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冀州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冀州区,隶属于河北省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华北平原腹地,至今已有2200余年建制史。截至2018年,全区总面积918平方千米(含魏屯镇39.6平方千米),下辖7镇4乡410个村(含魏屯镇28个村),常住人口37万人(含魏屯镇1.9万人)。

冀州区于春秋时期称为鲜虞国,战国时改属赵国,秦朝属巨鹿郡,明朝冀州(地区级)属真定府,新中国成立后,属河北省衡水专区,1993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冀县撤县建市,相沿至今。2016年7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冀州市,设立衡水市冀州区,以原冀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冀州区的行政区域。

河北省的简称“冀”便来源于此,现留有汉代古城遗址、诸候王古墓20余处,汉献文帝南巡碑等古碑刻107处。冀州自古儒风昌盛、人杰地灵,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冀州人民“崇文重商、大气谦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九州之首精神。

冀州区先后荣获“河北省采暖铸造产业名县”[1]、“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河北省特色产业名县名镇”[2]、“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河北省2017年度洁净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人居环境进步奖、省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区、河北省首批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市 ”等称号。

2018年,冀州区生产总值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1.5%。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月,冀州区下辖7镇4乡,共410个村(含魏屯镇28个村)冀州镇官道李镇魏家屯镇南午村镇周村镇码头李镇西王镇门庄乡徐家庄乡北漳淮乡小寨乡,政府驻冀州镇冀新西路239号。 [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冀州区介于北纬37°18′40″至37°44′25″,东经115°09′57″至115°41′07″之间。地处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西南,东邻枣强县(衡水),西偏南与宁晋县(邢台)毗邻,西北与辛集市(石家庄)、深州市接壤,南接南宫市,西南与新河县(邢台)为邻,北隔衡水湖与衡水市区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9.58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7.180千米,总面积917.1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858.8433平方千米,占93.6%,水域58.3267平方千米,占6.4%。

地形地貌

冀州区是古黄河、漳河、滹沱河等水流冲积而成的低洼平原;东南部和西北部稍高,东北部较低,海拔高度为21.5至26.5米,地势较为平坦。

气候

冀州区位于北半球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少,属半湿润区。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寒旱同期,雨热同季。光热资源比较丰富,1966~2006年多年平均气温13.10℃,多年平均降水量461.80毫米。气候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大风、低温、干旱等气象灾害较多,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

土壤

冀州区土壤质地比较适中,沙壤质和轻壤质土壤占总土种的85.3%,是粮食、棉花生长发育较理想的土壤,中壤质土壤占总土种的14.7%,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耕地面积较大,土壤类型较多。地势平坦,部分土壤土体结构不良,母质含盐碱量较高。

水文

冀州区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流域南排河水系,境内河流较多。东有老盐河故道,南有索芦河。西南与西部有西沙河与滏阳河。在根治海河中兴建的滏阳新河、滏东排河横贯境内,是行洪排水主要河道。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2009年土地第二次调查数据,全区农用地面积71994.4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5%;建设用地总面积11309.4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3%;未利用地面积8413.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2%。

农用地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59743.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5.1%,园地面积3879.9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2%;林地面积1912.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1%;其他农用地面积6458.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的面积9763.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7%,包括城市用地1206.9公顷、建制镇368.7、农村居民点7580.0公顷、采矿用地511.7公顷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96.1公顷;交通水利用地1124.2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2%,包括交通用地605.0公顷和水利用地519.2公顷;其他建设用地421.7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0.5%。

其他土地

水域用地面积5274.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8%;自然保留地面积3136.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4%。

水资源

冀州区境内地上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外来客水,石津渠水三部分组成。冀州市地表水可利用水资源为5243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资源为700万立方米,合计为5943万立方米。冀州湖总面积75平方公里,在冀州境内为57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面积和蓄水量仅次于白洋淀。

地热资源

冀州区徐庄、堤里王一带,适于利用松散盖层中的中低温热水。傅官至衡水北沼一带,松散盖层可得中低温水,基岩中可得岩溶裂隙高温热水,矿化度低,水量大,水头高。西王庄、门庄一带,松散盖层可得中低温热水。李瓦窑至枣强张秀屯一带,松散盖层中可得中低温热水,基岩中可得中高温热水。

经济

综述

2017年,冀州区生产总值110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0.2亿元、55.5亿元、44.3亿元,分别增长3.6%、5.4%、9.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7亿元,同比增长1.2%。

冀州区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945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330万元,分别增长8.6%、5%,其中税收占比稳步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36239万元。争取利用上级各类财政资金9亿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511.8吨、64.3吨。全年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14天,比2016年增加108天。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423元、13414元,分别增长10.1%、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8亿元,同比增长11.3%。

2018年,冀州区生产总值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1.5%。

第一产业

2017年,冀州区全年涉农支出3.3亿元,建设密植果园1.4万亩,新增设施蔬菜600亩、中药材2000亩,分别达到4800亩、1.6万亩。建成10家农业园区,新增规模化养殖场18家,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达到35家,省级以上达到6家,耕地保有量保持78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5500亩、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1万亩,“渤海粮仓科技计划”示范推广15万亩。完成22万亩农田“一提一补”水价改革,39个省市重点村容貌焕然一新,岳良“皇家小镇”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村。垃圾中转站新增配变141台,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桥梁21座,被评为河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2018年,冀州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新增密植果园16000亩、中药材2000亩、设施蔬菜1000亩。新建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场16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培育典型合作社示范社10家、家庭农场300家,

冀州区推广农业新技术10项以上,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座,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10个以上。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龙头,新增地表水灌溉农田5万亩、高标准农田1万亩,完成10.5万亩水价“一提一补”改革小麦季节性休耕3.1万亩,谋划启动3个新示范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第二产业

2017年,冀州区签约项目24个,11个项目列入河北省、衡水市重点,形实施技改项目32个,4个列入河北省重点。新增省级两化融合重点企业5家,装备制造业被评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冀州区新增外贸企业20家,达到120家,外贸进出口额实现5.7亿元,同比增长17%。新增规上企业11家,总数达到97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1.5亿元,增长5.5%,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总数突破400家。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重点工程技术中心1家,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申请专利170件,创建专利优秀品牌5个、省名牌产品7件、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11件,荣获市政府质量奖3个,冀州区被评为河北省第二批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引入优质企业30余家,盘活闲置厂区1000余亩。

2018年,北京实宝来游乐设备、益和食品酿造容器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河北百萃食品、益扬游乐设备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南区三期路网、第四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冀州区实施技改项目30个以上,争取5个列入省重点,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年内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5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申报专利200件以上。积极与北京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对接,引入项目20个以上。争取年内引入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第三产业

2017年,冀州区全年签约项目24个,10家企业相继落户,新增外贸企业20家,达到120家,4家入选全省首批跨境电商示范企业,外贸进出口额实现5.7亿元,同比增长17%。新增规上企业11家,总数达到97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1.5亿元,增长5.5%。引入优质企业30余家,盘活闲置厂区1000余亩,年末贷款余额112.7亿元,存贷比提高4.8个百分点,达到53%。争取土地指标892亩。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2017年,冀州区民生支出19.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2.5%,转移农村劳动力3108人,新增城镇就业4136人,失业再就业1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帮助859户、1517名贫困人口脱贫。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标准稳步提高,城镇、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1240元、880元,达到7200元、3960元,为7411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763万元。开展助老安康工程,8528名老人享受高龄补贴,资助12060名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26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90户。

教育事业

2017年,冀州中学新校区二期竣工投用,在校师生达到1.7万人。投入2400余万元,改善了55所学校办学条件。

医疗卫生

2017年,冀州区市第二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加快建设,区医院与码头李镇中心卫生院建立医疗服务共同体,参保职工实现京、津、冀三级以上医院异地就医直接报销结算。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有了自己的“健康管家”。

文化事业

2017年,冀州区重点公共场所开通“i-jizhou”免费WIFI信号,建成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免费播出18套节目。

交通运输

综述

冀州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出西联的中心地带,周边300公里以内,有北京、天津、济南、郑州、太原和石家庄等华北六大城市,均有高速公路、铁路或者国道相连。

公路

通过大广高速,冀州区两小时可以通达京津经济圈。

铁路

通过石济客专,冀州区1小时可以通达石家庄、济南经济圈。京九高铁衡水段将于2020年建成运营,届时冀州将融入北京1小时经济圈。

航空

通用机场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加速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将使冀州的交通条件更加方便、快捷、高效,为商业往来、旅游出行等提供更加优越的交通条件。

著名人物

邳彤:刘秀到洛阳后拜邳彤太常之职,后又改任左曹侍中,专侍于皇帝左右。汉明帝刘庄即位后,在南宫云台绘制了二十八位开国功臣的画像,称“云台二十八将”,邳彤为二十八将之一。

冯跋:(?-431),字文起,东晋十六国时北燕国君,长乐郡信都(今冀州区冀州镇岳良村)人。公元409年,燕王高云被部下所杀,冯跋平定事变,被众将推举为王,年号“太平”,国仍称燕(史称北燕)。

冯弘:字文通,冯跋之弟,北燕国君。冯跋在位时,冯弘被封为中山公。冯跋死后,冯弘杀死冯跋的儿子冯翼,自立为北燕国君,年号“太兴”,在位六年。公元437年,魏攻打北燕兵临城下,冯弘被迫逃往高丽(今朝鲜),两年后被高丽王所杀。

冯太后:(441-490),长乐郡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北燕国君冯弘的孙女,杰出的女改革家。

冯熙:(?-495),字晋昌,长乐信都(今冀州市岳良村)人,历任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后出任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

尚义:明代冀州(今冀州市)人,为官清廉,被称作“布袍令”。延安县民众为尚义立“遗爱碑”。

孙敬:字文宝,汉代信都(今冀州市)人,“头悬梁”的典故即出自孙敬。把孙敬、苏秦以及车胤的“囊萤”、孙康的“映雪”,引为苦读的楷模。

刘焯:(544-610),字士元,隋朝经学家、天文学家,信都县(今冀州市)人。

孔巢父:(?-784),字弱翁,唐朝大臣,冀州(今冀州市)人,孔子三十七世孙,“竹溪六逸”之一,与李白、杜甫以及皇甫冉等文豪友善,亦有诗文佳作行世,后散失。《旧唐书》、《新唐书》均有孔巢父传。

胡宗照:(1884-1942),字峰荪(sun),笔名耐翁,冀州(今冀州市伏家庄村)人,近代著名书法家。

道安:(312-385),东晋时杰出的翻译家、著名高僧。创立“本无宗”佛学学派。道安融合禅学和般若学两大学说的精华,主张“以无为本”,开创了新学派:”本无宗”,这是我国在佛学上创立学派的最重要的代表。

宋迈伦:(1809-1893),名彦超,字迈伦,清朝中叶著名的爱国武术家,人称“神拳宋老迈”。

尹福:(1840-1909),字德安,号寿鹏,冀州(今冀州市漳淮乡漳淮村)人,清末武术家,人称“瘦尹”,曾为光绪拳师。

梁振圃:(1863-1932),字照庭,冀州(今冀州市冀州镇后冢村)人,清末武术家。梁振圃7岁习武,练习弹腿,16岁时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数年后功夫练成,精于六合八式,尤善截法,后在北京前门外设场授徒,渐成名师,人称“估衣梁”。

李子鸣:(1900-1995),八卦掌第三代传人,人称“武杰”,冀州(今冀州市冀州镇李桃村)人。为八卦掌第三代高手之一。李子鸣整理编纂了《八卦掌悟通》、《董海川转掌及图解》、《梁振圃八卦掌》等书。李子鸣桃李满园。李子鸣曾应聘为中国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武协名誉会长、人民大学武协顾问、航空学院武协名誉会长和日本中国拳法联盟顾问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