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斯拉夫王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斯拉夫王国

来自 哔哩哔哩 的图片

本名 南斯拉夫王国

外文名 Kingdom of Yugoslavia

简 称 南斯拉夫

所属洲 欧洲

首 都 贝尔格莱德

主要城市 采蒂涅

波德戈里察萨格勒布

卢布尔雅那萨拉热窝

斯科普里

国庆日 1918年12月1日

国 歌 《南斯拉夫王国国歌》

官方语言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南斯拉夫王国: (Kingdom of Yugoslavia,1918年——1945年),是一个位于巴尔干半岛君主立宪制国家,由塞尔维亚王国国王彼得一世在统一南斯拉夫人各国后而建立的王国。 [1]

简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山再次并入塞尔维亚,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将其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其领土包括今天的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北马其顿

1941年4月6日,纳粹德国占领南斯拉夫全境。 随后南斯拉夫被五个国家与傀儡政权瓜分。

成立背景

尼什宣言

巴尔干战争时期,塞尔维亚被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从三个方向包围。此时,正值上述两帝国内部力量涣散,担忧自己的生存问题,于是它们越来越少有能力应对国际问题。这样,塞尔维亚统一问题的解决就与大国的复杂关系联系了起来,而南斯拉夫国家的创建则呈现出不可避免的态势。

战争的第一年,在采尔和科鲁巴拉两次血腥的战争之后,塞尔维亚政府产生了统一所有南斯拉夫民族并组成一个国家联合体的创想。1914年12月7日,人民议会在尼什召开,通过了把统一南斯拉夫作为基本战争目标的宣言,史称《尼什宣言》,它代表着实现统一创想的具体的第一步。尼古拉·帕什奇诵读了宣言:“塞尔维亚政府将付出一切努力,为大业,为塞尔维亚国家,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民族服务。政府把‘保障成功地结束现在的大战,同时让它成为自由之战,并且统一所有我们的不自由的兄弟: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看作自己最重要的,并且是在这个命运攸关的时刻的唯一任务。”

伦敦协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二年,呈现出了建立塞尔维亚统一国家的可能性。1915年4月26日签署的伦敦协议使得大塞尔维亚形成。协议涉及了意大利与协约国之间的关于领土让步的协定(伊斯特拉和大部分达尔马提亚划归意大利),这是为了让意大利参战。另一方面,协约国划给塞尔维亚波黑、斯拉沃尼亚、斯雷姆、巴奇卡、南部达尔马提亚及北部阿尔巴尼亚。但塞尔维亚政府没有做好接受《伦敦协议》的准备,因为协约国要求它出让大量土地:把大部分马其顿给保加利亚,一部分巴纳特给罗马尼亚,以使这两国参战反对同盟国。

克尔夫宣言

《克尔夫宣言》代表着统一战争中意义重大的因素。塞尔维亚政府与南斯拉夫委员会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够稳固得可以保障完全协调的工作。因此,尼古拉·帕什奇提出倡议:召开共同会议。1917年6月15日,会议在克尔夫召开,它的根本目标是确立建立未来国家的原则。7月20日,宣言签署,它保留了塞尔维亚政府与南斯拉夫委员会之间不同立场的妥协。

建立尝试

尽管塞尔维亚政府和南斯拉夫委员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南斯拉夫的统一问题还是要取决于世界战场的发展形势,以及协约国关于奥匈帝国命运的决定。作为一个国家,是让它从此消失,还是让它得以重建。只有等到协约国做出彻底摧毁同盟国的决定时,最终在曾经强大的帝国的废墟上建立南部斯拉夫国家的局面才得以展开。

从1918年夏开始,事态加速发展。奥匈帝国在南斯拉夫地区的政权瓦解。“国民委员会”成立,它成为了新的政权机构。其后,1918年10月初,在萨格勒布建起了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生活在前奥匈帝国地区的塞尔维亚人的国民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纲领包括统一所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个国家后来与塞尔维亚王国合而为一。克罗地亚议会在10月29日断绝了与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的所有国家-法律上的关系。

虽然国民委员会对南斯拉夫国家的性质持不同的立场,但他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家,抵抗来自意大利野心的危险损害。与此同时,南斯拉夫地区的居民时常向塞尔维亚军队提出保卫“南斯拉夫领土”的请求,并要在当地建立新秩序。波黑国民委员会代表团在11月4日向指挥官斯特纳·斯特纳诺维奇提出让塞尔维亚军队进驻的请求。于是,第二军团的部队在11月6日进驻萨拉热窝。来自泽蒙、潘察夫和奥西耶克的代表团也在11月5日到达了贝尔格莱德,请求军事支持。萨格勒布国民委员会的代表团在11月8日到达贝尔格莱德,为的也是同样的请求。塞尔维亚部队的一个营在11月14日进驻了萨格勒布,次日又进驻了里耶卡。战后被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政权取代。

参考来源

  1. 南斯拉夫王国, 豆瓣电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