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印度扩张主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度扩张主义

中文名: 印度扩张主义

外文名: Grand mama

继 承: 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南亚的衣钵

敌 人: 尼泊尔人

印度扩张主义者继承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南亚衣钵,成为尼泊尔人民的主要外部敌人。尼泊尔不仅在地理上受到印度三面的包围封锁(北面与中国接壤,那里有喜玛拉雅高山阻隔,不易侵入)而且主要通过不平等条约,发展不平等关系,使尼泊尔成为印度扩张主义的半殖民地。这种支配表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各方面。[1]


政治控制

1950年签定的所谓印尼和平友好条约,以及相互交换的信函成为印度扩张主义者对尼泊尔实行半殖民统治的基本文件。条约信笺中最令人愤慨的是所谓的相互提供安全保障,限制尼泊尔购买武器,给予彼此领土上的其他民族以“民族待遇”,这实际上破坏了两国的政治边界。把尼泊尔作为印度的北面屏障的声名狼藉“尼赫鲁学说”,在这里很有必要谈谈。印度统治阶级在尼泊尔政府中安插他的傀儡,不断地进行政治干涉活动,此外,还对尼泊尔人民起义实行武装镇压(例如,1953年印度军队镇压了尼泊尔远西部比姆·杜塔·庞特领导的农民起义。),这些都是印度扩张主义者干涉尼泊尔内政的典型例子。


经济支配

印度扩张主义者对尼泊尔的经济控制是尼泊尔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方面,这种控制通过1950年条约和定期的贸易和运输协定来实现。经济控制的基本形式是把尼泊尔作为印度工业品的倾销市场,其它形式,如掠夺水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等也很重要。多年来,印度垄断资本主义几乎控制了尼泊尔的全部经济,包括工业贸易和财政。根据一份印度学者的研究报告,印度资本家控制了尼泊尔约80%的工业和贸易(拉 瓦特,1972年)。据说在尼泊尔的10多个亿万富翁中大多数是从印度移民来的资本家。印度扩张主义者对尼泊尔日益加强的半殖民地控制可以从下面的简单事实中得到证明,在1816年苏高利条约签定以前,尼泊尔对印度的出口是其进口5倍,尼泊尔对印度的进口是其出口的6倍。尽管与印度的外贸额占尼泊尔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从1950年代的95%跌落至30%左右,但是印度仍然支配着尼泊尔的对外贸易。印度对尼泊尔的剥削和不平等关系也明显表现这样的事实,即90%以上的尼泊尔对印度的出口商品为低附加值的初级商品,而尼泊尔从印度进 口的70%以上的商品为高附加值的工业品。此外,双方的不平等关系还表现尼泊尔向印度输出廉价劳动力,包括在印度军队中服役的贫穷 而又唯利是图的尼泊尔士兵。印度扩张主义者对尼泊尔经济支配的另一个方面是掠夺尼泊尔丰富的水资源,这是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协议来实现的,包括柯西河协议(1954),甘达河协议(1960),玛哈卡里河协议(1996)。当了解到通过玛哈卡里河沿岸的塔纳克普尔工程,尼泊尔仅从125兆瓦特的电力中获得7兆瓦特,从20000流量中仅获得150流量这一事实就可以想象到,这些河流工程对于尼泊尔是多么大的愚弄。为了满足将来对于商业能源需要的增长,印度资产阶级正策划对尼泊尔丰富的水利发电资源进一步掠夺的计划。


文化控制

社会文化控制是恰恰是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对尼泊尔经济和政治控制的一种手段或结果。印度扩张主义者采用多种手段来实行对尼泊尔的社会文化控制,他们或者传播印度教沙文主义教条,或者通过印度教色情电影和杂志,或者使用其它印刷品来毒害尼泊尔青年的思想。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