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蕨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蕨类照片来自

台湾蕨类

台湾位于亚洲东部,北回归线从嘉义的水上及花莲的瑞穗通过,把台湾分为南部热带、北部亚热带气候,又因地壳被挤压抬升而形成中间南北纵贯全岛的高山,地势高峻陡峭,最高的玉山将近4000公尺,以垂直的角度来看,还具有温带及寒带气候,所以总面积虽然只有36,188平方公里的台湾,生物种类却非常具有多样性,以蕨类来说,全世界的蕨类有39科,台湾就包含35科,所以我们都称台湾为“蕨类王国”或“蕨类天堂”,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的蕨类都有,是赏蕨的最佳乐园。[1]

台湾地处亚热带,四面环海,内陆为高山,气候温热又潮湿,是蕨类植物繁衍的最佳场域,所以由南到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都可见到蕨类的分布。素有台湾蕨类教父之称、现为台大生态学与演化生物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的郭城孟表示,全世界蕨类植物花样最多的就在台湾,无论是应用在园艺上的蛇木、清炒就很好吃的山苏都是蕨类的一种。[2]


台湾是蕨类王国

台湾素有“蕨类王国”之称,福尔摩沙小岛上拥有古老蕨类,还有许多来自热带至寒带、以及特有的种类。

全世界各大类的蕨类植物,台湾可说是得天独厚的几乎都可见;台湾蕨类约有六百馀种,其中特有种约 60 种,稀有蕨类高达 228 种,约占全部蕨类种数的 36.0% ,这个比例算是非常高的。台湾不仅资源丰富,单位面积的蕨类种数密度高居世界之冠,许多种类的数量也相当可观,台湾的蕨类数量丰富也曾衍生一则趣事,台湾的笔筒树数量相当多,但对外国人来说却相当稀有,甚至是被列为保育植物,因早年曾大量外销笔筒树制品,后来引起许多国外保育组织之关切,甚至是来台调查笔筒树是否濒危,不过调查人员来到台湾却发现台湾的笔筒树成林,一片哗然。

相对地,国外蕨类就没有这么丰富,其蕨类植物组成十分贫乏,欧洲大陆只有 152 种,北美地区也只有 406 种而已。因此,蕨类组成的多样性,也让台湾成为研究和欣赏蕨类的天堂。林务局辖属的各森林游乐区,为居于台湾各中、高、低海拔的气候带,更是民众亲近及观赏各种蕨类最好的地点。[3]


台湾拥有丰富蕨类的原因

台湾蕨类照片来自

地理位置适中:

台湾位于北纬20--30度之间,南部有菲律宾群岛、马来半岛、婆罗洲,西面有亚洲大陆,北方韩国、日本、琉球群岛,台湾刚好位于中间点,处于热带气候区的北方边缘,可容纳南方热带型蕨类种源,也是温带气候区南方边缘,容纳北方温带型蕨类种源,同时可兼纳南方和北方蕨类的种源的环境。

地形、纬度因素影响:

台湾山高谷深,地形落差大,且因海拔高度和纬度不同,具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环境,森林因海拔高度呈现多样性的状态,同时容纳不同气候带的蕨类。

岛屿气候特色:

台湾受各种因素影响,气候差异颇大,直接影响植被的岐异度。岛屿气候年雨量高,北部终年潮湿,南部季风气候显著,营造蕨类生存的空间。气流与季风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南部垦丁半岛接近热带性气候环境,夏季西南气流及台风,带来菲律宾及马来半岛等热带性蕨类孢子。冬季北部及东半部东北季风盛行,季风由北方携带温带性蕨类孢子,增加许多种源。

其他原因:

包括未被冰河侵袭、拥有中海拔雾林带环境、少部份热带雾林带环境与喜马拉雅山植物区东缘关系等。

由于地理、地形、纬度、气候…等因素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造就台湾蕨类王国的美誉。[4]


关于蕨类植物

所谓蕨类植物,是一群不会开花、不会结果,具有维管束构造,且以孢子繁植的植物家族,它们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在植物学上,以植物的形态、构造、亲缘关系,以及演化程度为分类基础,将植物分为藻类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又依植物体内维管束的有无,大分为维管束植物无维管束植物两类群。蕨类中的木贼科、石松科,早在三亿四千万年前就已是维管束植物原始的一群。

在阴凉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见到蕨类植物。轻翻叶背,找找看有没有孢子囊群,成熟的孢子囊群通常是深褐色、铁众色或黑色。另外,蕨类植物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嫩芽通常卷旋如‘?’形,而后渐渐展开为叶子。[5]


台湾蕨类的几个“最”

植株最大的蕨

  • 笔筒树

笔筒树为大型树蕨类植物,树干可高达20公尺,叶片可长达3公尺,为蕨类世界里的巨无霸,主要分布在琉球群岛、中国南部、菲律宾及台湾,为世界公认珍贵的植物。1975年一份正式执行的国际协约“濒绝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其目的在透过对野生动植物的出口与进口限制,来确保国际交易行为不会危害到物种本身的延续,笔筒树即被列为二级保护的植物。[6]

笔筒树照片来自

植株最小的蕨

  • 满江红属

满江红属的蕨类是台湾植株最小的蕨类,也是全世界最小的蕨类,其植株呈三角形,宽不到1公分,叶片长仅约0.05至0.1公分,寛仅约0.05公分,为漂浮型的水生蕨类,冬季叶片常会转红,植株虽小,却有“满江红”的名字,意思是可以把整个水面都染成红色,可见其繁殖力之强了,不过现在因为农药的过度使用,加上很多水域都被污染,要看到它都已非易事,更别说看到满江红的景象了。

满江红属照片来自

叶片最长的蕨

  • 海金沙

海金沙是藤蔓性的蕨类,一般藤蔓性植物都是茎在攀缘生长,而海金沙的茎却很短,通常是长在地上,具藤蔓性的其实是它的叶轴。我们看到海金沙一片片像叶片的,其实只是它的羽片,由于其叶轴具藤蔓性,可以一直延长,所攀爬的树有多高,就可以长多长,不够攀爬了,还可以向下垂继续生长,所以海金沙号称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叶片。另外,海金沙的左右两羽片的中间有一个休眠芽,若不幸叶片由中间断掉,留下来的休眠芽就会苏醒形成新叶轴继续生长。

海金沙照片来自

最会长不定芽的蕨

  • 东方狗脊蕨

蕨类植物利用孢子来行有性繁殖,有些蕨类除此之外还会长不定芽来做无性繁殖,东方狗脊蕨在其一片近两公尺的叶片上可以长满密密麻麻数百个不定芽,堪称是台湾蕨类世界的不定芽之王了。

东方狗脊蕨照片来自

最会扩张地盘的蕨

  • 芒萁

  善于扩张地盘的蕨类通常具有长横走茎,例如水龙科著生或岩生型的石苇、抱树石苇,往往长满整颗树的树干及树枝,这里选芒萁纯属个人意见,芒萁不但具有长横走茎,它属里白科,台湾里白科的蕨类有里白属及芒萁属两属,叶片都呈假二叉分枝,叶轴顶端具有休眠芽,当休眠芽苏醒时,就会再长出一对新羽片,因此叶片可以一直延长,芒萁属除了叶片,其羽片也是呈假二叉分枝,羽片顶端也具有休眠芽,也会苏醒继续长出一对小羽片,这种假二叉分枝可以重复数次,称为多回假二叉分枝,所以芒萁属蕨类的叶片除了向上生长,也会向侧边生长,里白属则没有“多回”的特性。芒萁不但有长横走茎、还具有多回假二支分枝的叶、羽片也不小、生性强健、耐旱耐贫瘠,真可谓如虎添翼,难怪长起来就会占据大片地方,甚至整个坡地都被占满。

最耐旱的蕨

  • 万年松

万年松是岩生型蕨类,生长在开阔溪谷地的岩壁上,之所以叫做“万年”,乃因它具有很好的抗旱机制,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龟息大法”,当遇干旱缺水时,其枝条就会卷曲,只露出银褐色的背面,将生命保存在最低需求的状态,好像枯死了般,等到雨水一来,枝条就展开来,再度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此反反复复,不被艰困的环境所淘汰,所以就被叫做“万年”松了。

万年松照片来自

叶形最多变化的蕨

  • 三叶茀蕨

三叶茀蕨的叶片为单叶、全缘,形状则变化多端,有椭圆形的、有卵形的、有披针形的、有卵状三角形之三裂单叶的,有仅单侧具有裂片的,之前还看过基部是三裂单叶,顶端呈二叉的叶片,说它是叶形最多变化的蕨类,我想应不为过了

三叶茀蕨照片来自

最喜欢与人类接近的蕨

  • 凤尾蕨

有些蕨类喜欢生活在人类居住环境的四周,像凤尾蕨、鳞盖凤尾蕨、铁线蕨等,常可在住家附近较潮湿的墙角、墙缝等处发现它们,如果要选一个“最喜欢与人类接近的蕨”,那我就选凤尾蕨好了,理由是凤尾蕨似乎只有在人类居住的建筑物旁才可以看得到

凤尾蕨照片来自

拥有最多种的科

  • 鳞毛蕨科 

依“2017台湾维管束植物红皮书名录”,蕨类植物中拥有最多种类的科为鳞毛蕨科,计有138种,占蕨类植物738种的18.7%。[7]


视频

台湾蕨类

  1. 生物分类 #森林生态系 #蕨类植物

高中生物_蕨类的观察_蕨类I_台湾蕨类的多样性与蕨类的演化地位_郭智琳

阳明山国家公园_认识蕨类植物


参考资料

  1. 台湾蕨类,台湾蕨类-Peter's Blog
  2. 台湾蕨类,台湾蕨类植物-上下游 News&Market
  3. 台湾蕨类,蕨类植物-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4. 台湾蕨类,台湾是蕨类王国-救国团台北市松山区团委会-痞客邦
  5. 台湾蕨类,台湾的蕨类-李庆恭-清流月刊
  6. 笔筒树,笔筒树-Peter's Blog
  7. 台湾蕨类,台湾蕨类-Peter Blog