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千年瑶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走进古寨,仿佛进入历史的时光隧道,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让人感受到瑶族历史的悠久和传统文化古典美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瑶寨,让我们大开眼界。周围山势险要、溪水奔流、群峰迭嶂。向上望去,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典建筑民居遍布山岗,古屋一律青砖砌墙,黑瓦盖顶,造型独特,极为壮观。

“岭南无山没有瑶”,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瑶族的分支之多,分布之广,迁徒历史之繁,皆位居前列。南岗镇位于连南县城以南的大山深处,那里群山起落,散布着多个瑶族同胞的自然村落,而在其中一个海拔600多米高的山顶,就有一个瑶族同胞世代居住的古瑶寨掩映在荒草丛中,鲜为世人知晓,却是最让游客回味的地方。油岭位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城的西南部,距离县城15公里。瑶寨四面环山,风光旖旎,生产生活习俗、节日、服饰、饮食、歌舞等瑶族遗风古俗在这里相传千年世代。是八排瑶历史传统文化艺术和民族民俗风情保留得较完整的地方,是 “歌舞之乡”,村民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被誉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1998年,油岭村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油岭瑶族歌舞队”曾多次代表广东瑶族到中央和10多个省市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演出,把排瑶文化、瑶族风情介绍给外部世界,深受各界好评,并得过多种奖项。

千年瑶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5℃,最低温度为—4.8℃。月平均气温以7、8月为最高,在28至28.5℃之间。山上与平原相差2至4度,晚上比白天低6至12℃。一般在11月下旬开始降霜,至翌年2月中旬终霜,年平均霜期17天,最多33天。结冰日数年平均5.8天,最多16天,降雪年平均2.6天,最多6天,积雪时间一般2至4天,高山多达40至50天。每年有寒潮3、4次,强冷空气14至16次,一般在9月下旬就有寒露风入境。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风向呈季节性变化。夏季多吹南风,冬季及其它月多吹东北风。[1]

石墙口

车子在山间小路蜿蜒前行了许久,眼前一片开阔,蔚蓝天空下,一座座明清风格的青砖黑瓦古屋一层层依山而建,坐南朝北气势不凡。粗略估计,古寨内的建筑数量有上百座之多,庞大的建筑群仿如灰褐色的布达拉宫,镶饰在群山之中,依稀流露出当年盛极一时的辉煌。

古寨外的石墙口,几棵古老的松柏树依偎着,仿佛是古寨的最后守护者,跨入石墙口,顿有仿如隔世的感觉。千百年前瑶家浓郁的风情画面一下子展现在眼前,风中仿佛都带着一丝扑朔迷离的神秘气息。

南岗千年瑶寨依山而建,房屋顺着山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半山坡上,因而这类聚居在半山上的瑶民被称为排瑶。南岗千年瑶寨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隋唐时期,排瑶的祖先迁移到连南山区,为了躲避兵匪的侵扰,他们在险峻的高山上建寨聚族而居。明代时已具相当大的规模。南岗排的规模比其它排大,人口也比较多,鼎盛时期有600户5000多人,故又被称为“大哥排”、“首领排”,其建筑也比其它排好,而且独具特色,南岗千年瑶寨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瑶族山寨,整个千年瑶寨占地面积129亩,景区占地面积250亩。

[Please purchase a license if usin

瑶王屋

这些瑶排建在千米高山陡坡之上,依山傍坡,密密排排,重重叠叠,堆垒上山,往往是前面房子的屋顶和后面房子的地面平高,其间有一条走廊过道。横街直巷,巷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把各家各户串连起来,形成瑶排的格局。这些房子多数是竹水泥墙结构的吊脚楼,房屋建筑一律为外墙青砖内为木质结构,里面还有火炉塘、石槽冲凉盆、宛如蛛网的竹水笕,密不通风的卧室等独特设备。

有几处比较特别的点一定要看,其一是瑶王屋。瑶王屋以前住着瑶王,这是南岗排的最高首领,在瑶民中有崇高的威望。如果遇有矛盾纠纷,大家都得遵从瑶王的裁决。整个屋子的布置十分大气、简洁。即使有些地方已经破旧,可还是能感受到当初瑶王那份尊贵

还有一处是石棺墓。石棺葬是权力的象征,只有瑶王才能享用石棺安葬。这也是南岗排瑶特有的葬礼,连南其他排瑶至今未发现有石棺墓葬。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末代瑶王备用的石棺和附件。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瑶王思想进步,不用石棺安葬,所以石棺才在山寨保存了下来。

在瑶寨的黑瓦青砖之间,我觉得身心愉悦。想象一下,如果在这样的地方居住,没有汽车的轰鸣,没有霓虹的刺眼,一切都是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有谁能拒绝这样一份自在?除了建筑和风景,这里的瑶族韵味还能从悠闲居住其中的瑶族人身上感受到。

他们并不受到外来游客的打扰,怡然自得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他们穿着瑶族特色的服饰,妇女们会用缠腰带绑住蓝色的襟衣,而男人们则习惯戴着红盘头巾,据说这个盘头巾放下来很长。还有些男士会在盘头巾上插一两根羽毛,作为装饰。

当然,想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了解一个地方,绝不是看看建筑、看看风景就够的,你需要全身心的参与。[2]

层层梯田编辑

古寨里还有人居住的,我们穿行在古寨内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古屋前、石阶上,偶尔能见到身着瑶族服装的老人和小孩。由于山寨建于深山之中半山之上,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瑶族人们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上世纪80年代起,省政府拨专款作移民经费,大部分的瑶民都搬到山下的三个村落居住。现在的南岗古寨,只剩下几十户,百多人居住了,大部分还是老人小孩。 迈步在清静的山路上,一步一风景,古老的房子和山峦叠嶂的风景绝妙地配搭在一起,古朴而秀丽,阳光在青砖、黑瓦、枯木间投射下来,照着地上的;青苔、石板、野草,这一片景象,清新中又带有一点苍凉。寨内还有千年石棺。千年古树,明清石拱桥等,但却没有汉族士大夫钟爱的那些题刻,那些楼阁,那些小桥流水……她像一个素面的山姑,羞涩地躲在葱笼的林中,却有着更令人愉悦的山野之风。

走到千年瑶寨对面的小山坡上的观景台,可以看到南岗千年瑶寨雄伟而苍凉的全貌。层层的梯田旁、连绵的青山里、太阳的金光下,瑶寨的千年沧桑在风中尽情地舒展,美不胜收。

那么在千年瑶寨,你可以这么玩

  1. 尝一碗瑶族迎宾酒,开启你的瑶寨探秘之旅,瑶族人很热情,人还未到,寨门口已经有热情的瑶族人捧着一碗拦门酒等着你。拦门酒也叫迎宾酒,这可以算是瑶族人对远方客人最隆重的欢迎仪式。
  2. 在瑶族豆腐坊参观豆腐制作、腐竹晾晒,行走在千年瑶寨中,你会发现路边长长的竹竿上挂在很多腐竹,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3. 瑶族的豆腐很出名,腐竹是瑶族豆腐坊的副产品。这里的豆腐以优质瑶家黄豆和天然山泉水为原料,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是瑶族逢年过节、迎亲嫁娶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而腐竹在瑶族自然的环境里晾晒,口感也很棒,有机会一定要试试。
  4. 参与登高音乐节,感受瑶族人的能歌善舞,如果你刚好是重阳节来,就能参加登高音乐节。
  5. 歌舞是瑶族人民普遍的爱好,千年瑶寨可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和我们常见的音乐节很像,却又有不同。一个个瑶族人身穿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尽情歌舞,演绎瑶族风情。合着极具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的曲调,瑶族人毫无保留的展现着他们对远方客人的欢迎与热情。
  6. 尤其长鼓舞表演,十分精彩。据说这舞已经跳了800多年,是珍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7. 瑶族舞者身挂1米长的花鼓,各种旋转、腾空、跃起……双人舞的时候,更是针锋相对,妙趣横生。展现了瑶族人民生活劳动的场景。
  8. 看过长鼓舞,再看看长鼓的制作,瑶族长鼓的鼓身细长,看上去非常像两个倒接的喇叭。都说“瑶不离鼓”,对于瑶族人来说,长鼓意义非凡,是他们长鼓舞表演当中不可或缺的道具和精神核心。
  9. 制作长鼓,需要选料、制胚、凿鼓身、蒙鼓皮、上油漆……和普通制鼓没有太多的区别,却又充满了瑶族自己的智慧,比如砍沙桐木要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在给长鼓上漆时他们会加入桐油。。。。。。
  10. 完成后,瑶族人还要举行祭祀仪式,向盘王祷告,方才得到一个有灵魂的长鼓。
  11. 跟着瑶族人登上寨顶,在盘王古庙烧香、祈福,从寨门出发,一路上到瑶寨的最高处。瑶族人会先在南岗庙,也就是盘王古庙点土炮、杀鸡、点爆竹、过九州。然后下山,一直走到龙眼岛。在龙眼岛再过一次九州,这样仪式才算完整结束。整个祈福过程你都是可以参与的。
  12. 踏秋耍歌,见证原生态瑶族歌舞,这是瑶族人用来庆祝盘王节的重要活动——耍歌堂。龙眼岛上瑶族儿女纵情歌舞,没看够表演的这里可以再饱一次眼福。他们以此来纪念祖先、庆祝丰收、酬谢还愿……
  13. 吃一顿瑶王长桌宴,体验瑶族各色美食,白天的登高以及各式活动结束之后,夜色开始渐深。饥肠辘辘,最适合来一顿地道的瑶王长桌宴。长桌纵深,瑶族人和客人分作两边,河鱼、土鸡……一道道地道美食被端上桌,只闻香气就让人食指大动。这样的长桌宴,自然不能少了酒。美丽大方的瑶族沙腰妹,会向客人敬酒,表达她们的欢迎之情。
  14. 篝火晚会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夜色深沉,瑶族人点燃篝火。在欢乐的篝火晚会里,他们跳起长鼓舞。随着气氛的高涨,瑶族人会把周围的客人也拉入舞蹈的队伍里。大家围成一个大圈,边歌边舞。无论你有多少烦心的事情,此刻都消失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