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380号,是以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总指挥部旧址)为基础成立的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开馆,先后被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1961年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包括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旧居)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总指挥部旧址原为江西大旅社,紧邻南昌万寿宫,始建于1923年,为五层砖木结构灰色楼房,面阔26米,进深42米,高23.5米,平面呈“回”字形,中间为天井,共有房间96间。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800平方米。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八一”南昌起义时以此为总指挥部,二楼东侧有周恩来林伯渠的工作室和卧室。2007年对旧址进行大规模维修,2008年1月28日起向观众免费开放,当年观众人数即迅速增长,达152.8万人次,2009年达203.5万人次,2010年达208.65万人次。

历史沿革

发源

南昌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装,共两万余人。起义原定7月30日夜发动,后因张国焘的阻挠而延期。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旋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议依中央原定方针转兵广东,相机夺取广州,再次北伐。

起义军自1927年8月3日起先后撤离南昌,经江西瑞金、会昌,转进福建长汀、上杭,于9月下旬到达广东潮州、汕头地区。随即被优势敌军击散,一部分退至海陆丰地区,加入了东江地区农民的武装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至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1928年4月下旬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起义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1933年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自是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现代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处革命旧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南昌旧居)。作为宣传、展示人民军队诞生、发展、壮大历史的“中国军史第一馆”,自开放以来就备受瞩目,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彭真江泽民胡锦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参观指导。

2007年7月,投资1.53亿元的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由原来的4207平方米扩展为10155平方米,陈列面积由原来的2250平方米增至5875平方米。

2008年1月30日,八一馆向全社会永久免费开放,并提出“免费不免票,服务不打折”的服务理念,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2]。免费开放三年,接待观众600余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00余万人次,免费讲解服务近18000批次,实现了“以史育人、以物感人、以景诱人”的目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香港商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各大媒体也纷纷“聚焦八一新馆,解析八一现象”。

视频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相关视频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