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星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星炜

大清工部左侍郎
籍贯 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
族裔 汉族
字号 映榆,号圃三
室名 思补堂
出生 康熙五十七年
(1718-11-05)1718年11月5日)
浙江省钱塘县
逝世 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2月28日(1772-02-28)(53岁))
京师
亲属 曾祖父:刘维烈
祖父:刘淳
父:刘枢
从兄:刘纶
侄:刘跃云
姻娅:汤先甲史奕昂梁国治
子:刘谨之刘种之刘理之刘堉之
出身
  •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进士出身
著作
  • 《思补斋文集》
  • 《诗集遗佚》

刘星炜(1718年11月5日-1772年2月28日),字映榆,号圃三[1],室名思补堂[2]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政治人物、学者、骈文家。

历任

雍正十三年(1735年),补县学生员。乾隆九年(1744年),顺天府乡试举人,任学录。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第二甲第一名进士出身传胪),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1751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乾隆十七年(1752年),以编修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会试同考官。十八年(1753年),升翰林院侍讲,充经筵讲官,差任河南乡试正考官。十九年(1754年),以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差任广东学政。二十一年(1756年),丁母忧去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服阙,补任原官。以翰林院侍讲差广东学政,改差安徽学政。二十五年(1760年),以侍读差充安徽学政。二十六年(1761年),升左春坊左庶子,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差安徽学政。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以翰林院侍读学士入直上书房。三十年(1765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在上书房行走。补礼部右侍郎。三十一年(1766年),改礼部左侍郎,充武会试大总裁。调工部右侍郎。三十二年(1767年),改工部左侍郎。三十七年(1772年)卒于任上。诰授资政大夫,有诰命二道。国史有传。

政绩

  • 广东学政任内,上疏:“鹤山立县初,有广州民一百五户请修城入籍,缘是开冒考之弊,请以有庐墓、田粮在县者为限。”杜绝代考作弊。
  • 安徽学政任内,奏请童生考试加考五言六韵诗,被朝廷采纳实行。童试有诗的内容,就是从他开始的。

著作

  • 《思补斋文集》四卷[3]
  • 《诗集遗佚》[4]


诗文

赠廖古檀明府

金斗城高锁绿苔,公余携鹤任徘徊。

知君怀古多情思,定上城东鲍照台。


送秦生廷坤由当涂改调全椒 其二

咫尺横江路,因风盼好音。论文三岁字,许国十年心。

姑孰传芳远,名公属望深。役车行部处,为汝憩棠阴。


送秦生廷坤由当涂改调全椒 其一

鱼稻丰年瑞,文章大国风。涛声五里外,山色半城中。

蹑𪨗多名士,传衣望自公。青毡君旧业,勿使叹途穷。[5]

家庭及关联

刘星炜为武进西营刘氏第十四世。

妻妾

子女

  • 长子:刘谨之(1739年-1787年),余氏出。乾隆二十四年举人。
  • 次子:刘种之,余氏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
  • 三子:刘理之,赵氏出。娶梁国治女。
  • 四子:刘堉之,庶出。早卒。
  • 长女,余氏出。适山东候补州同知赵任江。
  • 次女,赵氏出。适直隶长垣知县方其畇。
  • 三女,赵氏出。适钦赐举人梁承云(梁国治子)。
  • 四女,庶出。适监生程廷仪。
  • 五女,庶出。适分发广东府经历王行芳。

注释及参考资料

  1. 闵尔昌 编《碑传集补》一册三卷,232
  2. 杨廷福,杨同甫 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下册,1631
  3. 许贞干作注
  4. 刘持原承德避暑山庄抄出编为三卷,未付梓
  5. 刘星炜的诗文 , 中国古诗文网,
  6. 吴鼒 编《八家四六文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