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位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380號,是以八一起義指揮部舊址(總指揮部舊址)為基礎成立的紀念館,成立於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開館,先後被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等稱號。1961年八一起義指揮部舊址(包括總指揮部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和朱德舊居)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總指揮部舊址原為江西大旅社,緊鄰南昌萬壽宮,始建於1923年,為五層磚木結構灰色樓房,面闊26米,進深42米,高23.5米,平面呈「回」字形,中間為天井,共有房間96間。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800平方米。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八一」南昌起義時以此為總指揮部,二樓東側有周恩來林伯渠的工作室和臥室。2007年對舊址進行大規模維修,2008年1月28日起向觀眾免費開放,當年觀眾人數即迅速增長,達152.8萬人次,2009年達203.5萬人次,2010年達208.65萬人次。

歷史沿革

發源

南昌八一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為反擊國民黨反動派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挽救革命,於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發動的武裝起義。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後,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並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

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的二十軍、十一軍二十四師和十師一部、四軍二十五師兩個團,第五方面軍的三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裝,共兩萬餘人。起義原定7月30日夜發動,後因張國燾的阻撓而延期。

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指揮各路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占領了全城。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旋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議依中央原定方針轉兵廣東,相機奪取廣州,再次北伐。

起義軍自1927年8月3日起先後撤離南昌,經江西瑞金、會昌,轉進福建長汀、上杭,於9月下旬到達廣東潮州、汕頭地區。隨即被優勢敵軍擊散,一部分退至海陸豐地區,加入了東江地區農民的武裝鬥爭;另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戰至湘南,開展游擊戰爭。

1928年4月下旬起義軍到達井岡山地區,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保存下來的起義部隊成為工農紅軍的骨幹之一。

1933年7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自是年起,每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現代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成立於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轄五處革命舊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和朱德南昌舊居)。作為宣傳、展示人民軍隊誕生、發展、壯大歷史的「中國軍史第一館」,自開放以來就備受矚目,周恩來、朱德、董必武、賀龍、陳毅、彭真江澤民胡錦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蒞臨,參觀指導。

2007年7月,投資1.53億元的紀念館改擴建工程全面竣工並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由原來的4207平方米擴展為10155平方米,陳列面積由原來的2250平方米增至5875平方米。

2008年1月30日,八一館向全社會永久免費開放,並提出「免費不免票,服務不打折」的服務理念,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社會公共文化服務[2]。免費開放三年,接待觀眾600餘萬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00餘萬人次,免費講解服務近18000批次,實現了「以史育人、以物感人、以景誘人」的目標。《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物報》、《香港商報》、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各大媒體也紛紛「聚焦八一新館,解析八一現象」。

視頻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相關視頻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