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巴衝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印巴衝突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印巴衝突

發生時間: 2013年1月6日凌晨3時15分


根源: 克什米爾問題

原因: "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

印巴衝突是指印度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兩國不斷交惡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克什米爾問題。克什米爾問題是"分而治之"殖民地政策造成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度與巴基斯坦關係時緊時緩,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衝突幾乎從未中斷。[1]

歷史問題

1949年1月,通過聯合國的調停,印巴劃定了"實際控制線",它起自查謨和阿克努爾的西邊,蜿蜒向北,到達蓬奇和烏里的西邊,向東轉彎到達卡普瓦拉北邊,然後到達格爾吉爾正北的一個山峰。這條線向北拐,直達沒有劃定停火線的錫亞琴冰川地區。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分為兩部分:自由克什米爾和北部地區,占克什米爾土地的1/3,人口的1/4,首府為穆扎法拉巴德。印控克什米爾正式稱為查謨和克什米爾,占克什米爾土地的2/3,人口的3/4,首府為斯利那加。第一次印巴戰爭後,雙方開始在實際控制線沿線和控制區內重兵布防。目前,印度部署了12個師,巴基斯坦則駐防有17個師,形成軍事對峙狀態。

克什米爾土邦王哈里·辛格在加入印度後不久被其反對派---查謨和克什米爾國民會議黨領導人謝赫·阿卜杜拉取代,後者領導了第一屆查謨和克什米爾緊急狀態政府。印度給予其管轄的克什米爾特殊地位,即印度只負責克什米爾的國防、外交和交通,其他方面均由當地自治。1953年,阿卜杜拉因主張獨立被印方投進監獄,其位置由親印的政治力量代之。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後,阿卜杜拉再次復出執政,並極力維護克什米爾的自治。1977年,克什米爾開始實行民主選舉,阿卜杜拉領導的國民會議黨贏得邦議會的多數議席。1982年謝赫·阿卜杜拉辭世,其子法魯克·阿卜杜拉繼位,開始疏遠英·甘地政府,遭致打擊,1984年失去克什米爾首席部長職位。1986年在拉·甘地執政時復位。1990年克什米爾實行"邦長統治"後,邦長賈格莫汗直接控制了該邦。1996年10月,印度決定在克什米爾成立民選政府,法魯克·阿卜杜拉重掌權柄,組閣執政至今。印控克什米爾的主要反對黨是"泛黨自由大會",該黨主張查謨和克什米爾加入巴基斯坦。

印巴衝突是包括領土、民族、宗教和軍備之爭的綜合性、長期性矛盾與爭端。衝突自1947年因克什米爾問題升級,矛盾根深蒂固;而今,特別是"9·11"事件以後南亞地區戰略格局變化、大國爭奪的影響,印巴關係再次撲朔迷離。一旦爆發大規模衝突,將使我國處於兩難的境地。如果印度封鎖印度洋,將影響我海上石油供應線的安全,並對我邊境地區的安全帶來直接影響。

歷次衝突

2013年

1月6日凌晨3時15分,駐紮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巴軍突然無端向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靠近邊境地帶的印軍哨所及一處村莊發射迫擊炮,並用自動步槍進行襲擊。印軍僅以輕型武器向對方進行回擊,雙方交火持續了大約一個多小時。

巴方炮擊至少摧毀了印方一棟民宅,但並未有人員傷亡報告。他否認印軍曾越境對巴方進行襲擊,也不清楚巴方的人員傷亡情況。針對此次巴方的襲擊原因,印軍認為,這是巴基斯坦試圖加快激進武裝力量滲透進入兩國爭議地區的體現,但最終印方反應及時,將其計劃挫敗。

而巴基斯坦則將交火原因歸結於印度的越界襲擊上。巴基斯坦軍方公共事務辦公室6日發表聲明稱,印度邊防軍當天凌晨突然越界襲擊了巴控克什米爾哈吉普爾區的薩萬帕特拉哨所,造成一名巴軍士兵死亡,一人受傷。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都對印巴突然交火進行報道,美歐各國政府也紛紛通過外交渠道希望雙方保持克制,勿使局勢升溫。美聯社稱,自2003年兩國簽署邊境停火協議後,印巴指責對方越過實控線發射迫擊炮或射擊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指責一方越境襲擊實屬罕見。

2016年

11月23日,巴基斯坦三軍公關部23日證實,巴印兩軍當天在克什米爾地區印巴實際控制線附近再次發生交火,導致3名巴軍士兵和7名印軍士兵死亡。印軍當天還向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一側開火擊中一輛客車,造成至少7名平民死亡,多人受傷。

2017年

7月18日下午,印度軍隊再次朝印巴實際控制線附近的巴控克什米爾地區開火,並進行炮擊,共造成2名平民死亡、13人受傷。當地官員表示,由於印軍的炮擊斷斷續續,很難準確統計信息,實際傷亡人數有可能更多。隨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高級部長向國際社會呼籲,關注印巴邊境局勢緊張給平民帶來的傷害。

7月22日,印度軍方發表聲明說,印度和巴基斯坦21號晚在克什米爾地區印巴實際控制線附近再次發生交火,造成印度士兵一死一傷。聲明宣稱,是巴基斯坦士兵"違反了停火協議、先向印軍哨所掃射"的,"因此印度軍隊予以了還擊"。交火發生在實際控制線附近印控克什米爾的拉久里地區,距印控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西南大約222公里。對印方的這一說法,巴基斯坦方面還沒有回應。

9月27日,印度邊防部隊展開"阿瓊(Arjun)行動",在邊境線附近瞄準巴基斯坦現役和退休軍官的農場和住宅進行開火,對巴基斯坦一側造成"重大損毀",導致7名巴基斯坦巡邏隊人員及11名平民死亡,並摧毀巴方多處邊境哨所和建築物。

9月29日,印度軍隊在克什米爾地區向巴方一側進行炮擊,造成3人死亡、4人受傷,巴軍方進行了回擊,並造成印軍傷亡。

10月2日,印巴軍隊再次在克什米爾地區赫韋利縣附近發生交火。巴方稱,印軍對邊界村莊開火導致1名老人死亡,5人受傷;印方稱,開火導致印方3名未成年人死亡,另有8人受傷。

2018年

2月15日,巴基斯坦稱印度軍隊越過印巴實控線蓄意向一輛校車開火,導致校車司機死亡。同日,巴基斯坦軍隊做出反擊,摧毀一處印軍據點,並打死5名士兵。

2月25日,印度軍隊炮擊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的巴基斯坦哨所,導致巴方人員傷亡。

2019年

2月14日下午15時左右,在印控克什米爾斯利那加以南約27公里的普爾瓦馬地區,武裝分子用一輛載有爆炸裝置的車輛對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的一個車隊發動了自殺式襲擊,造成至少40人死亡,多人受傷。

2月15日,印度宣布取消給予巴基斯坦的最惠國待遇,並將從巴基斯坦進口商品關稅提高到200%。

2月16日,莫迪在一次競選集會上表示,「已放手讓軍方回應暴力行為」。

2月17日,印度軍隊拘捕了23名可能與14日發生的爆炸襲擊有關的巴基斯坦男子。

2月18日,在印控克什米爾南部地區,印度宣稱打死3名可疑武裝分子,衝突造成印方4名士兵和1名警察死亡。

2月19日,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表示,如果受到印度襲擊,巴方將採取報復措施。

2月21日,伊姆蘭·汗授權該國武裝部隊在遭到襲擊時對印度進行反擊,同時再次呼籲對克什米爾的襲擊進行調查。

2月22日,巴基斯坦軍方聲稱將全力應對印度的任何襲擊行為。

2月26日,印度空軍多架戰機越過克什米爾巴方實控線,對巴方一側多處目標營地進行轟炸,巴方聲稱未造成人員傷亡。印方轟炸幾小時後,巴方進行報復,對印方多地進行炮擊,造成5名印軍受傷。

2月27日,巴基斯坦空軍越過克什米爾印方實控線進行轟炸並與印度空軍交火,2架印度空軍戰機被擊落,1名飛行員被俘。而印度也將德里、孟買等7個城市提至「最高警戒」級別。

2月27日深夜,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緊急給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打電話,通報巴印局勢最新情況,希中方繼續為緩和當前緊張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

3月初,應巴基斯坦方面邀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孔鉉佑對巴基斯坦進行訪問,就印巴局勢與巴進行溝通。

3月4日早上,巴基斯坦和印度軍隊在克什米爾爭議地區彼此向對方陣地開火。

戰爭影響

2019年這場突如其來的印巴衝突再一次驗證了國際關係領域不可預測的事情可能產生的全局性影響。從第三方的角度看,此次危機有幾個有趣的啟示意義。

一是美國傳統的印巴斡旋能力下降。歷史上,美國曾扮演印巴之間的和事佬角色,但是隨着特朗普政府對巴基斯坦保持強硬態度,這種功能在短時間內難以恢復,但這並不意味着美國會徹底淡出。

二是阿富汗局勢對於印巴衝突的微妙關聯不可小覷。「阿富汗塔利班呼籲印巴和平」被許多人當作笑話來傳播,但是很多人忽略的背景卻是2月26日美國和阿富汗塔利班的第五輪談判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而阿富汗政府並未出席會議。塔利班和美國直接接觸,意味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影響力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在這種情形下,巴基斯坦國內某些勢力藉機通過襲擊印度刷存在感,也正是阿富汗塔利班不願意看到的。因此,阿富汗塔利班真心誠意呼籲和平卻被笑話,其實反而顯得悲劇。

三是印巴已經加入上海合作組織,而兩國衝突也將令上合組織面臨前所未有的全新課題:如何應對化解成員國之間的武裝衝突?一位上合組織研究的權威人士指出,當前的衝突令上合組織陷入兩難:如果對印巴衝突視而不見,則上合的安全功能將大打折扣;如果上合組織介入過深,又違背了上合組織的初始原則,即不將雙邊衝突帶入上合。因此,上合組織如何發動主觀能動性,在恰當的時機、把握雙方意願,及時制止衝突升級就成了關鍵的政策選擇。

四是雙方保持克制,維護和平也符合中國來的根本利益,中國政府毫無疑問也是這樣做的。一部分印度激進民族主義者和巴基斯坦人士始終以各種方式,在此次危機中將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意識和利益捆綁在一起,這恰恰是需要我們極力避免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