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京大华大戏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京大华大戏院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67号,地处新街口商业区南部,紧邻中央商场。大华大戏院由杨廷宝设计,1934年动工,1936年建成开业,当时是南京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戏院,1959年更名为大华电影院。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大华大戏院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升格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底开始整体大修,于2013年5月底重新开放,恢复原名“大华大戏院”。

历史

大华大戏院由司徒英铨集资、基泰工程司杨廷宝设计、上海建华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34年始建,1936年5月29日开业。大华大戏院开业首映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歌舞片《百鸟朝凰》[1],又上映好莱坞《泰山历险记》轰动一时,成为民国时南京最著名的电影院。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时戏院中部焚毁,日占后大华被修复,专门放映日片。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政府收回大华,整修后恢复营业,自1945年起由南京市影剧公司(前身为“南京四院联合办事处”)经营管理。1950年9月,大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化部管辖,改名军人电影院,1959年2月交还南京市,更名大华电影院。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改名为东方红影剧院,曾一度停业,1972年3月再次复名。大华曾于1974年、1982年、1986年多次内部改造和更新设备,吸引了大批观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000年前后,由于周边新建电影院的兴起,大华陷入萧条,一楼改为卖场经营,观众厅一度关闭,处于半停业状态。2008年9月大华歇业等待维修。

建筑

大华大戏院1936年开业时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28平方米,坐东面西,门面迎街。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砖墙承重。大华大戏院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外立面采用西式门脸,内部装饰为中国传统风格。大华大戏院正立面被雨篷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招牌幕墙和采光高窗,下层为大门和台阶。内部分为外部的门厅和内部的观众厅两个部分。门厅高二层,有“回”字形排列的12根朱红色圆柱作为装饰[2]圆柱的柱顶和柱脚都有突起变化,暗示传统的柱头和柱础元素。门厅内的天花、墙壁、梁枋彩绘和栏杆扶手雕饰都具有典型的中国民族特色。门厅一层的两侧分别设小卖部和售票处,左右各有一个门道通向观众厅一层,正中的宽大台阶通向门厅二层的平台和观众厅二层。观众厅长66米、宽33米,分上下二层,设软席座位1768个,并有冷暖气设备。演出大厅为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承重。

视频

南京大华大戏院 相关视频

南京大华大戏院---动感4D多功能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