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北京市万安公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市万安公墓

中文名: 北京市万安公墓

外文名: Beijing Wanan Cemetery

别 名: 李大钊烈士陵园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东万安里1号

始建时间: 1930年

对外服务电话: 墓地:62591545 骨灰堂:62591355

李大钊烈士陵园预约参观:62591044

北京市万安公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东万安里1号,是北京最早建立、历史最长的现代公墓,原名“北平香山万安公墓”,西倚香山,北近卧佛寺、植物园,东望玉泉山、昆明湖,南至西山八大处,众多名胜之区环列四周。此地“山脉由昆仑来龙,形势无美不备,盖又合于一般之有风水观念者,诚天成地就之大吉壤也”,为风水福地和建设公墓之最宜地点。[1]

历史沿革

1930年,由曾任北洋政府交通部司长的蒋彬侯和曾任北京禁烟局第九分局局长、恒生营造厂经理的王荣光合作创办。 1938年春,王荣光次子王明德继承父业,因蒋彬侯撤资退股,于1940年改组万安公墓,任总经理,管理公墓的一切事务。 1960年11月9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同意民政局接管万安公墓。同年11月24日,万安公墓由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正式接管,结束了“私立北平(京)市香山万安公墓”的历史,开启了万安公墓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1983年10月29日,李大钊烈士陵园落成于万安公墓内,牵引着万安文化的挖掘和传播。 1993年起公墓由正科级转为正处级殡葬事业单位,并开始与周边单位开展土地租赁及合作经营。

业务现状

万安公墓占地面积216亩,其中自有土地130亩(国有划拨,已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其余为合作土地。 万安公墓是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的经营性殡葬单位,承担着推进殡葬改革、落实殡葬惠民政策、保障群众基本丧葬权益、满足群众多样性殡葬需求、实现自身积累发展的职责和任务。 主要服务项目:骨灰安葬、骨灰安放、墓碑制作,葬后服务,丧葬用品服务,经营花圈、寿衣、鲜花等。 主要葬式:1.传统墓葬:骨灰墓;2.立体节地葬:骨灰廊葬、骨灰墙葬、骨灰亭葬(壁葬);3.生态节地葬:骨灰生态安置区(待改造);4.骨灰寄存:骨灰堂骨灰寄存。

服务理念

万安公墓位于风景秀丽的香山脚下,墓园布局美观,建筑中西合璧、典雅别致,自然人文景观和谐统一,且名人墓地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李大钊、王以哲、朱自清、戴望舒、董海川、曹禺、启功、董竹君、容国团、冯友兰、季羡林、任继愈、周汝昌、魏巍、南仁东等大批社会各界名人营葬于此。现为“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多年来,万安公墓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恪守“节约土地、保护环境、适应市场、规范服务、满足需求”的服务方针,提供墓穴租用续租、骨灰寄存取走、墓型设计、碑文制作、丧葬用品销售、老墓维修、祭扫服务等殡葬服务项目,提供节地生态安葬和文明肃穆的骨灰安葬及追思仪式,满足了服务对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丧葬需求,服务管理水平和行业形象不断提升,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成为首都北京“惠民殡葬、公益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阳光殡葬、人文殡葬”的名片。

保护措施

2021年3月,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烈士陵园,坐落在北京香山东南万安公墓内,占地2200平方米,由中共中央批示修建,落成于1983年10月29日。园内迎面是李大钊烈士汉白玉雕像,雕像后是李大钊烈士夫妇墓,墓后是青花岗石纪念碑,碑的正面镶刻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题词,背面是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园中保存有1933年李大钊烈士公葬地址原貌及当时一同埋入墓穴的李大钊烈士墓碑。陵园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北京市社会大课堂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实验基地、北京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发挥着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社会大课堂教学实验、红色文化风景游览、处级干部教育培训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功能,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于一体的生态化、现代化、人文化陵园,弘扬革命传统,传播红色文化,服务社会大众,发挥重要的宣传教育功能。  

马占山墓

马占山墓在万安公墓内之西部。墓碑与墓盖均为汉白玉石所制。坐西朝东,阳面铭文:“马府君讳占山之墓,公元一九五O年岁次庚寅十二月七日谨立”。 马占山将军,吉林怀德县人。生于1887年,卒于1950年。享年63岁。曾任国民党东北挺进军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率先抗战,在江桥战役中,消灭日本侵略军1500人。  

参考来源

  1. [1],北京陵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