑先行出发,增援蓝田,姚泓亲自率领数万大军随后而去。晋军这支被刘裕用作疑兵的部队,人数与后秦军差距是非常大的。后秦军刚刚抵达前线,沈田子就决定趁后秦军立足未稳,孤注一掷与后秦军决战,傅弘之劝阻道∶“敌众我寡,难以抵敌。”沈田子反驳道∶“兵贵用奇,不全靠人多。”傅弘之仍然不答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