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印巴冲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巴冲突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印巴冲突

发生时间: 2013年1月6日凌晨3时15分


根源: 克什米尔问题

原因: "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

印巴冲突是指印度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殖民地政策造成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1]

历史问题

1949年1月,通过联合国的调停,印巴划定了"实际控制线",它起自查谟和阿克努尔的西边,蜿蜒向北,到达蓬奇和乌里的西边,向东转弯到达卡普瓦拉北边,然后到达格尔吉尔正北的一个山峰。这条线向北拐,直达没有划定停火线的锡亚琴冰川地区。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分为两部分:自由克什米尔和北部地区,占克什米尔土地的1/3,人口的1/4,首府为穆扎法拉巴德。印控克什米尔正式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占克什米尔土地的2/3,人口的3/4,首府为斯利那加。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开始在实际控制线沿线和控制区内重兵布防。目前,印度部署了12个师,巴基斯坦则驻防有17个师,形成军事对峙状态。

克什米尔土邦王哈里·辛格在加入印度后不久被其反对派---查谟和克什米尔国民会议党领导人谢赫·阿卜杜拉取代,后者领导了第一届查谟和克什米尔紧急状态政府。印度给予其管辖的克什米尔特殊地位,即印度只负责克什米尔的国防、外交和交通,其他方面均由当地自治。1953年,阿卜杜拉因主张独立被印方投进监狱,其位置由亲印的政治力量代之。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阿卜杜拉再次复出执政,并极力维护克什米尔的自治。1977年,克什米尔开始实行民主选举,阿卜杜拉领导的国民会议党赢得邦议会的多数议席。1982年谢赫·阿卜杜拉辞世,其子法鲁克·阿卜杜拉继位,开始疏远英·甘地政府,遭致打击,1984年失去克什米尔首席部长职位。1986年在拉·甘地执政时复位。1990年克什米尔实行"邦长统治"后,邦长贾格莫汗直接控制了该邦。1996年10月,印度决定在克什米尔成立民选政府,法鲁克·阿卜杜拉重掌权柄,组阁执政至今。印控克什米尔的主要反对党是"泛党自由大会",该党主张查谟和克什米尔加入巴基斯坦。

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冲突自1947年因克什米尔问题升级,矛盾根深蒂固;而今,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变化、大国争夺的影响,印巴关系再次扑朔迷离。一旦爆发大规模冲突,将使我国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印度封锁印度洋,将影响我海上石油供应线的安全,并对我边境地区的安全带来直接影响。

历次冲突

2013年

1月6日凌晨3时15分,驻扎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巴军突然无端向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靠近边境地带的印军哨所及一处村庄发射迫击炮,并用自动步枪进行袭击。印军仅以轻型武器向对方进行回击,双方交火持续了大约一个多小时。

巴方炮击至少摧毁了印方一栋民宅,但并未有人员伤亡报告。他否认印军曾越境对巴方进行袭击,也不清楚巴方的人员伤亡情况。针对此次巴方的袭击原因,印军认为,这是巴基斯坦试图加快激进武装力量渗透进入两国争议地区的体现,但最终印方反应及时,将其计划挫败。

而巴基斯坦则将交火原因归结于印度的越界袭击上。巴基斯坦军方公共事务办公室6日发表声明称,印度边防军当天凌晨突然越界袭击了巴控克什米尔哈吉普尔区的萨万帕特拉哨所,造成一名巴军士兵死亡,一人受伤。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都对印巴突然交火进行报道,美欧各国政府也纷纷通过外交渠道希望双方保持克制,勿使局势升温。美联社称,自2003年两国签署边境停火协议后,印巴指责对方越过实控线发射迫击炮或射击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指责一方越境袭击实属罕见。

2016年

11月23日,巴基斯坦三军公关部23日证实,巴印两军当天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再次发生交火,导致3名巴军士兵和7名印军士兵死亡。印军当天还向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一侧开火击中一辆客车,造成至少7名平民死亡,多人受伤。

2017年

7月18日下午,印度军队再次朝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开火,并进行炮击,共造成2名平民死亡、13人受伤。当地官员表示,由于印军的炮击断断续续,很难准确统计信息,实际伤亡人数有可能更多。随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高级部长向国际社会呼吁,关注印巴边境局势紧张给平民带来的伤害。

7月22日,印度军方发表声明说,印度和巴基斯坦21号晚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再次发生交火,造成印度士兵一死一伤。声明宣称,是巴基斯坦士兵"违反了停火协议、先向印军哨所扫射"的,"因此印度军队予以了还击"。交火发生在实际控制线附近印控克什米尔的拉久里地区,距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西南大约222公里。对印方的这一说法,巴基斯坦方面还没有回应。

9月27日,印度边防部队展开"阿琼(Arjun)行动",在边境线附近瞄准巴基斯坦现役和退休军官的农场和住宅进行开火,对巴基斯坦一侧造成"重大损毁",导致7名巴基斯坦巡逻队人员及11名平民死亡,并摧毁巴方多处边境哨所和建筑物。

9月29日,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向巴方一侧进行炮击,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巴军方进行了回击,并造成印军伤亡。

10月2日,印巴军队再次在克什米尔地区赫韦利县附近发生交火。巴方称,印军对边界村庄开火导致1名老人死亡,5人受伤;印方称,开火导致印方3名未成年人死亡,另有8人受伤。

2018年

2月15日,巴基斯坦称印度军队越过印巴实控线蓄意向一辆校车开火,导致校车司机死亡。同日,巴基斯坦军队做出反击,摧毁一处印军据点,并打死5名士兵。

2月25日,印度军队炮击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的巴基斯坦哨所,导致巴方人员伤亡。

2019年

2月14日下午15时左右,在印控克什米尔斯利那加以南约27公里的普尔瓦马地区,武装分子用一辆载有爆炸装置的车辆对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的一个车队发动了自杀式袭击,造成至少40人死亡,多人受伤。

2月15日,印度宣布取消给予巴基斯坦的最惠国待遇,并将从巴基斯坦进口商品关税提高到200%。

2月16日,莫迪在一次竞选集会上表示,“已放手让军方回应暴力行为”。

2月17日,印度军队拘捕了23名可能与14日发生的爆炸袭击有关的巴基斯坦男子。

2月18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地区,印度宣称打死3名可疑武装分子,冲突造成印方4名士兵和1名警察死亡。

2月19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表示,如果受到印度袭击,巴方将采取报复措施。

2月21日,伊姆兰·汗授权该国武装部队在遭到袭击时对印度进行反击,同时再次呼吁对克什米尔的袭击进行调查。

2月22日,巴基斯坦军方声称将全力应对印度的任何袭击行为。

2月26日,印度空军多架战机越过克什米尔巴方实控线,对巴方一侧多处目标营地进行轰炸,巴方声称未造成人员伤亡。印方轰炸几小时后,巴方进行报复,对印方多地进行炮击,造成5名印军受伤。

2月27日,巴基斯坦空军越过克什米尔印方实控线进行轰炸并与印度空军交火,2架印度空军战机被击落,1名飞行员被俘。而印度也将德里、孟买等7个城市提至“最高警戒”级别。

2月27日深夜,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紧急给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打电话,通报巴印局势最新情况,希中方继续为缓和当前紧张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

3月初,应巴基斯坦方面邀请,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对巴基斯坦进行访问,就印巴局势与巴进行沟通。

3月4日早上,巴基斯坦和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彼此向对方阵地开火。

战争影响

2019年这场突如其来的印巴冲突再一次验证了国际关系领域不可预测的事情可能产生的全局性影响。从第三方的角度看,此次危机有几个有趣的启示意义。

一是美国传统的印巴斡旋能力下降。历史上,美国曾扮演印巴之间的和事佬角色,但是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巴基斯坦保持强硬态度,这种功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彻底淡出。

二是阿富汗局势对于印巴冲突的微妙关联不可小觑。“阿富汗塔利班呼吁印巴和平”被许多人当作笑话来传播,但是很多人忽略的背景却是2月26日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的第五轮谈判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而阿富汗政府并未出席会议。塔利班和美国直接接触,意味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影响力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巴基斯坦国内某些势力借机通过袭击印度刷存在感,也正是阿富汗塔利班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阿富汗塔利班真心诚意呼吁和平却被笑话,其实反而显得悲剧。

三是印巴已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而两国冲突也将令上合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全新课题:如何应对化解成员国之间的武装冲突?一位上合组织研究的权威人士指出,当前的冲突令上合组织陷入两难:如果对印巴冲突视而不见,则上合的安全功能将大打折扣;如果上合组织介入过深,又违背了上合组织的初始原则,即不将双边冲突带入上合。因此,上合组织如何发动主观能动性,在恰当的时机、把握双方意愿,及时制止冲突升级就成了关键的政策选择。

四是双方保持克制,维护和平也符合中国来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毫无疑问也是这样做的。一部分印度激进民族主义者和巴基斯坦人士始终以各种方式,在此次危机中将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意识和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恰恰是需要我们极力避免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